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老骥伏枥怀壮志 负轭向前不停步

发布时间:2013-09-04 18:50:29 浏览: 295

——记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干部张仲华



图为张仲华同志在认真校核文件


他,总是静静坐在办公桌旁,瞪大眼睛,认真校核每一份文件,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同志们感慨:“在他的身上,真正看到了一名老党员、老同志忘我工作、爱岗敬业的风采。”


他,就是中央纪委监察部办公厅正处级纪律检查员、监察员张仲华——一名工作在纪检监察战线数十年,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1997年起,张仲华先后多次受到全国和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表彰和嘉奖。


文件审核中的“火眼金睛”


中央纪委作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以中央纪委或中央纪委办公厅名义发出的文件、文稿要求严格。对这些文件、文稿进行校核,是中央纪委发文的最后一道关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张仲华就是把好这道关口的“铁闸门”。


面对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的校核工作,张仲华付出了百倍的热情,从不叫苦叫累。多年来,他坚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谨慎对待每一件公文稿。常年校核工作的磨砺,把张仲华同志培养成了一个心细如发的人。他注意长期积累,对公文中容易出现差错的风险点十分了解。


每一篇文稿,他都反复读审,百般琢磨,生怕出现一丁点儿的问题。比如,送来校核的公文文稿中有时会出现序号不连贯的问题,此类问题出现的几率很少,很容易被疏忽。张仲华同志抱着“宁可多看一遍,不可漏过一个”的原则,每次拿到公文稿,都要把其中的序号单列出来先浏览一遍,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很多文稿中具体表述上的错误,稍不注意就很容易被忽略,但都难逃老张的“火眼金睛”。


2010年7月,有一篇文稿提到“本月召开的市第五次党代会”,经与拟稿人电话核实,将“本月”修改为“6月”。还有一次,在一篇文稿提到“重大投资项目实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和投委会‘双向否决制’”,鉴于“投委会”在文中只出现1次,读者难以知晓其涵义,张仲华就亲自查阅纪检监察信息网有关材料,将其修改为“投资和预算审查委员会”。


张仲华同志服务意识强,对来办文的同志做到主动接待、热情服务,设身处地为人着想。每当下级纪检监察机关从事公文处理的同志遇到公文处理特别是公文校核方面的问题向他咨询时,他都认真、耐心予以解答。校核完成后送回给承办人时,张仲华同志会对校核出的问题耐心地逐条作出详细的解释,以商量的语气与文稿承办人讨论问题,达成一致的意见。他还会提供相应的书面材料和说明,不仅帮助承办人完成了这一文件的制作,而且扩大了承办人的知识面,与他接触过程中往往学到校核之外的东西。2010年8月,在校核一份政协委员提案答复稿时,他自己动手查阅资料,对文稿进行修改,补写了500多字的一段话,介绍有关情况。为减少各起草单位的工作量,主动改进核稿流程,让各单位提前把电子文稿发过来,帮助审核把关。遇到有的承办人未按《中央纪委机关公文格式》要求、下载公文格式电子“模板”制作公文,他都主动帮助下载、制作、修改,以减轻大家的工作负担。


专业上的“活字典”


文件校核工作专业性强。既需要校核人员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又需要较强的文字编辑能力。多年来,张仲华同志牢记“要想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多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注重政策和业务等多方面的学习。


他根据工作需要,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的经典著作和中央、中央纪委文件选编,有重点地学习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关文献资料,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纪检监察业务。


结合岗位特点,他熟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标点符号用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校对符号及其用法》等相关规定和规范性文件。现在,凡是公文的常见用语和常用党纪法规的准确表述,他脱口而出,随手拈来,甚至对某些表述在书上的具体位置和页码,他也一清二楚。


领导和同志们在文稿中遇到什么疑难问题,都会自然而然想到去请教张仲华同志;而这些“疑难杂症”,只要到了他这里,都很快“药到病除”,同志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核稿方面的“活字典”。


注意总结经验,促进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张仲华在工作中注意总结和提炼,探寻校核工作的规律。


他利用业余时间,对2009年以来校核公文稿中发现的典型差错和不规范问题,从公文标题、语法、逻辑、数字、标点符号、公文格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约13万字的《委部机关公文稿常见差错和不规范问题汇总》,成为年轻人起草文稿时作对照的最好教材。


坚持原则,把关严格,以“专业”服人。


与张仲华同志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为人朴实,谦逊平和,但一旦涉及到业务工作,他马上就变成了一个“爱较真”的人。


在公文校核过程中,他“唯规不唯情,唯实不唯上”,哪怕一些再细微的地方不合适,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提出,一旦认定正确的就坚持到底,毫不退让,即使有不少是领导已经审定的稿子,张仲华同志也敢于从专业角度大胆提出修改意见。


勤勤恳恳的“老黄牛”


了解张仲华同志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心胸开阔、脾气温和、为人厚道的人,是一个敦厚长者。在同事口里,他是一个值得依赖的“老大哥”;在家人眼中,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丈夫”、“好父亲”;在群众心上,他代表着可亲、可信、可敬的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形象。


长年加班加点,工作任劳任怨。


为保证不影响校核工作,多年来张仲华同志每天都是七点前就到办公室。机关急件多,必须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他经常是晚上加班后刚到家,一个电话又被叫回单位,周末加班更是家常便饭。但他从来都是随叫随到,没有丝毫怨言。处里面其他同志如果手头工作较紧张,他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帮助其他同志完成工作,脏活累活默默地抢着干。


为了保证文件材料及时校核报送,他经常下班后还在机关随时待命,等着文件送过来,经常一等就到夜里十点,甚至更晚。


2008年他父亲因患心肌梗塞病危,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后在重症监护室观察治疗,他匆匆看望父亲后,就又立即赶回了机关投入工作。


2010年年底,他爱人患带状疱疹,行走困难,希望他能用自行车带着上附近的医院治疗。他说,校核工作岗位不能没有人,你自己打出租车去医院吧。


2009年下半年,当时他一个人做校核工作,他的眼睛需要做白内障手术,医生说需要休息一周(开了一周病假),但是为了使机关公文能够得到及时处理,他只休了4天,便回到机关上班。


严格自律,爱憎分明,是勤俭节约的榜样。


简朴大方的衣着打扮,骑着一辆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这是张仲华多年不改的本色。张仲华平时上下班单程10公里,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无论酷暑还是严寒,他都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他有1把伞、2双军用运动鞋,都已经用了20多年还在继续使用。


同时,他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看到其他同志有什么缺点、不足,他都会直言不讳。


和睦的家庭是张仲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坚强后盾。


多年来,张仲华过着简单规律的生活,下班后总是立即回家,包办许多家务。张仲华爱人体弱多病,他日复一日为爱人煎药,悉心照料。


对孩子,他严格要求,注重言传身教,科学育才。其子小学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被选送至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中毕业时又以北京市高考理科第六名的成绩考进清华大学,现在已经是一个在专业上小有成就的博士后。


他常说“正是因为家人的理解支持,让我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热爱的工作中,为纪检监察事业发挥一点能量”。2012年张仲华的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