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发布时间:2014-01-14 19:18:02 浏览: 282

——记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占上村党委书记张祥元


从一名退伍军人成长为一名村党委书记,他践行宗旨不停息、尽职履责不懈怠、面对挫折不服输,在带头创业和带领群众致富时不忘廉洁奉公。他心里装着群众,也被群众装在心里,是全村百姓一致认可和拥护的好书记。他就是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占上村党委书记张祥元,村民心中——



张祥元(中)走访村里的困难户。 杨建秋 摄


张祥元,男,55岁,2003年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和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此外还曾获苏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苏州市“十佳转退军人创业精英”等荣誉称号。


我叫杨坤祥,是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占上村的村民。今借贵报一角讲讲我们村党委书记张祥元的先进事迹。


在创业富民中体现为民情怀


张祥元1978年应征入伍,在部队服役期间参加过发生在祖国西南边境的自卫反击战。1981年,他退伍回乡,一开始担任村办厂会计。1988年,村里安排他担任原青台村水产经理部经理,为他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后来,他又创办了一家烧碱厂,是10多家村办企业中效益最好的一家。


市场和命运往往会捉弄人。1991年,张祥元再次创办吸塑厂,由于当时国内市场不景气,加上身体状况不佳,企业濒临倒闭,张祥元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境地。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原青台村党支部书记张长兴伸出了援手,并宽慰他:“先把身体养好了再说,企业的上交款可视具体情况酌情缓交。”


面对党组织的深切关怀,张祥元激动地说:“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决不会向困难低头!请村里放心,上交款保证分文不少!”为了挽救企业、避免集体经济损失,也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他在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提前出院,开始了起早摸黑、艰难寻找新出路的日子。凭着在部队锻炼出来的那股子不服输、不怕苦的闯劲儿,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张祥元终于使企业扭亏为盈。


1997年,村集体企业转制,张祥元创办了江苏张氏航空精塑有限公司。2000年,他当选为原青台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原占上村和青台村、黄渔村合并,他又当选为新占上村党委书记。面对全村3000多名村民的期待,张祥元意识到,只有抓住机遇、再接再厉,才能为富民强村打牢坚实的基础。他经常组织全村企业老板交流经验得失、互相取长补短,鼓励他们团结一致向前看、加快步伐搞发展。通过十几年的艰辛创业和不懈努力,目前全村企业已发展到145家。2013年,全村工业销售总收入超过10亿元,村级可支配收入达1267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近3万元,全村大多数村民过上了富裕的小康生活。


在实干兴村中彰显务实作风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张祥元时时以此告诫自己。虽然地位变了,工作忙了,但求真务实、关心群众的作风不能变。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我们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我们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担任村党委书记以来,他带领村“两委”投资9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自来水管道改造、绿化种植、集贸市场建设等20多项民生实事工程,大家提起这些无不拍手称赞。


当村党委书记10多年来,张祥元基本不拿村里工资。2001年,他用上级批给他的全年工资连同自己企业里拿出的资金共30万元,为全村建造了一个老年康乐中心和一个村级医疗站,既为村里的老年人开辟了活动场所,同时也缓解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尽管家人对他的大公无私偶有怨言,他却总耐心地开导他们:“作为一名党培养出来的村党委书记,苦一点、作贡献是应该的。一个人好不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2010年,张祥元带头向苏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捐款20万元。2011年6月,他和村里的几名党员共同资助丈夫早逝、自身长年患病的村民张菊英,将其危房推倒重建并装修,为她的女儿举行了婚礼,帮助张菊英留住了外地的女婿。这件事被全村百姓传为美谈。


此外,张祥元坚持群众婚丧喜庆、大病住院、突发事件、家庭邻里纠纷“四必访”,他对百姓的真情、对事业的执着感动着全村百姓。


在尽责履职中永葆清廉本色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中远离诱惑和干扰,提高“免疫力”?张祥元经常形象地用“三盆水”理念教育全村的党员干部:第一盆水“冲冲头”,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第二盆水“冲冲手”,使自己保持两袖清风;第三盆水“冲冲脚”,使自己保持一尘不染。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张祥元时刻想着群众,他和村党委也就在老百姓心里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只要是村里布置的工作,村民都积极支持。


2013年,村里启动了下属渔业村和南洋浜5组、6组的拆迁。在签约之前,张祥元带领村干部主动上门宣传政策、了解情况,与村民面对面沟通协商。由于拆迁政策公开、补偿标准公正,涉拆的17家企业和近300家农户全部在规定时限内主动签约,没有一家因拆迁补偿问题上访。张祥元有个远房亲戚的住房也在这次被拆之列,想托他打打“擦边球”、搞搞变通,但被张祥元严词拒绝。这个亲戚觉得张祥元不近人情,扬言要与他家断绝关系。张祥元坦然地说:“在原则面前人人平等,决不能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做村干部宁肯断绝亲戚关系,也不能失去了百姓的信任。”


“心里装着群众的村党委书记是一个称职的书记,被群众装在心里的村党委书记才是一个优秀的书记。”张祥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村党委书记应有的品行和境界,成为村民心中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杨坤祥 口述 朱晓 孙佳 整理)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