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正义天平不倾斜
——记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邢天冉
邢天冉(右一)接受群众咨询 肖广民 摄
每当走到单位门口,他都会不经意地抬头看一眼那庄严的国徽,神圣让他感到肩上的天平虽然沉重,却不容倾斜。
自1992年进入检察机关以来,他用激情和责任点燃检察岁月,矢志不渝地守护着公平正义。其间,他遭遇过困难的考验、亲人的误解,也经历过金钱的诱惑、赤裸裸的威胁。凡此种种,他从未忘记国徽的重托和肩头的重任,以铮铮铁骨和涓涓柔情将不倾的天平一次次定格在人民心中!
他,就是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邢天冉。20多年来,他先后当选“江苏省首批检察业务专门人才”、“江苏省检察业务专门人才”、“江苏省人民满意检察干警”。
“我的使命就是挥法律之利剑,护正义之天平,给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宁静祥和的生活环境。”
从踏上检察战线的那一天起,邢天冉就和公诉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向勤奋的他很快成长为案件承办人,每年审查起诉各类刑事案件100多件,平均每两个工作日就要办理一件案子。从审查案卷,到提审犯罪嫌疑人;从深入复核证据,到撰写法律文书;从在法庭上支持起诉,到监督审判公正……他把人生中最珍贵的十几年献给了繁重的办案工作。而正义正是在这一件件案子中得以彰显。
铜山区境内曾经盘踞着一股由陈某领导的黑恶势力。在6年多时间里,他们为非作歹,横行乡里,不仅通过暴力、威胁手段承包建筑工程,还多次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群众敢怒不敢言。2005年,江苏省公安厅挂牌督办,铜山区有关部门紧急行动。
时任铜山区检察院公诉科科长的邢天冉临危受命,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那段时间,他争分夺秒地处理科室的日常工作,一完毕,便一头扎进公安办案点,审阅案卷材料,会同公安干警研究案情,筛选侦查方向,提出证据补充意见,每天都奋战到凌晨。在邢天冉的引导下,公安机关势如破竹,仅用了十天时间就完成了侦查取证。
然而,随之而来的移送起诉和27本厚厚的卷宗容不得邢天冉有片刻的放松。他紧锣密鼓地阅读堆积如山的卷宗材料,制作了300多页的阅卷笔录。之后,在其他同志的配合下,他仅用3天时间就将关押在异地看守所的18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提审完毕,并作了详细的出庭预案。
在长达两天的庭审中,面对18名被告人及13名辩护人,邢天冉沉着应对,言辞灼灼,滴水不漏,牢牢掌控着庭审的主动权。最终,法庭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全部予以认定,陈某等18名被告人被以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罪名依法惩处。
多年来,邢天冉和他的同事们并肩战斗,通过引导侦查、追捕追诉,成功将12个黑社会性质组织送上法庭,150余名涉黑人员被绳之以法。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才能更好地维护法律尊严。”所言如所行,在公诉工作中,邢天冉查微析疑,不枉不纵,力争让每一个犯罪分子都得到正义的惩罚。
在一起案件中,公安机关认定袁某与他人结伙,连续盗窃多次,涉案金额6000余元。案件不大,邢天冉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连续3天仔细阅卷,全面分析袁某等人的每一起盗窃事实,很快发现警方的一个漏洞。“有几次,袁某潜入他人家中盗窃,在被发现后,对被害人拳脚相加,并施以言语威胁。”邢天冉回忆说,“这种行为应认定为入户抢劫,仅认定为盗窃明显不当。同时,袁某的两名同伙没有被列入追诉范围,应当依法追诉。”
然而,该案侦查期间取证不到位,袁某坚决否认自己的暴力胁迫行为,给抢劫罪的认定带来很大困难。但邢天冉并未退缩,而是反复找到被害人复核证据,最后认定其中两起抢劫案件证据确实充分,以抢劫罪、盗窃罪追诉袁某及其同犯。法院最终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意见。就这样,一起涉案金额仅为6000余元的小案在邢天冉对公平正义的坚守中成为江苏省人民检察院转发的典型案件。
