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倾心纪检为民生

发布时间:2013-09-12 22:59:19 浏览: 392

——记河南省杞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魏培林



魏培林(左三)深入田间地头查看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李文森 摄


从1985年8月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到现在的28年间,他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普通的纪检监察干部成长为县纪委书记。无论经历多少风霜雪雨,他始终如一,在党赋予的纪检监察岗位上,模范践行党的宗旨,严格执行党的纪律,无私奉献,服务民生,用行动书写着对党、对人民、对纪检监察事业的挚爱。他就是河南省杞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魏培林。


铁心查大案


2010年9月初,刚刚走马上任杞县纪委书记的魏培林接到一封关于“杞县某局长在办公楼建设中有暗箱操作嫌疑”的举报信。魏培林掂量出“信”的轻重,立即组织人员立案调查。魏培林的雷厉风行让不少人为他捏了一把汗:这么大的案件,一个刚上任不到3个月的纪委书记能拿下吗?


疑问不无道理。很快,强大的说情风便从四面八方扑来。“看在我们多年交情的分上,给个面子,照顾一下!”“听说这个事牵涉面广,应付一下算了,不然会得罪很多人,划不来。”“现在社会关系复杂,不要太认真,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同事、老乡、同学打来电话、捎来条子,为涉案人说情。随后,颇具威胁性的干扰短信更是迎面而至:“姓魏的,放明白点,给自己留条后路,对你、对我们都有好处。就是纪委查到最后,大不了退几个钱,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不信?你就试试!”


“试试就试试!”面对八面来风,魏培林铁了心。


“这个案子不但要查,还要查深、查细、查透,查个水落石出,给举报者一个满意的答复!”案件分析会上,魏培林的发言掷地有声,“当事人冲我来的,我不在乎。冲纪委来的,我们都是纪检干部,在利益、威胁面前,应该知道怎么做。”


在魏培林的带领和鼓舞下,办案组铁心硬手,顶住压力,勇往直前,经过一个多月的内查外调,成功拿下这起涉案金额400多万元的案件。所有涉案人员无一例外,均受到了应有的处理。


2011年7月,一封反映县林业局套取林业生态补助资金、私设小金库的信访批示件摆在了魏培林的案头。多年的办案经验使他意识到这是一起典型的顶风违纪案件,这让魏培林心中感到沉甸甸的:一方是领导的重托,群众的期盼;一方是内部经济窝案,难啃的骨头。但魏培林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


“骨头再难啃也要把它啃掉!”魏培林挂帅上阵。在他的带领下,仅用了10多天,办案组便查清了县林业局虚报冒领林业生态补助资金70余万元、私设小金库10万元的案件事实。涉案人员从单位主要领导到财务经办均依纪依法受到处理。


“杞县的魏书记,是‘老虎’、‘苍蝇’都敢碰呀!”案件的查处在全县引起不小的震动,一些群众纷纷给市、县纪委打电话,赞扬他们心中的好书记。


真心解民怨


2011年8月,沙沃乡北沙村村民张某的宅基地被村干部李某非法侵占,张某与李某理论时,李某仗着人多势众,不但把张某打了一顿,还把张某70多岁的父亲打成骨折。父亲伤一好,张某便踏上了上访之路。


然而,因李某有“熟人”,在乡政府的调解下,矛盾不但没有化解,反而升级了。“我就不信天底下没有说理的地儿!”听说县纪委书记常替群众做主,张某一气之下来到县纪委信访接待室,把整个事情从头到尾说给了魏培林。


“老张,你先回去歇歇,我们调查后再说。”听完诉说,魏培林一脸平静地劝道。没有看到县纪委领导拍案而起为他主持正义的场景,张某带着失望回到了家中。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中午饭还没吃,县纪委的调查人员就来到了村子,通过多方调查取证,查清了张某宅基地被非法侵占的事实,并责成乡党委政府从严处理。


很快,张某不但要回了宅基地,还拿到了对方赔偿的医药、误工、精神损失等多项费用。就连李某和他乡政府的那个“熟人”也受到了纪律处分。此后,张某逢人便说:“只要县里的魏书记在,咱老百姓就有说理的地儿!”


爱心送温暖


那是去年冬天、临近春节的一个上午,天上的雪花越飘越大。已退休多年的纪检干部王某躺在床上,看着身边为自己的医药费一筹莫展的儿女,强忍着肝癌导致的阵阵剧痛,咬紧牙关却没有发出一声呻吟。


这时,外面突然响起敲门声。“下这么大的雪,谁来串门?”王某的女儿一边纳闷,一边打开大门,只见魏培林披着一身雪花,带着纪委的几名同志站在雪中。


“老王,快过年了,我们来看看你!”当魏培林把带头捐助的2.1万元放到王某枕前时,一向坚强的王某老泪纵横:“魏书记,我的事可没少让你们操心,纪委的事多,你们工作那么忙,还惦记着我这个病老头子。”魏培林握着王某的手说:“老王,不能这么说。你在纪检战线上干了一辈子,组织咋会忘记?现在你有了困难,我们不帮谁帮?只要有组织在,你就安心养病吧。”听了魏培林的话,王某的几个孩子都默默地转过身去,禁不住哽咽起来。


魏培林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干部,不仅对同事满怀深情,对困难群众更有着一种特殊的关怀。据当地群众介绍,每逢雨雪过后,魏培林总会下到村里看看谁家的房子漏了雨,谁家的屋子透着风,并一一记在本子上,然后想方设法帮助解决。


一心为纪检


多年来,魏培林以忠诚为魂、创新为先,一心扑在纪检工作上。在他的带领下,3年多来,杞县纪委各项工作全面开“花”:在乡镇纪检组织建设中,杞县的经验做法得到中央纪委及省、市纪委的充分肯定;在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中,杞县的“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运行模式”被新华社以典型经验推介全国;在宣传教育工作中,杞县组织开展了“一景观廉”、“十点宣廉”、“百官勤廉”、“千家助廉”、“万生书廉”活动,使廉政清风吹遍金杞大地;在惩防体系建设中,杞县构建了党委“指挥”,单位“领唱”,干群“和声”的“大合唱”格局;在案件查办中,查处各类违纪案件360多件,其中大案要案53件,涉及党员干部409人,科级干部57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上千万元。(李世强 孟志强)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