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一团热情的火

发布时间:2014-01-03 18:36:08 浏览: 349

——记安徽省六安市公路运输管理处汪河池



在革命老区安徽省六安市,市公路运输管理处教育培训科科长汪河池多年来都是一面模范的旗帜。


汪河池曾当选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称号,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但是,她没有躺倒在功劳簿上,而是在新的岗位上,创造着新的辉煌。


模范的旗帜,永不褪色!



采访汪河池,能感受到她的骨子里洋溢着一种永远不服输的拼搏劲头,对工作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与活力。


生于1959年的汪河池,曾在六安纺织厂细纱车间工作了21年,当了13年挡车工。当挡车工,她的自身条件并不是很好,但是,她勤学苦练,牺牲了大量业余时间,硬是凭着汗水和心血让自己超产棉纱384.45吨。在厂里开展的各种劳动竞赛中,她都是名列前茅。她连续三年参加厂部操作技能大赛,一次第二名,两次第一名,并以单项操作接头29.5秒(部颁标准42秒)的好成绩,打破了纺织厂历史上的最高纪录,全项操作以100.25分的总成绩创下了省同行业最高水平。在10年时间里,汪河池年年保持全能优级手。此外,她还义务辅导学员2600多个小时,带出了一批又一批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


辛勤的付出,为汪河池赢得了一系列的荣誉。


1998年,在组织的关怀下,汪河池调到了六安市公路局工作。到公路局后,汪河池主动要求到六安收费站312国道的第一线,开始了人生的新起点。正应了“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这句老话,汪河池的热情、敬业、真诚和微笑赢得了社会各方面的一致好评。

[PageNext]



2001年,汪河池调到了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在运管处窗口一干就是12年。


12年里,汪河池的工作普通而简单,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话:“您好!”“您慢走!”每天都登记着车号、签章,把办好的道路运输证递到业户手中,最后建立车辆档案。


事情虽小,但是数量大、程序多。为了使运输业户来办理变更、补证查阅资料方便,她利用中午、晚上、双休日加班加点50多天,累计400多个小时,整理了一堆又一堆车辆档案。一忙就是很晚,一不小心就会到半夜11点多。但是第二天她仍然早早赶到窗口,振作精神又投入到新一天紧张的工作中。


群众利益重千钧。汪河池常说,小窗口联系大社会,服务质量的好与坏、服务态度的冷与暖,是业户对运管部门最直接的感受。


汪河池回忆说,有时候加班,她累得头昏脑涨,腰酸背痛,腿也肿了,脚也肿了,颈椎病也犯了,甚至连手都抬不起来,可她总是坚持克服,不停地写、不停地做、不停地把整理好的车辆档案分门别类,装好放好,直到每年换证结束。她办理的道路运输证,整理的各种车辆档案,居政务中心窗口办件量之首,而且是100%无差错。她以热心、耐心、真心,以服务、微笑和忠诚的态度,去做好每天的每一件事,服务好每天的每一位运输业户,体现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一天中午,已经下班了,有位经营六安至合肥的运输业户匆忙跑来缴运管费。她抱着孩子,见汪河池没走,便说:“大姐,能不能帮帮忙,我是从合肥赶来的,我家小孩爸因病住在医院,我着急赶回去。”听了她的话,汪河池立即电话联系正在回家路上的收款员。等收款员回来,谁知那位女运输业户带的钱却不够。看着她抱着孩子心急无助的样子,汪河池没有多想,就从自己包里拿出14元帮她垫上,还给她回合肥的车费30元。这让那位女运输业户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大姐,谢谢!谢谢你!”


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刚上班。在上海打工的六安市霍邱籍驾驶员胡克到窗口来办理从业资格证,碰巧工作人员正在修理打印机。胡克非常着急:“请问,打印机什么时候修好?我下午要赶回霍邱办事,明天一早还要赶回上海。”看着胡克着急的样子,汪河池便主动上前说:“这样吧,您先回霍邱办事,下午打印机修好证制好,明天在什么地点方便,到时候我给您送去。”


汪河池说到做到。第二天,她放弃周六休息,也不顾天下大雨,在大清早六点,打车提前赶到了胡克指定的地点,打着雨伞站在路边等候。当汪河池把办好的从业资格证递到胡克的手中时,胡克十分感动:“大姐,你人真好,这么守信,这么准时,谢谢!太谢谢了!”