由于工作突出,2008年5月,邢天冉走马上任铜山区检察院副检察长。“职位高了,肩上的担子也就重了。”邢天冉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除了每年承办20多起疑难复杂案件外,对分管的每一起案件,都会认真听取汇报,甚至亲自复核证据。5年多来,邢天冉带领分管的侦查监督和公诉部门,审查逮捕案件2905件,监督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和不当立案案件165件,纠正漏捕犯罪嫌疑人179人,起诉案件2156件。
数字无声,情怀无尽。需要多大的付出才能承载起这些数字?邢天冉给出的答案是始终如一的奉献和超脱自我的情怀。
在邢天冉办公室的座椅上,放有一个带着固定支架的腰带,这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医疗器械。长期超负荷的工作、长年连轴转的工作习惯,让邢天冉在30多岁时就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病最严重时,椎间盘压迫大腿神经,以致坐、卧、行走都非常不便。但邢天冉从未因病耽误任何一件案子的办理。
邢天冉记得,那一天,老毛病又犯了。他强忍着腰部疼痛在办公室加班至晚上八点钟。回家路上,他看到一群老人在广场上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舞。这宁静祥和的一幕,让邢天冉忘记了疼痛,他内心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不仅来自于检察官的职业荣誉感,更来自于他完成使命后的光荣感。
“作为一名检察官,我的使命就是挥法律之利剑,护正义之天平,给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宁静祥和的生活环境。”邢天冉说。
“法律的最高境界不是惩罚,而是打造一个充满宽容与和谐的天地。”
在办案中,邢天冉一直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先锋官。近年来,他带领铜山区检察院先后办理瘦肉精、生猪注水、假农资、非法行医等一系列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对每一起案件,他都怀着一颗真诚的为民之心,力求除恶务尽,为辖区群众撑起一片湛蓝的天。
2009年,棠张镇的孙某用假种子坑农害农,致使200多户农民的田地颗粒无收,200多个家庭一年的辛苦成为徒劳。然而,由于农民缺乏证据意识,没有留存种子购买凭证,案件取证一度走进死胡同。心疼一年的汗水付之东流,苦于正义的脚步停滞不前,农民们群情激奋,迅速聚集,誓要一起讨回公道,危机一触即发。关键时刻,邢天冉请缨出战,带领经验丰富的办案人员来到发案乡镇,引导公安机关走进田间地头,挨家挨户向农民调查取证。终于,邢天冉等人的付出一点点连接成严密的证据链条。后经检察院提起公诉,孙某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案件虽画上了句号,但邢天冉并未停止他为民的脚步。看着三户受害农民陷入生活的困境,一股强烈的悲悯立即化为神圣的责任。邢天冉多方奔走,为他们申请到最低生活补助,帮助他们顺利渡过难关。
2011年,邢天冉偶然得知某医疗事故背后有非法行医的影子,立即建议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与区卫生局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向非法行医宣战。邢天冉带领侦查监督科干警,从卫生局调阅行政执法案卷400余册,逐一对照检查,寻找办案线索。很快,涉嫌非法行医的47人被建议移交公安机关。在检察机关的跟踪监督下,这批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害群之马全部受到法律的惩处,其中两人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的最高境界不是惩罚,而是打造一个充满宽容与和谐的天地。”在秉公执法的同时,邢天冉要求干警充分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并组织创立了轻微刑事案件无逮捕必要可行性评估、释法说理等工作制度,为和谐社会的大厦添砖加瓦。
房村镇李某和唐某既是一墙之隔的邻居,也是曾经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却因一点摩擦怒目相向,并最终发生打斗,唐某受轻伤。公安机关调解不成,移送审查起诉。邢天冉立即前往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使双方平静下来。李某最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向唐某道歉,唐某也表现出自己的高风亮节。曾经拳掌相向的两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自担任副检察长以来,邢天冉带领分管的侦查监督科和公诉科先后开展刑事调解117次,使129名犯罪嫌疑人得到从宽处理,也使200多个水火不容的家庭,从相互仇恨走向相互宽容。
