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头法官”陈耀荣
在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镇盛、鳌头等镇的村头田间,当地群众经常看到一位骑着摩托车、戴着头盔的法官,或调解案件,或送达法律文书,或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这位法官就是茂南区镇盛法庭庭长陈耀荣,群众亲切地称他为“田头法官”。
敢于担当
镇盛法庭是一个中心法庭,管辖五个镇区及部分市区,每年受理案件400多件。法庭管辖范围广,受理案件多,工作任务重,但法庭仅有干警4人,案多人少矛盾十分突出。为解决这个难题,陈耀荣带领法庭干警加班加点,全身心扑在执法办案上。
2008年,有一批某银行起诉的系列案件,其中,由陈耀荣承办的就有156件。面对大量案件,陈耀荣没有退缩。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办好案件,陈耀荣将案件分类处理,实行集中送达、集中审理、集中执行。在办理该批案件的三个月里,陈耀荣每天晚上吃完饭就回到办公室加班加点,双休日也全都是与案件相伴,硬是将这一系列案件全部审结,取得了良好的办案效果。
迎难而上,敢于担责,是陈耀荣的性格。
2009年4月,陈耀荣承办了杨某诉被告潘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依法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查封潘某经营的肉鸡800只。但潘某为达到转移财产的目的,在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未经法院同意,私自将肉鸡全部转卖给他人。杨某发现后,凌晨1点打电话告知陈耀荣。陈耀荣马上和时任庭长赶往现场。只见原、被告双方各有十多人,围着装载肉鸡的货车形成了对峙态势。陈耀荣赶紧走到中间,朝双方不停喊话,终于把双方的情绪先稳定了下来。由于是深夜,一时间无法联系到其他同事帮忙,陈耀荣便与庭长坚守现场,继续做调解工作。直至早晨6时许,终于使双方达成协议,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勤于办案
崇尚实干,做实实在在的事,是陈耀荣的工作作风。再小的案子,他都用心办理,用爱解忧。
有一次,陈耀荣受理了一起离婚案。本可以直接判决双方离婚,但为了挽救这个家庭,他没有这么做,而是先后6次上门做释法说理工作。说得男方自觉惭愧,直拍胸脯保证以后一定痛改前非,与妻子好好过日子;说得女方泪流满面。那一对夫妻最后握手言和。女方撤诉时再三致谢,说陈耀荣帮了她一家三代人。
陈耀荣在处理农村矛盾纠纷中,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注重调解和说服教育工作,妥善解决纠纷,实现案结事了,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
多年来,陈耀荣已办结案件2689件,所办案件无一超审限,无一超执限,无一错案,无一举报和投诉,无违反审判纪律和法律规定办案。很多当事人都说陈耀荣是个贴心的好法官。
严于律己
陈耀荣时刻以“堂堂正正做事、公公道道办案、清清白白为人”的律条鞭策自己。尽管他的生活十分清贫,但在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时,他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从没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谋取过任何利益。
今年农历正月初八,陈耀荣刚到法庭就接到老母亲从乡下打来的电话,告诉他有人到老家来留了1000元的红包。陈耀荣问明情况后,明确了送红包的人就是他正在办理的一个离婚案件的当事人黄某。黄某曾两次在陈耀荣的办公室把红包塞给陈耀荣,都被陈耀荣严词拒绝了。这次,黄某通过熟人找到了陈耀荣的老家,把红包留给了他的母亲。
陈耀荣第一时间拨通了法院监察室主任的电话,如实说明了情况,并提出解决办法:马上回老家把钱拿到,然后退还给黄某。当天中午,陈耀荣就骑着摩托车回到老家把红包拿到,并约好黄某下午在法庭把钱退还给他。可是,整整一个下午,黄某都没有到法庭来,连手机也关了。知道黄某是有心躲避,下班后,陈耀荣叫上书记员,直接来到了黄某家里。陈耀荣把红包交到黄某手里,对他说:“我办案一定会公平公正,我不希望你辛苦挣来的钱打水漂,不然我就上交监察室了。”黄某紧紧握着手里的红包,惭愧地说:“陈庭长,现在我知道你真的是一个秉公执法的好法官,我服你,我的案件你怎么判我都服。”
法院给镇盛法庭配了一台车,陈耀荣作为庭长却从未因私事用过这台车。他说:“我虽然开的是旧摩托,但我开得舒坦,开得自在。”陈耀荣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一天,陈耀荣的父亲因白内障导致眼睛疼痛难忍,需要到城里医院就诊。陈耀荣顶着冬日的寒风骑摩托车跑了几十公里到乡下把老父亲接出来看病。在路上,看着身后被病痛折磨的父亲,陈耀荣心疼得直掉眼泪。
2011年,陈耀荣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曾东 陈圣才 王敏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