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头书记”谢建祥
谢建祥(左三)在田间。
他每天奔波忙碌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田头书记”。他就是广东省蕉岭县三圳镇芳心村党支部书记谢建祥。
“既然当了这个书记,就要服务好村民!”
谢建祥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他说:“既然当了这个书记,就要服务好村民!”
1995年,谢建祥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面对集体经济年收入只有2600多元的实际情况,谢建祥迅速建立完善廉政勤政各项制度,把村干部的思想凝聚到发展上来。
谢建祥带领村干部盖起2间门面房,贷款办起空心砖厂,让集体经济一年增加收入3万元。
“不够,还得继续壮大,要‘两条腿走路’。”谢建祥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分别投资30万元和12万元入股镇里和县里的两家电站。通过这两笔股权分红,使集体经济又翻了一番。
“老百姓的日子过不好,当什么书记也不光彩。”
谢建祥依托村民种淮山、蔬菜等传统,带领村干部为村民引进优良蔬菜品种,建立淮山、蔬菜等种植基地和合作社,积极扶持建立农产品收购专业队,解决销售问题,联系华南农业大学等为村民提供蔬菜种植技术、市场信息等,使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1800多元。
在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增加后,谢建祥又把目光放在了改善落后的村容村貌上。他筹措70万元,硬是把困扰村民几十年的泥泞主村道修建成长2公里多、宽5.5米的水泥硬底化道路。同时,他还多方筹资40多万元,兴建起集村务办公、党员活动、群众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办公大楼……
“只要无愧百姓,就不惧任何监督”
几年前,富裕起来的芳心村遇到一个问题:村民对村干部不够信任,村民上访事件时有发生。谢建祥便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谢建祥的想法与市、县纪委探索建立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新模式的设想不谋而合。在梅州市纪委的支持下,2007年年初,时任蕉岭县纪委书记卢尧生带领县纪委干部在全县各村开展了建立村务监事会的调研,提出在芳心村建立村监会的设想。
看到有些村干部还有疑惑,谢建祥开导道:“只要班子做事正派,无愧百姓,就不惧怕任何形式的监督。”在县纪委的指导支持下,芳心村在当年3月成为全县首个建起村监会的试点村,谢建祥也成为全县第一个公开“晒村务”的村党支部书记。
事实证明,村监会起到的作用,比预想的还要好。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5名村监会成员,主要参与对村务公开、财务收支、重大事项、政策落实、群众意见等五大块村务的监督和检查,同时,收集汇总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向村委反映。这样,芳心村通过村监会,使村务实现完全公开透明,在村干部和村民之间架起了及时沟通、及时化解误解的桥梁,取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芳心村综合办公大楼建起后,需要将老村址出让。谢建祥回绝了一名老板开价12万元租金的要求,由村监会召集村民代表开会,进行公开拍卖。最终,老村址拍得每年租金17万元。另外,在村监会的监督下,芳心村黄上片自然村多年来的山林纠纷得以顺利解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芳心村村监会的成功做法,获得了上级纪委的肯定,并在全市、全省推广。2011年,芳心村在广东省率先选举产生了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前称为村务监事会),作为以法律形式选举产生并在农村基层民主监督中行之有效的一项新制度,获得了首届“广东治理创新奖”,被誉为“蕉岭模式”。
“把最需要关心的人放在心上,再小的事也要帮!”
“把最需要关心的人放在心上,再小的事也要帮!”谢建祥总是把群众的冷暖记在心头,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村干部不管是白天、黑夜,村里哪里有事有纠纷,他和村干部都会马上赶到,及时解决问题和调解矛盾。
早在2003年,在谢建祥的倡导下,芳心村党总支就成立了党员互帮互助组,开展了党员联系贫困户、特困户“一帮一”的活动。
2009年,根据全省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谢建祥每日穿梭在田间地头和贫困户家中,指导帮助贫困户种植名贵树木、南方大豆及养猪、养牛等致富项目。
“你放心,只要继续发展生产,就能早日过上好日子。”当贫困户涂春梅送来自种的蔬菜、黄豆以表示感谢时,谢建祥不但不收,还硬塞给涂春梅100元。涂春梅的儿子因患地中海贫血,需要长期输血维持生命。治贫先“治”人,谢建祥一边鼓励涂春梅全家树立信心,一边拿出资金帮她家买了猪崽、鸡苗,并请来技术员上门指导。在谢建祥的真情关怀和无私帮助下,现在,涂春梅的儿子已战胜了病魔,就读高中,家中的生活状况也一天天好起来。
“新楼房、富裕户,家家奔上致富路;讲文明、树新风,群众感谢党支部。”芳心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等20多项桂冠。谢建祥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基层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王景喜 李智 涂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