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播下“银花”朵朵开

发布时间:2014-01-22 17:50:15 浏览: 338

——记福建省古田县城东街道极乐村党支部书记曾育湘


几十年来,经过不懈的努力与拼搏,她从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成为银耳生产技术能手和致富“领头雁”,她把种植银耳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的村民,带动乡亲种植银耳。如今,她所在的村庄已经成为闻名的“银耳之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1万多元。她就是福建省古田县城东街道极乐村党支部书记曾育湘——



图为曾育湘正在自家生产房中查看银耳生长


曾育湘,女,60岁,中共党员,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市级“科技致富标兵”等称号。


我叫倪继杰,是福建省古田县城东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今借贵报一角夸夸我们街道极乐村党支部书记曾育湘致富不忘乡亲,在艰苦条件下开辟创业道路的事迹。


“不务正业”的新嫁娘


“穷乡僻壤屋简陋,村民艰辛脸带愁。”这是30年前福建省古田县城东街道极乐村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作为移民村,这里人多地少,村民们挤住在窄小的“卫星房”里,除了排队挣工分,再无额外收入,靠国家返销粮勉强度日,生活过得极其艰辛。1979年初,曾育湘嫁到极乐村,面对贫困的生活,她辗转难眠。性格坚强的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暗暗发誓要改变这种状况,她下决心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让一家人过上温饱的日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古田县大桥镇一些菇农已经试验成功银耳瓶栽技术赚了钱,这让曾育湘跃跃欲试,尽管她的想法得不到他人的支持,但她依然认定这将是一门新兴产业,或许可以改变目前困窘的生活。在她极力劝说之下,她和参军复员回来的丈夫来到大桥镇,跟着当地食用菌专家姚淑先学习银耳栽培技术。学成归来后,夫妻俩试着种植了300瓶银耳。“那时的确有些担心。毕竟村里还没人种过。村民们看我们俩放着工分不去挣,一天到晚精心‘侍候’这些瓶装的木屑,很不理解,认为我们不务正业。”


幸运的是,凭着过硬的技术,第一次尝试就获得了成功。曾育湘50元的投资,净赚了300元,这在当时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贫穷的小村庄一下子炸开了锅,大家似乎看到了赚钱的希望。


村民梁菊芳说,知道曾育湘种银耳赚钱后,她到曾育湘家要求学习银耳栽培技术,没想到小曾一点都不藏私,手把手传授她银耳种植技术。在曾育湘的帮助下,她一家当年就收入1000多元。梁菊芳走上了致富路,让曾育湘认识到银耳种植是个脱贫的好项目,极乐村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合银耳的生长,极乐村村民完全可以靠种植银耳摆脱贫困。


重信守诺的带头人


说起极乐村的曾育湘,每个银耳收购商无不竖起大拇指。“她家生产的银耳产量高,朵大、质优,产品备受青睐,最主要的是她特别讲诚信,和他们家做买卖,我们都很放心。”收购商叶先生说。


曾育湘的家是叶先生收购银耳的寄放点,他深有感触地说,因为极乐村的银耳特别畅销,通常一烘干就被抢购了。平时有一户收割,他就先收购一户,零零散散,不可能每次都叫货车来拉走,他多是先付了款就地寄存在曾育湘家里。“放在曾书记的家里,总让人感觉特别地放心。”


在曾育湘的引领下,极乐村的村民们都养成了诚实守信的好品格,30多年来,经销商在村里购销银耳成千上万笔,从未发生一例寄存银耳丢失的现象,大家都信守出一条“诚信”的村规民约。


曾育湘家的桌面上,摆着几朵略显发黑的银耳。曾育湘解释说,这是村民们自觉挑出来的次品。极乐村的银耳之所以闻名遐迩,与村民们的“重信守诺”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从不去做以次充好的事,也绝不坐地起价,与营销商们处得跟朋友一样。


如今,极乐村人大都成了种植银耳的能手,从劳动力过剩到吸引外来务工人员200多人,银耳生产走上规范化、产业化的道路。昔日贫困的极乐村成了名闻遐迩的银耳生产专业村,成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典型村。


未雨绸缪的“洋教头”


当地群众告诉我,曾育湘不但帮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近年来,还辅导来自亚洲、非洲、南美洲、欧洲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员学习银耳高产栽培技术,掌握银耳增湿、采收、烘干等工艺。曾育湘可以说又成为了一位“国际级”的致富带头人。现在,在曾育湘的引领下,极乐村已成为联合国“南南合作”食用菌技术国际培训的教学点。


在曾育湘家中,书桌上摆放着10多本培训证书。“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曾育湘发明了冬季银耳室内管道保温、喷水的反季节栽培,以及防虫窗纱、天窗通风等独特生产方法,使得极乐村种植的银耳产量高,朵大、色白,产品备受青睐。目前,她还被聘为了全国银耳标准化工作组的委员。


曾育湘告诉我,现在银耳市场竞争激烈,极乐村银耳还是以原始产品、初级产品为主,银耳精深加工始终迈不开步伐,工厂化生产模式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全国其他地方银耳生产迎头直追的情况下,极乐村银耳要保持领先优势,就必须发展标准化、工厂化生产。未雨绸缪、勇于进取,作为极乐村党支部书记的曾育湘,正在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建设用地,准备筹建大型工业化食用菌生产厂房。


从曾育湘身上,我们看到了知识型农民勤奋好学的优秀品质,看到了热心助人的无私胸怀。正是有众多曾育湘式的优秀农民,古田食用菌产业一路走来,不断推陈出新。在披荆斩棘的致富路上,我们希望,多些像曾育湘这样优秀的先进共产党员,引领广大农民越走越远。(倪继杰 口述 杨远帆 整理供图)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