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记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占上村党委书记张祥元
从一名退伍军人成长为一名村党委书记,他践行宗旨不停息、尽职履责不懈怠、面对挫折不服输,在带头创业和带领群众致富时不忘廉洁奉公。他心里装着群众,也被群众装在心里,是全村百姓一致认可和拥护的好书记。他就是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占上村党委书记张祥元,村民心中——
张祥元(中)走访村里的困难户。 杨建秋 摄
张祥元,男,55岁,2003年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和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此外还曾获苏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苏州市“十佳转退军人创业精英”等荣誉称号。
我叫杨坤祥,是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占上村的村民。今借贵报一角讲讲我们村党委书记张祥元的先进事迹。
在创业富民中体现为民情怀
张祥元1978年应征入伍,在部队服役期间参加过发生在祖国西南边境的自卫反击战。1981年,他退伍回乡,一开始担任村办厂会计。1988年,村里安排他担任原青台村水产经理部经理,为他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后来,他又创办了一家烧碱厂,是10多家村办企业中效益最好的一家。
市场和命运往往会捉弄人。1991年,张祥元再次创办吸塑厂,由于当时国内市场不景气,加上身体状况不佳,企业濒临倒闭,张祥元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境地。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原青台村党支部书记张长兴伸出了援手,并宽慰他:“先把身体养好了再说,企业的上交款可视具体情况酌情缓交。”
面对党组织的深切关怀,张祥元激动地说:“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决不会向困难低头!请村里放心,上交款保证分文不少!”为了挽救企业、避免集体经济损失,也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他在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提前出院,开始了起早摸黑、艰难寻找新出路的日子。凭着在部队锻炼出来的那股子不服输、不怕苦的闯劲儿,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张祥元终于使企业扭亏为盈。
1997年,村集体企业转制,张祥元创办了江苏张氏航空精塑有限公司。2000年,他当选为原青台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原占上村和青台村、黄渔村合并,他又当选为新占上村党委书记。面对全村3000多名村民的期待,张祥元意识到,只有抓住机遇、再接再厉,才能为富民强村打牢坚实的基础。他经常组织全村企业老板交流经验得失、互相取长补短,鼓励他们团结一致向前看、加快步伐搞发展。通过十几年的艰辛创业和不懈努力,目前全村企业已发展到145家。2013年,全村工业销售总收入超过10亿元,村级可支配收入达1267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近3万元,全村大多数村民过上了富裕的小康生活。
在实干兴村中彰显务实作风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张祥元时时以此告诫自己。虽然地位变了,工作忙了,但求真务实、关心群众的作风不能变。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我们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我们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担任村党委书记以来,他带领村“两委”投资9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自来水管道改造、绿化种植、集贸市场建设等20多项民生实事工程,大家提起这些无不拍手称赞。
当村党委书记10多年来,张祥元基本不拿村里工资。2001年,他用上级批给他的全年工资连同自己企业里拿出的资金共30万元,为全村建造了一个老年康乐中心和一个村级医疗站,既为村里的老年人开辟了活动场所,同时也缓解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尽管家人对他的大公无私偶有怨言,他却总耐心地开导他们:“作为一名党培养出来的村党委书记,苦一点、作贡献是应该的。一个人好不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2010年,张祥元带头向苏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捐款20万元。2011年6月,他和村里的几名党员共同资助丈夫早逝、自身长年患病的村民张菊英,将其危房推倒重建并装修,为她的女儿举行了婚礼,帮助张菊英留住了外地的女婿。这件事被全村百姓传为美谈。
此外,张祥元坚持群众婚丧喜庆、大病住院、突发事件、家庭邻里纠纷“四必访”,他对百姓的真情、对事业的执着感动着全村百姓。
在尽责履职中永葆清廉本色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中远离诱惑和干扰,提高“免疫力”?张祥元经常形象地用“三盆水”理念教育全村的党员干部:第一盆水“冲冲头”,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第二盆水“冲冲手”,使自己保持两袖清风;第三盆水“冲冲脚”,使自己保持一尘不染。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张祥元时刻想着群众,他和村党委也就在老百姓心里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只要是村里布置的工作,村民都积极支持。
2013年,村里启动了下属渔业村和南洋浜5组、6组的拆迁。在签约之前,张祥元带领村干部主动上门宣传政策、了解情况,与村民面对面沟通协商。由于拆迁政策公开、补偿标准公正,涉拆的17家企业和近300家农户全部在规定时限内主动签约,没有一家因拆迁补偿问题上访。张祥元有个远房亲戚的住房也在这次被拆之列,想托他打打“擦边球”、搞搞变通,但被张祥元严词拒绝。这个亲戚觉得张祥元不近人情,扬言要与他家断绝关系。张祥元坦然地说:“在原则面前人人平等,决不能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做村干部宁肯断绝亲戚关系,也不能失去了百姓的信任。”
“心里装着群众的村党委书记是一个称职的书记,被群众装在心里的村党委书记才是一个优秀的书记。”张祥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村党委书记应有的品行和境界,成为村民心中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杨坤祥 口述 朱晓 孙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