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背弓人不弯 身残志更坚

发布时间:2013-12-24 18:13:14 浏览: 418

——记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纪委委员、党建办主任宋小明



宋小明(左一)耐心接待群众。(万州区纪委供图) 


国庆节后第一个工作日,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政府的工作人员走进办公楼,发现过道和院坝已打扫得干干净净。大家心里有数:“宋主任又提前上班了。”


宋主任叫宋小明,是恒合土家族乡纪委委员、党建办主任。他在基层乡镇干了近30年,始终勤勤恳恳、乐于为民服务,一直是众人公认的“老黄牛”。


因公致残,却在逆境中铸就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念


1984年,年轻的宋小明考上了原万县白土区枫木乡的财粮干部。当年9月的一天,枫木乡土庙村发生一起凶杀案件,因为电话不通,宋小明步行去区派出所报案。在返回途中,他涉水过河时不慎滑落水中,后背重重撞击在石礅上。


乡卫生院医生检查后,告诫宋小明马上到大医院诊治。但恰逢农业税征收关键时期,宋小明输了几天液就又去上班了。一直拖到12月上旬,他背痛得几乎要断掉,才到医院治疗。


医院诊断为胸椎严重受损,由于医治不及时,已病变为胸椎结核。这导致宋小明后来下肢完全瘫痪。


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一下成了“废人”,宋小明绝望了。一天夜里,他让父亲给自己擦了个澡,准备静静告别这个世界。


家人都睡下了,他躺在床上睡不着,顺手拿起手术后主治医生送他的一本关于张海迪的书翻阅,却被张海迪的事迹深深震撼——一个女同志尚且如此坚强,我堂堂男儿,岂可轻言放弃?


他抓起藏在枕头下的安眠药瓶,一把掷出窗外。


之后,宋小明开始积极配合从事中医的父亲治疗。终于有一天,他欣喜地发现,自己的一根脚趾动了动!


他像婴儿一样重新学习站立、走路。6个月后,他能翻上一座小山了。


身体刚刚恢复,宋小明就迫不及待地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不过病愈后的宋小明矮了几十厘米,背也变驼了。


当干部就是要干事,他改变了一个边远落后乡村的面貌


枫木乡的干部们惊奇地发现,重返岗位的宋小明工作更加积极了。


“当干部就是要干事。虽然我身体有残疾,但精神上不能垮。”回忆起当年的情形,宋小明如是说。他还在办公桌上刻了一行字: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脚踏实地干。


2001年,宋小明到谷雨乡任经济发展办主任。当时全乡最偏远的野鸭村没有干部愿去帮扶,宋小明主动请缨驻村。


第一次到野鸭村,宋小明在村口看到了三个光屁股小男孩在玩泥人。问为什么不穿裤子,孩子们笑起来:“又不是冬天,穿啥裤子嘛。”一打听才知道,几个孩子家庭都非常困难,大人都是“衣无领裤无裆”。


宋小明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


宋小明逐户走访,组织干部群众座谈,最终找到穷根:一是交通落后太封闭,二是当地人太懒,虽然穷,却热衷打麻将。


要治贫,先治懒。宋小明找扶贫部门送来一批旧衣物。衣物发完了,他高声问,大家有什么感想?人们回答“高兴”。宋小明严肃地说,该高兴,但你们也要想一想,如果不改变现状,十几二十年后,你们的儿孙还要光屁股,穿别人的旧衣服,他们会怎么说你们?


一句话使人惭愧,接连几天村里都很少听到麻将声。


宋小明趁热打铁,提出修出山公路的计划。大家开始都不吭声,只有一个村干部担忧地说:我们村要啥没啥,拿什么修?宋小明说,爆破物资由我联系,设计测量也由我请人做,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就算都不穿裤子,也要把这条路修通!


群众的热情被点燃了。全村村民集资投劳,苦战3个月,终于修成了一条5公里长的出山公路。


路修通了,还得发展产业。宋小明自己掏钱,请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凤仪、白土等地参观学习。大家很受启发,回去后就建起了白肋烟基地和果园。说起往事,野鸭村村主任潘家杨至今激动不已:“宋主任起码让野鸭村的发展加快了五年!”


老百姓都说,有困难找小明,找到小明一定行


每到一处乡镇,宋小明上班都是全机关最早的一个。恒合乡乡长许传海说,宋小明一个人要干五六个人的活。他不但搞好本职工作,其它任何工作只要喊到,他从不推诿讲条件。事情无论大小,都能办成办好。


2006年,恒合乡原政府所在地三元场因处于危岩下,必须搬迁。为保证场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区政府下了死命令,要求到2007年4月30日全部搬完。


然而,因为对补偿有意见和对以后的生计担忧,场上居民拒绝搬迁。乡干部去做工作,反被居民们团团围住,脱身不得。搬迁陷入僵局。关键时刻,领导找到宋小明,让他去给几个重点“钉子户”做工作,打开局面。


宋小明只用了两三个星期,就让三元场的搬迁顺利启动了。


为啥宋小明出马就能搞定?恒合乡不少群众说,因为宋主任是真正为群众着想的:“我们常说,有啥子困难找小明,找到小明一定行。”


五保孤老闫桂莲家境贫困,而且生活不能自理,宋小明经常上门送医送药,洗衣做饭。


孤儿谭某重度智障,生活困难,宋小明不但自己经常给予帮助和接济,还动员亲戚朋友为其送钱送物。


许传海说,宋小明的家就在政府所在地凤仪场上,他体谅同事,把所有值班任务都往自己身上揽,基本不休假:“一年365天,他起码有350天在工作。”


儿子宋春林非常理解父亲,2012年大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上开县大学生村官,和父亲一样选择了扎根基层:“爸爸心里装的都是老百姓,他用全部热情服务群众,我希望能和他一样。”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