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汗水,让废墟也有温度

发布时间:2013-07-31 19:18:53 浏览: 264

——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征地拆迁领导小组组长张国强


晚上八九点的玉树,刚刮完大风,又停电了。张国强从抽屉里找出一个太阳能灯,熟练地挂在板房的墙上。惨白的灯光下,人显得更瘦了。


他心不在焉地和着碗里的糌粑,看着办公桌上一份材料。糌粑早已和好了,却还在他手里被反复地捏着,忘记了吃。“你看,又工作得走火入魔了。”玉树县征地拆迁领导小组副组长、玉树县副县长才仁扎西小声说。


临危受命


玉树“4·14”地震发生后这3年,玉树从一片废墟中改头换面,如今已是马路宽阔,楼宇林立,人们陆续搬入新居,从灾难中走出,重拾生活。


这3年,张国强掉了30斤肉,堂堂的“康巴汉子”变成了“康巴瘦子”。


如今他的名气比当初在县里当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时候大得多。人们说起这个“专管拆房子”的家伙,是又爱又恨。爱他的人把他的优点说不完——为人仗义、没架子、脾气好、幽默……


3年前,他从地震后塌下来的楼里徒手挖出了3条命,刨得满手血肉模糊。在他负责的扎西科帐篷社区,他联合武警官兵进行拉网式搜救。一遍遍来回跑,鞋跑丢了都不知道,还哑着嗓子在废墟上声嘶力竭地指挥分发救灾物资,保护群众财产,抢救伤员……


抗震救灾一结束,国家的重建规划出台,最棘手的工作摆在面前——征地拆迁。


结古镇历史上未经历过彻底的土改,土地权属不明,很多老百姓甚至都未听过土地国有的概念。12平方公里的面积,巴掌大的地方,结古打从唐朝起就是商贸重镇,寸土寸金。用才仁扎西的话说,征地拆迁的难度之大,“比天还要大”。


玉树的干部大多生于斯长于斯,从镇东走到镇西,不遇见十来个熟人不正常。拆房子早晚得拆到亲戚朋友头上。然而,偏偏是人缘很好的张国强接过了这个苦差事。


2010年8月,玉树县征地拆迁领导小组成立,张国强被任命为组长,和他搭班的,还有纪委、公安、检察院、法院的干部。


“不把地方腾出来,重建就没法进行。新玉树建不成,老百姓就要继续在帐篷里受冻,转移到外地的学生就要继续和亲人分离,就为这个,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张国强深知这苦差事意义重大,一开始,就铁了心把人缘、面子全都豁出去。


殚精竭虑


同事、发小、邻居、师长、亲戚……一路拆过来,他挨了很多骂。


琼龙路一户人家,一见张国强上门,二话不说,就向外扔石头,门口拴着的大藏獒张着血盆大口咆哮,似乎要吞了他。张国强左右躲不过,挨了一阵石头雨,只好站在门口隔着门讲政策。


第二次,门虽让进了,谩骂和侮辱却字字带刺,说什么都不同意搬走。


第三次,张国强又来了,继续讲政策,做工作。主人不好意思再骂,流着眼泪跟他诉苦讲难处。


第四次,开始松口的主人见到疲惫不堪的张国强,为他倒茶、和糌粑。


后来,上门的次数多了,终于同意搬迁的主人开始对张国强笑脸相迎,门口的大藏獒甚至向他摇起了尾巴。


2010年10月,打通北环路的重任落在征地拆迁小组的肩上。完成1000多户密密麻麻的民居的拆迁征地工作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顶着高原凛冽的寒风和不期而至的冰雪,在漫天的尘土里,张国强挨家挨户地做工作。


辱骂是家常便饭,被人推搡,扔石头,倒炉灰,背后挨上几拳也是常事。让他最难过的是被吐唾沫——对于康巴人来说,这是最极限的侮辱。回忆那段日子,他觉得自己“站在地狱的门口”。


每天两包烟,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跑到没人的地方狠狠吼上几声,发泄完了,继续赔着笑脸,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地继续工作。


两个月后,北环路顺利打通。北京援建的工作人员对张国强佩服得五体投地。


恨张国强的人很多,他的办公室门窗无数次被砸烂过,他也被人无数次威胁过。但他说,他都理解,等有一天新玉树建成了,那些恨他的人就都明白了。


问心无愧


地震前,张国强曾患过乙肝和丙肝,震后没日没夜、极度繁重的工作让顽疾恶化成了肝硬化。被同事强行送往西宁住院时,久别的妻子几乎认不出面前这个形容枯槁、眼窝深陷的男人就是自己的丈夫。


住院20天后,他带着干扰素回到了结古。从此,他每周给自己打一针,强忍着头晕、恶心的副作用,继续奔波在重建第一线。


如今,结古镇9760户危房、2538户因规划拆迁已经完成。张国强走在大街上,偶尔会遇见曾经对他恶言相向的拆迁户,一声“扎西德勒”,一笑泯恩仇。


最困难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张国强偶尔会到当代山山顶看看脚下的城市——居民搬进了新居,公建项目大部分建成运营,“四横十五纵”城市主次干道全部通车。


“将来,我可以问心无愧地告诉儿孙们我为这座城市做过什么。”张国强说,“历史带来的这个使命历练了我,也让我更相信未来的美好。”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