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生命因廉洁奉献而闪光

发布时间:2014-03-14 17:43:09 浏览: 303

——记山东省博兴县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秘书长刘承来



刘承来(右)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老百姓的孩子,应该知道怎样去做,感动百姓,感动苍天,问心无愧。”刘承来有一本厚厚的包村日志,扉页上,认认真真写着这样一段话。从2010年10月20日,作为山东省博兴县工商局帮扶干部进驻兴福镇东毛村那天起,这本日志与老刘须臾不离,几乎已被密密麻麻的大事小情填满。


“我是共产党员,就该带头去干!”


2010年,博兴县按照省委要求,从县直部门和乡镇机关选派科级干部到村任职“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建工作,重点帮助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集中转化一批民生问题突出村。52岁的刘承来,身患胃癌17年,他是一个曾被医生判过“死刑”的人,生命仅靠五分之一的胃来支撑,却主动请缨,脱岗驻村,参加包村帮建。工商局领导考虑到他的年龄和健康状况,不同意他的要求,但是,刘承来恳切地说:“虽然基层条件艰苦,但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情况比较了解。我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只想为老百姓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局领导最终被他诚恳、坚定的态度打动了,只好批准。家里人和周围同事得知他要驻村任“第一书记”后,都劝他别去自找苦吃,刘承来却说:“咱是共产党员,就应该带头干!”


为准确摸透村情民情,刘承来从挨家挨户走访开始。最初走访中,不少群众却明显有戒心,不肯畅所欲言,有的村民背地里说:“以前包村干部下来就是走走形式,这次不知又是哪个领导心血来潮,咱们最好还是‘明哲保身’吧。”刘承来理解群众担心什么,但他并没有就此退缩,而是放低姿态,把自己当作东毛村的一员,有空就与村民坐在一起拉拉家常,了解群众心声,家中、路上、田间地头,哪里方便就到哪里谈,这样一来群众逐渐把他看成了身边朋友,消除了隔阂。一个多月下来,他对全村193户村民全部走访完,梳理群众反映的问题30余条,走访日志记了大半本,并汇制了全村住户方位图,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这样的干部俺见得真不多”


东毛村的中青年人见到刘承来都喊“刘叔”。村里人遇到大事小事,都愿意找刘叔帮着拿个主意。大家都信他,因为服他。这种信服,是村民们“听其言,观其行”的结果。“俺见过的干部不少,这么为老百姓干事的,真不多。”老党员谢友田说。他还记得刘承来刚进村时的情景。“老刘撂下铺盖,就一个人上了村北边的土路。过了一阵儿他回来问我,知不知道这条路有多长。”虽然走了几十年,谢友田还真没个准数。“老刘说,他刚使步量了,有350米。”这条四五米宽的田间土路是东毛村的“心病”。虽然是进村出村的咽喉,可占的地却是邻村中毛的。两个村打了好几年唧唧,越闹越僵。“还是人家水平高,把两个村的干部拢在一块,反反复复做工作,联络感情,忙活了大半年,多方协调筹资20多万元,真把路修起来了。”一条9米宽的水泥路打开了东毛村的发展门户,也理顺了村民们的心气。


自刘承来到东毛村帮建以来,该村的基础建设和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入村伊始,细心的刘承来发现东毛村的饮用水有异味,经过走访,水质差得到了证实:“饮水安全关系村民身体健康,必须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工作组的支持下,刘承来把实施净化水设备工程提上了村里的重要议事议程,通过工作组拨付2万元,协调筹集资金13万元,解决了资金问题,随后从外地购进了先进的净化水设备,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让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除此之外,刘承来还积极与电业主管部门联系,投资65万余元,对村内所有电力线路进行了重新铺设;协调资金18万元,粉刷村内墙壁1.5万平方米,先后对村庄进行了两次环境综合整治,新建了多处垃圾池,清理了困扰村民生活多年的三大堆问题;帮助村里新种植绿化苗木900多株;协调资金10万元,新建了村文化广场,使村民有了自己的休闲娱乐场所,极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通过多方协调,刘承来为村党员活动室和办公室更换了桌椅、书柜,购置了电话、电脑、空调等办公设施,协调县文化局捐赠四组书柜及2000多册图书建起了农家书屋,进一步健全了工作制度和村民议事规则,严格落实村干部坐班制,村“两委”干部工作状态、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东毛村由落后村转化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先后获得了县级“村级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村”、“十佳农村党组织”、“县体育示范村”和市级“生态文明村”、“计划生育工作模范村”等荣誉称号。


敬其业,更敬其人


刘承来同志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行行都做明白人。从青年到年过半百,从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到满电脑的资料收藏,刘承来对知识的追求,对业务的学习,从不放弃,不断提升自身的履职能力。仅2013年,刘承来就协调邮政储蓄银行发放小额贷款297笔,金额4315万元;推荐全市文明诚信民营企业55家;聘请常年法律顾问,为会员提供法律咨询330余人次;审查草拟合同75份、代理诉讼仲裁案件36件;对全县215户特困会员发放慰问金6.45万元;带领博兴规模以上企业参加全市“民营企业大学生招聘会”,应聘大学生130人。


人们常说:“要想富管建筑。”2007至2009年,局里安排他监管本局宿舍楼的建设。单位里盖宿舍楼偷工减料是常有的事,只要监管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收入就会不菲。可到了刘承来这里却行不通,许多包工头在他这里碰了钉子。他经常对人说:“领导同事信任咱,才让咱干,咱可不能昧了良心,拿同志们的血汗钱当儿戏”。工商局的干部职工说:“有老刘在监工,我们的房子住着踏实”。说实话,他并非不需要钱,当初治病化疗已倾其所有,平常吃药治疗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妻子没有工作并体弱多病,可是再拮据再困难,刘承来也从不向组织伸手,更不越雷池一步。


刘承来,他在工商队伍的20多年中,一直坚守着“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的原则,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清正廉洁、一尘不染,用实际行动捍卫着红盾的尊严,维护着共产党员的形象。以他清正廉洁的品格、亲民爱民的作风和高尚的敬业精神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他是一个在平凡岗位上,把平凡事做好的不平凡人。生命,因顽强执着而延续;生命,因廉洁奉献而闪光;生命,因勤政为民而绽放。(山东省纪委)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