邢天冉这种一心为民的赤诚之心在少年犯身上得到了更加淋漓尽致的体现。运用心理疏导,驱走失足少年心中的阴霾;使用轻缓刑事政策,为他们回归社会开启友善之门;通过社区矫正,激发他们生活的信心……面对“迷途羔羊”,邢天冉没有简单地将他们送上法庭,而是不抛弃、不放弃,努力让折翼的雏鹰重新飞回蓝天。
2012年,邢天冉在徐州市率先组织建立“青少年关爱基地”,对免予逮捕、免予起诉以及适用缓刑的少年开展工作技能培训,帮助他们重塑人格,使他们顺利回归社会。
程某是青少年关爱基地的首位受益者。16岁那年,他因在学校聚众斗殴被公安机关提请逮捕,邢天冉认为程某作为从犯,犯罪情节轻微,无逮捕必要,便将其送到关爱基地,接受技能培训和心理疏导。不久,程某重返校园,面对千叮咛万嘱咐的邢天冉,流下感激的泪水。
而就在程某重返校园的当天,一名因贩毒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15岁少女,在邢天冉的安排下,来到关爱基地,迎来自己新的人生。
大爱无声,绵力尽责,邢天冉用实际行动为失足少年撑起了一片蓝天。
“在公与私、情与法之间,我无需衡量,法律就是我问心无愧的处事准则。”
“案子一到,两头都找,一头要严惩,一头要放人。”在办案中遭遇说情者,对邢天冉来说就如家常便饭,但他从未被人情攻陷。“在公与私、情与法之间,我无需衡量,法律就是我问心无愧的处事准则。”邢天冉说,他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无论如何也不能辜负人民的重托。
有一次,邢天冉在审查起诉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中,发现肇事者有逃逸情节,犯罪嫌疑人的最高刑期面临从三年提升到七年的可能。“我是××领导的亲戚,请你给个面子,网开一面,不要认定逃逸情节。”听到风声的被告人亲属来到邢天冉办公室,软磨硬泡,并从身上掏出一块价值不菲的玉石。“请你把玉收回,不要玷污了这块纯洁的玉。不然,我就把它交到纪委那里。”邢天冉沉下脸,义正词严地说。“你不考虑别人,也不考虑自己的前途吗?”来人见邢天冉软硬不吃,恨恨地说。“我宁可不当这个副检察长,也不会徇私枉法。”邢天冉响亮的回答气得来人摔门而去。此后,邢天冉多次收到威胁短信。但对法律的忠诚,支撑着他坦然面对一切凶险。最终,被告人被判处四年半有期徒刑。
还有一次,邢天冉一个远房叔叔的孩子,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提请逮捕后,邢天冉的叔叔满怀期望地出现在邢天冉面前,希望这个能说得上话的侄子照顾一下。“他犯了罪,符合逮捕条件,必须逮,没有商量的余地!”听清来意后,本来满脸热情的邢天冉骤然变脸。叔叔一听也恼了:“你怎么一点亲戚观念都没有?你少逮捕一个人,还能影响你当检察长?我倒要问问你父亲,我们还是不是兄弟?”“你抬出谁也没用,法律是我们办案的唯一准绳。”邢天冉的坦然回答让叔叔无言以对。
此后,这个远房叔叔在多个场合,说邢天冉“大样”(铜山土语,指目中无人)。然而,这并未动摇邢天冉守护正义的决心。“这样也好,亲戚们知道我‘大样’,就不会为案子来找我了。”邢天冉苦笑着说。
从检20多年来,邢天冉拒绝贿赂和说情170余次。而他那种面对亲情不偏袒、面对利诱不动心、面对威胁不畏惧的品格也深深感染着身边的人。
每当亲戚因为案子在邢天冉这里碰了壁,他们总会到他的父母那里去试试运气。但父母从未向邢天冉开过一次口。亲戚拎点特产来,走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回赠价值相当的东西。“亲情再大,也大不过法律。我们是理解天冉的,不会给他添麻烦。”邢天冉的父亲说,他们将成为儿子抵制腐败的坚强后盾。
受感染的还有邢天冉的同事们。多年来,邢天冉不仅从未因为任何一件案子向他们求情,还常常告诫他们:“当事人送钱,是看上了我们手中的权力。我们绝不能拿法律和原则做交易,必须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有邢检察长这样的榜样,我们一定自觉拒绝拉拢和腐蚀。”公诉科的一名同志坚定地说。
这就是邢天冉,一个质朴、坚毅、正直、忠诚的检察官,一个胸怀人民、爱岗敬业、清正廉洁的正义卫士。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响亮地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美好期待。(侗吉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