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金色盾牌 热血铸就——追记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派出所原所长张宗奎

发布时间:2013-08-07 23:00:17 浏览: 373

生命只有一次,忠诚永远不朽。


“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山东省公安机关基层标兵”……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派出所原所长张宗奎,用有限的生命书写无限的忠诚,在当地群众心中铸就一面金色盾牌。因为有他这样的警察,人民卫士的风骨得以传承、挺立。


连续作战,他倒在工作一线


4月,草长莺飞,鲜花绽放,生命的气息在齐鲁大地尽情地发酵。然而,在这生机盎然的时节,一个37岁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


2012年4月5日,清明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张宗奎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单位。研究案情、走访村子……整个上午,他就像上足发条的机器不停运转。下午,他在所里收看公安部地理信息平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17时20分,张宗奎把协警史成川叫到办公室,安排他到北关庄村协助调查一件信访案子,并嘱咐他:“最近盗窃案子多发,要加大防范。晚上早点吃饭,早点休息,夜里一起去巡逻。”


然而,18时08分,当史成川走进所食堂时,映入眼帘的一幕击碎了他的心:张宗奎直挺挺地躺在冰凉的地板上,往日充满活力的身躯没有了生气;桌上的小米稀饭还冒着热气,夹着土豆丝的煎饼也只咬了一口……


“张所长是累死的呀,他对工作太尽职尽责了!”史成川含泪回忆说。


据了解,为了迎接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张宗奎放弃清明假期,坚守缉枪治爆专项行动第一线,带领民警对辖区涉爆和危化物品的运输、储存和使用环节展开严格的安全检查。3天内,他带领民警排查出隐患4处。然而,生命的“隐患”却给了他致命一击。


“张宗奎系心源性猝死,是长期超负荷劳累所致。”诊断医生说。


惩奸除恶,他无愧人民卫士


1996年,张宗奎走进警营,成为山亭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的一名刑警。


一上岗,张宗奎便将年轻人的朝气带进了警队。据山亭分局的一些老刑警介绍,只要辖区发生案件,张宗奎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无论是现场勘查,还是组织抓捕,他都主动请缨,冲锋在前。长途跋涉、加班加点、处置危险对他来说更是家常便饭。很快,他便因果敢、缜密、勤思、善断,从刑侦大队脱颖而出,担任大队副大队长。


“在刑警大队时,再难的案子他都笑嘻嘻接下,再苦再累他都100%拿下。他的逝去是我们警队的一大损失!”谈起手下的得力干将,山亭区公安分局局长田传海偷偷伸手擦了擦眼角。


2002年6月,坐落于山亭区东江村的小邾国国君墓被疯狂盗掘。张宗奎请缨出战,带领专案组紧紧咬住犯罪嫌疑人暴露出的蛛丝马迹,如影随形。3个月栉风沐雨……张宗奎等人的足迹遍及5省19市。在行程3万余公里后,他们终于将19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追回被盗一级文物19件、二级文物12件。该案因侦查思路清晰、措施巧妙,入选当年山东省公安机关“十大精品案例”。


“当刑警,破大案,最过瘾,牺牲了也值!”10多年过去了,山亭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赵奉军依然清晰记得张宗奎刚来刑警大队时说的话。


“3·17”抢劫出租车杀人案、“4·15”重特大杀人案……刑侦工作13年,张宗奎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2800余件,其中大案要案900多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60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2007年,在侦破“4·03”抢劫杀人案件中,张宗奎带领同事昼夜奋战,往返山东泰安、临沂等地20余次,终于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藏身之处。这是两个极度危险的嫌疑人,曾是武警特种兵的他们浑身上下散发着危险的气息。狭路相逢勇者胜。决战时刻,张宗奎不顾生命危险,一马当先冲进嫌疑人藏匿的住所,与他们展开殊死搏斗。经过10多分钟的激烈较量,张宗奎和同事成功制伏嫌疑人。


“他始终是个战士,虽然没有战死沙场,但他走得同样光荣!”赵奉军声音哽咽,眼神中跳动着对战友的无限思念。


真诚奉献,他造福一方群众


“视群众之事为自己之事,是宗奎一贯的作风。”田传海说,“正因为如此,组织才将西集派出所所长的重担压在他身上。”


据了解,西集镇是山亭区交通、经济相对发达,流动人口较多的镇,治安状况十分复杂,短途流窜作案数量曾居全区第一。


“哪里有治安案件,哪里就是我的阵地;哪里群众有困难,哪里就有我的身影。”张宗奎走了,但他勤恳工作的光辉形象却深深刻进了西集镇派出所民警的心中。据同事们介绍,这位在2010年走马上任西集镇派出所所长的警察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上任,张宗奎就将工作重心转向维护辖区治安和为群众排忧解难上。他把派出所当做自己的家,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只一年,他就带领民警将西集派出所打造成“山东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


张宗奎这样的好民警,群众怎么舍得他走?追悼会上,数千名群众自发赶来,送他们心中的英雄最后一程。


“为什么好人不长寿?我欠他的钱还没还呢!”西集镇村民肖某在张宗奎的遗像前长跪不起。


多年前的一场车祸无情地剥夺了肖某的劳动能力,加之3个孩子都在上学,沉重的经济负担压弯了他的脊梁。2010年8月,张宗奎主动与肖某结成帮扶对子。从那之后,张宗奎便一直牵挂着这位“穷亲戚”。“就在他去世前两天,当他得知我的小儿子要高考时,他还打电话告诉我别为学费的事情发愁。他说,学费派出所包了。”想到张宗奎对自己的恩情,肖某的泪如泉水一般奔涌而出。


