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有限职责 无限服务

发布时间:2013-12-27 18:12:26 浏览: 311

——记山东省莒县检察院主检法医邵明强



邵明强是山东省莒县检察院检察技术科的一名法医,十八年来,他坚守平凡的岗位,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坚持公正廉洁执法,秉持“有限职责,无限服务”理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执法为民、敬业奉献”的宗旨观念。


作风过硬,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邵明强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执法,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被称为“贴心法医”。为了让来做鉴定的群众少跑腿,他常年坚守值班,放弃双休日、节假日和中午休息时间,为老百姓准确及时出具鉴定书。为了最大限度服务群众,他提出成立“流动法医鉴定室”,坚持到病床、到家庭、到现场为损伤严重、无法行走的当事人检验鉴定,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检察机关的温暖。莒县某镇村民张某于2006年5月因车祸颅骨骨折、右股骨粉碎性骨折,接到莒县交警大队的鉴定委托后,邵明强先到医院看望了刚做完手术的张某,针对其从髂骨取骨行植骨术,术后恢复缓慢且行动不便的情况,制定了每3个月定期上门观察的方案。从2006年5月到2008年9月,邵明强共上门观察8次,直到张某伤情稳定,才对其做出伤情和伤残鉴定。一次次的上门服务,使张某由最初的悲观怨愤,到最后感激万分,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近年来,他为被鉴定人提供上门服务210余人次。


他积极推行一告知三公开“阳光鉴定”机制,让800多名当事人感受到了检察机关“阳光鉴定”的便捷和公正,将矛盾有效化解在基层。2012年4月份,莒县检察院成立了“邵明强工作室”,主要通过开展阳光鉴定,协助处理由本院受理的与法医鉴定有关的轻微刑事案件、民事申诉案件的调处、弱势群体救助等工作。邵明强把上级颁发给自己的奖金捐献出来,连同鉴定中心鉴定费收入,设立了弱势群体救助金,专门救助经济困难的当事人。莒县长岭镇村民史某几年前丧偶,又因交通事故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生活陷入困境。工作室向其赠送了首期救助金3000元,并制定了长期救助方案,每年发送两次救助金,用于保障史某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直至完成学业。目前,邵明强工作室已为90多名家庭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免除鉴定费用20余万元。


业绩突出,坚守平凡工作岗位模范履行检察职责


邵明强始终心系职责、心向法律,对工作、对事业高度负责。他刻苦钻研业务,先后在《医学与护理》、《医学发展》等国内知名医学期刊上发表法医学论文20余篇,成为法医鉴定领域的专家。18年来,他共办理各类检验鉴定案件9800余起,其中尸体检验1900多具,从未发生过一起因检验鉴定不公、鉴定结论不准确等引发投诉的情况。


2008年年初,受害人许某被人击打致腰椎骨折,案件移送到检察院后,邵明强进行了认真审查,并应犯罪嫌疑人要求,对受害人腰椎进行了复查、会诊,审查认定许某为轻伤。案件进入审判阶段后,在犯罪嫌疑人的要求下,县法院通过省高级人民法院技术室,委托省公安厅对这个意见进行复核。省厅组织专家对犯罪嫌疑人家属提供的伤者CT片进行会诊,认定腰椎骨折属于陈旧性损伤,不构成轻伤。邵明强坚信自己的审查正确,遂逐级汇报至省检察院技术处,在省检察院技术处的支持下,在不到十天时间内,三次请省内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给予论证,最终认定了轻伤鉴定结论。近年来,他凭借敢于质疑的精神,通过严谨细致的检验鉴定,避免错捕错诉17人,有力维护了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医工作不仅要经常与血肉残肢和尸体打交道,还要经常“野外作业”。酷热难耐的夏天,尸体腐烂快,他经常在令人作呕的尸臭中解剖尸体。每解剖完一具尸体,几天内口鼻中只有尸臭味,每次吃饭时,再香的饭菜也只能味同嚼蜡般的强咽下去。寒风刺骨的冬天,呆在冰天雪地里,拿解剖刀的手常常被冻得麻木难忍。有一次,某乡镇中学生魏某上学途中遭遇车祸身亡。肇事司机被移送起诉后,被害人家属来到检察院,控告司机有故意杀人嫌疑,要求开棺验尸。接受领导安排之后,邵明强当即赶赴现场。棺材挖出后,随着盖板的打开,围观的人们一哄而散,尸体已高度腐败,恶臭刺鼻。邵明强在坟地边稍作处理就投入解剖工作,刺鼻的恶臭一阵紧似一阵地袭来,胃里止不住一阵又一阵地翻腾,就这样,他强忍着从上午十点一直干到下午四点。尸体解剖完了,他浑身也像虚脱了一般,瘫坐在地上。


秉公执法,永葆清正廉洁的共产党员本色


“心正才能笔正。那支写鉴定结论的笔,必须始终紧握在自己手中。笔一歪,法就不是法,我就不是我了。要让每一个当事人,都感受到法律的公正。”这是邵明强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他为自己立下“三不接”的规矩:不接受吃请,不接受礼品,不接纳当事人进家。被鉴定人所送的礼品,包括现金、购物卡等,他都一律坚持当场退回,有些被鉴定人撇下就走,他就转给内勤,让他们下次来拿鉴定书的时候一并拿走,并且立下一个看似不近人情的“霸王”规定:不拿走礼品,就不给鉴定书。据统计,近年来,他退到科里、院里、退回当事人的礼品达数万元。时间长了,社会上就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邵法医的笔,准又硬,搞不定”。正是因为这种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他办理的近万起案件无一存异,成为了老百姓眼里公平正义的象征。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