12年中,汪河池办理各种道路运输证21.6万余本;办理申报许可签章、经营许可证签章、线路复核签章、线路延期签章、线路临牌签章等1万余件;整理各种车辆档案22.5万余份;处罚未按期年审“从业资格证”4600余本,合计共办理业务45.5万余件,100%无差错、零投诉。



作为一名窗口服务人员,汪河池为自己制定了“微笑再多一点,语调再轻一点,业务再精一点,做事再多一点”的工作信条,把换位思考的理念融入与业户的每一次交流和服务中。


通过学习实践,运管窗口先后推行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制,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和延时服务,建立了“微笑服务”长效机制和“受理业务细心、回答问题耐心、清正廉洁公心、优质服务热心、快捷高效称心”的“五心”工作法,实现了服务“零距离”、质量“零差错”、服务对象“零投诉”、流程“零障碍”的工作目标,赢得了运输业户的广泛赞誉。汪河池所在窗口连续6年荣获窗口服务中心年度“红旗窗口”称号,并多次荣获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全省道路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全省道路运输系统文明窗口等荣誉称号。在六安市委、市政府组织的“2012年千企评窗口”活动中,市运管处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全市“服务企业先进窗口”,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通报表彰和嘉奖。


2009年10月,汪河池由行政许可岗位调整到行政处罚岗位。她始终坚持“工作换了微笑不换、岗位换了服务不换”的思想,以真情、微笑的服务对待每一位业户、每一项业务。


一天上午,一位业户因从业资格证过期受到处罚,缴款时,说了一些难听的话。汪河池听了不急不躁,始终面带微笑,耐心解释处罚的原因,并详细介绍下一步诚信考核事项,最终使服务对象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处罚。


又一天,到窗口来办理处罚的业户接连不断,其中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为他的儿子办理处罚时,对汪河池说了这样一段话:“你这位姑娘服务态度真不错,说话和气,办事认真,而且很有耐心。你叫什么名字啊?我很想投你一票!”汪河池一边解释着处罚的原因,一边微笑着回答说:“谢谢!这是我应该做的。”那位老人仔细看了看她的胸牌:“噢,你叫汪河池,这名字好听,普通话说得也不错,特别是你的笑容,很甜、很美、很亲切。”老人说着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汪河池用理性、平和的执法态度,让营运违法者感受到执法的人性化,并在情感的交流中获得理解、赢得赞誉。那面带微笑的服务形象,已成了汪河池独具特色的“招牌”。也正是这个“招牌”,让汪河池在营运违法者面前展示出了特有的亲和力。在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省、市两级开展的行政处罚案卷评查中,六安市运管处行政处罚案卷全部被评为优秀。

[PageNext]



2004年10月,由于汪河池出色的工作表现,组织上任命她为运管处行政审批服务科副科长。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只有自己带头,以身作则,说话才能让别人心悦诚服。”汪河池说到做到。作为执法单位的服务窗口,经常会遇到一些托关系说情的事情,汪河池总是把原则放在第一位,坚持从自身做起,以良好的形象感染人。


一次,汪河池的一位亲戚来窗口找到她,告诉她自己经营的大货车因超载被执法人员扣留,看能不能在窗口办理处罚业务上“手下留情”。知情后,汪河池不但没有对那位亲戚“网开一面”,反而严肃地教育了那个亲戚一通。那个亲戚没有想到会碰到这样的“闭门羹”,临别时生气地甩给汪河池一句话:“以后就当没你这个亲戚。”


“公生明,廉生威。”汪河池成了六安市运管系统清廉自守的一面镜子。她时时提醒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些年来,她身为窗口负责人之一,从没有搞过特权,受到了业户和同事们的拥护和爱戴。


