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医德尊严的捍卫者

发布时间:2013-07-04 22:46:20 浏览: 270

——记“江苏省白求恩式卫生工作者”、金坛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李国民


“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医生,每一次成功地救人、献爱心和退‘红包’,就等于一次成功地守住了自己医术和医德的崇高尊严。”这是江苏省金坛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李国民的座右铭。多年来,他就是这样以自己的辛勤工作,时刻守护着作为一名医生的道德尊严。


“拼命”是为了“救命”


李国民从医30年来,无论是在麻醉科,还是在ICU,每天面对受病痛、死神折磨的患者,总是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挽救他们的生命。


1997年10月,李国民奉命组建和管理医院ICU。他从接受委任的第一天起,就一心扑在科室里,查阅资料,参观学习,精心规划,培训人员,模拟测试。终于,经过短短两个月的筹备,投资200余万元的ICU开始了与死神的交战。


有一次,一位老年病人在做了开胸术后心跳骤停。已经忙了一整夜、正准备下班的李国民又立即赶到手术室组织抢救:电除颤、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静脉注射、脑复苏措施……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病人的心脏终于恢复了跳动。可李国民还没有来得及擦去额头上的汗水,又接到某乡镇卫生院的告急电话,一名农药中毒的病人呼吸衰竭,危在旦夕。李国民顾不上休息,匆匆赶去乡镇卫生院会诊抢救。中毒者的病情极其严重,必须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和加强护理,但是乡镇卫生院缺乏设备。李国民在给病人做了气管插管后,硬是用简易的人工呼吸将患者从10多公里外护送回ICU。当一切安排妥当,已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了。伴随着呼吸机清晰的气流声,李国民坚守在病人身旁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当旭日初升、东方泛起微光之时,两位病人都苏醒了。尽管李国民已经累得疲惫不堪,但是看到病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后重获新生,心中备感欣慰。


没有选择的孝和爱


2009年9月21日上午7点多钟,李国民的母亲因脑出血被送进了急救室。李国民和几位助手全力抢救了半小时,此时,医院进来一位因车祸而造成头部、胸部等多处重伤的中年男子。


一边是生命垂危的车祸伤员,一边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同事们让李国民专心致志地抢救母亲,可是,李国民感到孝和爱是平等的。关键时刻,他一方面全力抢救母亲,另一方面为那位生命垂危的伤员争分夺秒,同时组织指导两场生死大营救。尽管两方面他都竭尽了全力,可两天后,母亲终因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那名生命垂危的伤员终于转危为安。事后,家人抱怨说,假如李国民当时不去救别人,凭他高超的医术,专一去抢救自己的母亲,也许他的母亲能活下来。李国民却说,人的生命都是同等重要的,母亲的去世也许就是天命吧,做一个尽职的医生,常常要放弃自己的利益,穿上白衣大褂,就要对得起这份工作,就要回报社会。


26枚鸡蛋和一个“红包”


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患者家属担心如果大夫不收“红包”,会对患者不尽心。为了打消患者及家属的顾虑,李国民的办法是:将钱打入患者的住院费,或在患者康复后退还。这么多年来,在李国民的带动下,拒收“红包”,拒吃请,合理规范用药,已经成为ICU的集体行为。


李国民给自己立下了这样的规矩:不嗜烟酒,以免乱心;不收“红包”,以免徇情;不惜时间,以免误人。这样的规矩,他一直恪守,从未有过半点逾越。面对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他的心里很坦然:我有工资、奖金就足够了,穿上白大褂,就要对得起这份工作。


每每看到那些贫困患者无钱就医,李国民便难受。在他的倡议下,他原先工作过的麻醉科手术室设立了“青年文明号帮困基金”,至今已帮助多名患者渡过了难关。


李国民认为,作为一名医生,对病痛中的病人应该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雪上加霜。有一次,他无意间发现工作服口袋中不知什么时候被放进了一个“红包”,内有1000元现金。随后,他千方百计找到了患者家属,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有病已经很痛苦了,你们正需钱用,再说了,你们给我送‘红包’,也对不住我的医德和尊严呀!”听了他的话,患者家属接过那退回来的“红包”,感动得热泪盈眶。患者出院后的第二天一大早,其家属专门送来了26枚鸡蛋,硬是让李国民收下。


“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白求恩式好医生。”金坛市卫生局局长李志芳这样评价李国民。


近年来,ICU使医院的急救能力和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急诊与重症医学科被评为常州市重点专科,李国民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先后荣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获国家专利2项,20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并编写专著一部。他还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白求恩式卫生工作者”、常州市劳模,被金坛市人民政府授予“科技创新人才终身荣誉”称号并荣立二等功。


在荣誉和成绩面前,李国民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而对于我来说,人生的追求,就是为了救助每一个人的生命。”(曹林军 杨金坤 刘智永)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