其实,受到帮扶的又何止肖家。据当地敬老院的老人介绍,逢年过节,张宗奎都会去看望他们,不仅送去米、面、油,还带去警民一家亲的温暖。


“生前没有请张所长吃顿饭表示感谢,现在就是爬也要来送他一程。”一名半身不遂的农民,木然地站在张宗奎的遗像前抹泪。


这位农民姓王,西集镇东山腰村人。1994年,他的弟弟被沈某杀害。在之后的17年里,虽然专案组民警从未放弃调查,但沈某就如人间蒸发一般,踪迹难觅。“我对沈某归案已经不抱希望了,是张所长历尽艰辛将他抓捕归案啊。”王某哭着说。2011年全国“清网行动”期间,张宗奎重新梳理沈某杀人潜逃案,多次辗转山东临沂、青岛和浙江绍兴、温州、台州等地调查、摸排,终于发现藏身浙江嵊州的嫌疑人,并于2011年12月,将其抓捕归案。


“不管事大事小,只要我们遇到困难,他都会热心地帮助我们。”西集镇南庄村村民殷某永远不会忘记,仅仅一个电话,张宗奎便跑遍他家附近的好几个村子,帮他找回走失的33只山羊。


“张所长没有一点架子,对谁都和颜悦色。村民问他什么事,他都一条条解释清楚,问多少遍都不会厌烦。”西集镇冯庄村党支部书记张裕伟说,“他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群众的心。如果可以,我愿拿我的命换他的生!”


“每当想起人民警察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想到要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我就无法让自己停下来!”这不仅是张宗奎记录在日记本上的一段朴实话语,更是他竭诚奉献的真实写照。


难顾小家,他背负亲情巨债


如果不是张宗奎的离世,他那重压之下的家不会为众人所知。他原本有个不富裕但却温馨的家:父母没有文化却朴实善良;妻子是他的警校师妹,温柔贤惠;儿子聪明伶俐。然而,幸福的时光却被接踵而至的不幸打碎。10多年前,妻子因一场车祸留下外伤后遗症,需常年服药,近年又被查出患有脑瘤,癫痫时常发作;2011年,他的父亲被查出肺癌,正在化疗。


自己的工作千头万绪,家里又是一团乱麻,这样的压力足以把任何人压垮。但在张宗奎身上,就连同他朝夕相处的战友们也没有看出一点端倪。“他家里这么困难,却什么事都自己扛着。只要他说一声,我们都可以帮他,但他就是不说啊!”赵奉军说着说着便哽咽起来。


高额的治疗费用使张宗奎一家负债累累。加上买房的费用,张宗奎一家背负着40万元的巨额债务。


“无数个夜晚,我和儿子在家翘首等待他回来,但他每次都是匆匆忙忙,最多陪儿子玩把军棋。”想到以前并不多的团聚时刻,张宗奎的妻子泣不成声。张宗奎生前,妻子不止一次对他说:“什么时候带我和儿子出去玩玩?”“以后肯定有机会,等我退休了,一定好好陪陪你们娘儿俩。”然而,张宗奎却食言了。


由于张宗奎工作忙,妻子便一边带病工作,一边打理家务,用柔弱的肩膀为家庭撑起半边天。由于病情加重,妻子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劝张宗奎:“再找一个吧,只要对咱儿子好就行。”张宗奎笑着摇了摇头。没想到,那时的情景依然清晰,张宗奎却抛下患难与共的妻子,独自离去。


“妈,星期一千万别给我打电话,又是开会又是安排工作的,很忙。”“妈,东西我买好放冰箱里了,够你们几天吃的了。我下次回家,再买。”“妈,钱不够咱去贷款,你不要愁,千斤的担子我来挑。”……张宗奎的母亲如数家珍一般说着儿子生前对她说过的话。“他不是不顾家,而是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家啊!”老人的眼泪一捧一捧地洒落。


2012年4月4日,张宗奎父亲化疗的第一天。为了赶回所里加班,张宗奎等不及父亲输完液,便狠下心让母亲一个人在医院陪护。因为父母都不识字,他便领着母亲去认厕所,哪个是男厕所,哪个是女厕所,并反复交代,输完液走哪个走廊,上哪个电梯,如何坐车回家。而这竟是母亲与张宗奎的最后一面。


“宗奎对得起所有人,唯独对不起他的家人!”西集镇党委书记王洪斌说。


张宗奎去世前,王洪斌曾去看望张宗奎生病住院的父亲。病房里,老人一遍遍地重复:“他哥,我不能在这儿待呀!我住院影响宗奎的工作。我看他回来得勤了,孩子跑来跑去赶得慌呀!”


“老父亲只知道宗奎放不下工作,哪里知道这么快就阴阳两隔啊!”王洪斌长长叹了一口气。


山河呜咽,草木含悲。张宗奎走了,带着对人民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他像一颗猝然而逝的流星,生命虽然短暂,却足以在天空留下璀璨的轨迹。(巩存忠 张雷)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