汪河池的一个好朋友看好一条客运线路,找上门来,请她从中“活动”,想把线路包下来,或者干脆与她合伙经营。但经过多次请求,汪河池始终不为所动。那位朋友见她铁了心,便说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用费力的财都不发,你真是太傻了。”汪河池说:“我为你私了心,肥了腰包,那是在给窗口抹黑,等于在降低我们运管部门的公信力。”


有很多业户为了感谢汪河池对他们的帮助,多次悄悄给她送去购物卡,还有人送她烟酒、茶叶、皮包、手机、化妆品、床上用品、平板电脑等物品,都被她拒绝了。还有一些业户甚至悄悄地帮她缴了手机费,她都用自己的工资总计退还给那些运输业户3600元。



2012年年底,六安市运管处全面开展了科级干部轮岗工作。汪河池调整提拔至教育培训科担任科长。教培科面广线长,工作量大,全市从业资格证人员就有32万,居全省之首。同时,教培科还承担着全市五县三区22所驾驶培训学校的日常监管、从业资格考试、转进转出、变更、补证、制证等任务,涉及千家万户,工作千头万绪。


汪河池到任后,着眼于群众满意,更新理念,转变作风,改进完善各项便民服务措施,从细节上对硬件和软件进行打磨,全力打造惠民运管服务品牌;严查驾校教练车在大街小巷乱停乱放、异地培训、非法培训和乱设报名点等违规行为,查处教练车在大街小巷乱停乱放29辆,取缔异地培训车1辆、非法培训车1辆,取缔乱设报名点3处、乱设培训点2处,规范了驾校市场经营管理;在教培科业务办理大厅新设了服务台和提示卡,大厅宽敞、明亮、环保、温馨,让业户有了一种“家”的感觉;带头做出服务承诺,倡导健康向上、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窗口还定期开展办件回访,坚持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通过多措并举,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能,方便了驾校和驾驶员。市效能办3次去市运管处教培科暗访,结果都是对教培科进行了表扬。


市政务中心有位领导曾经给汪河池发了这样一条短信:“您就像一团火,温暖着每一个人;您就像一盏灯,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别人。您的微笑服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仅是我们市政务中心窗口学习的榜样,更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



汪河池对记者说,她不是一位好母亲,对孩子有太多的内疚。


孩子生下才满月,她就上班去了。因为没有人带,她把孩子送到了托儿所,由阿姨们照看。孩子两岁时,正赶上她爱人在省委党校学习,家里只有她一个人,上班忙下班更忙。由于缺少照料,孩子不是咳嗽就是感冒,不是拉肚子就是发烧,甚至住院治疗。实在忙不过来,她就请亲戚帮忙,但是绝不耽误工作。


一天,当汪河池下班去医院接孩子回家时,孩子的小姨说:“姐,你终于下班了,宝贝刚刚睡着,烧还没有完全退,医生说他是肺部感染。”话音未落,汪河池的心似乎就要碎了,豆大的泪水止不住地流。


是啊,这些年来,她太对不起孩子了。在孩子上小学、中学,特别是在高考时,汪河池几乎没有为孩子做过一顿像样的饭菜,全是她提前做好或者下班后匆忙去做,更别说送孩子去高考了。曾经有人责怪她对孩子太缺少母爱了。可是天下做母亲的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呢?汪河池何尝不想尽到做母亲的责任!然而,在工作与家庭不可兼顾的情况下,她,选择了工作。


汪河池说自己也不是一位好妻子,爱人因车祸胸部、腿部多处骨折在医院治疗的半年多时间里,她都是下班后去医院照料,买菜送饭。她说自己也不是一位好女儿,父亲住院做手术,母亲中风,尽管每天晚上她是一夜又一夜地守候着,但第二天,她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这么多年来,她几乎没有请过假,就连做胆囊手术、子宫手术、痔疮手术,也都是利用节假日进行的。


多年来,汪河池把上级奖励她的各种奖金和劳模慰问金共计4万多元,全部捐给了基层党组织和困难群众。


这就是汪河池,永远像一团热情的火!(记者 沈俊峰 通讯员 刘斌)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