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守望科克墩村
——追记中国最美村官刘国忠
刘国忠向村民宣传党的惠民政策
金秋十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泽普县科克墩村委会大院刚刚修葺完工,正忙碌着为乡亲们安装健身器材的老支书刘国忠还没来得及拂去身上的泥土,却因为意外交通事故离开了魂牵梦绕的故土,离开了割舍不下的维吾尔族乡亲。维吾尔族兄弟们按照村里的习俗为老支书举办了葬礼,并让老支书长眠在村委会的果园里,因为这里是全村最美的地方,乡亲们哽咽中呼唤道 “老支书,回家了”。
“泽普魏国庆”的微博:全国最美村官刘国忠走了,“太累了”是他留给老伴也是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我知道村里还有许多许多他牵挂的工作,他真的太累了,好人走好!
魏国庆是刘国忠生前最后一个联系工作的人。就在老刘去世前两天,他说村委会大院修好了,要装健身器材,让村民们每天也能扭扭腰身跑跑步,感受一下城里人才能享受到的健身活动,专门找到泽普县文体局书记魏国庆,商量给村里装健身器材的事。说到此魏国庆已是潸然泪下:“他以前也经常找我,都是为了村里修建篮球场、排球场、村文化室建设等等。”
刘国忠的确累了,现在,他又回到了科克墩村,永远守望着这片他热爱的土地。
他是我们最亲的亲人
时间:2013年10月13日。
地点:北京房山水头村文化广场。
这是刘国忠一生中走的最远的地方,他带着乡亲们的美好祝福,参加了寻找中国最美村官颁奖典礼,乡亲们给他的颁奖词充满感激之情和亲人的爱:“我和刘书记认识33年了,和刘书记的关系就像亲人一样。”“在刘书记的带领下,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年底就要搬新家了,谢谢刘书记。”“刘书记是为我们科克墩村民真正办实事的好书记。”
村民库尼都孜·阿布都瓦依提做梦都想不到能到北京在颁奖典礼上为老支书亲自颁奖,然而,更让库尼都斯·阿布都瓦依提撕心裂肺的是,才回来不到半个月,老支书就永远离开了乡亲们。他痛哭着恨不能替老支书去。库尼都孜·阿布都瓦依提从记事起就跟着老刘跑东跑西,一晃就是四十多年,他学会了一口流利的甘肃话,老刘也学会了一口纯正的维吾尔语。库尼都斯·阿布都瓦依提含着热泪回忆道:老刘当村干部的40年从来没有为自己打算过,他的心里始终装着我们老百姓、想着科克敦村民。他把我们当亲人,我们也待他如自家兄弟,大事小情都找他,老刘就是我们科克墩村乡亲的主心骨。
孤儿吐逊·依明的父亲十几年前触电受了重伤,一家人只知道围着痛哭的时候,老刘闻讯赶了过来,借了一辆毛驴车,把他的父亲送到了县医院,掏了急救费,县医院条件差,需尽快转到上级医院救治。吐逊·依明家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是老刘东拼西凑了1万元钱,把吐逊·依明的爸爸送到喀什,尽管这样还是没有挽回他的生命。不久,吐逊·依明的妈妈也去世了,吐逊·依明一下子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老刘心疼,让他每天在自己家吃饭,有好吃的都往他碗里夹,过了一段时间,邻居看不下去了,说:你们家也不富裕,不如把小吐逊送到儿童福利院去,听说那里的孩子都是孤儿,都由国家养活。老刘斩钉截铁的说:“不,科克墩没有孤儿。”在刘爸爸的关怀下,吐逊·依明长大了,刘国忠又张罗着给他娶了一个贤惠勤快的媳妇,结婚那天的抓饭都是老刘从自家拿去的大米、清油和羊肉。
这样的记忆在科克墩村太多太多,几乎每个村民都得到过刘国忠的帮助,大到生病住院,小到孩子上学,刘国忠把他一生的心血都献给了科克墩村。在维吾尔族乡亲心里,他就是最亲的亲人。
维吾尔族乡亲舍不得的汉族好干部
罗夫永的微博:老刘生前最操心村里公路、富民安居房、幼儿园和引水渠的修建,眼下这些工程即将完工,他却走了。好村官,您走好!
在寻找中国最美村官颁奖典礼上,对刘国忠的评价是:“一心为民、两袖清风,维吾尔族群众舍不得的汉族好干部”。陕西华阴老腔唱到村官时说:说是官不在品,可算是个头头。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东家寒,西家暖,都在心上。什么是最美村官?最具穿透力的一句话就是,能带领老百姓织就美好生活。刘国忠当了30年村委会主任,村里的人“有事就找刘国忠”,是他让这个小小的村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的女儿刘小敏说:“他把别人家当成他的家,他没把他的家当成他的家。”他每年不足7000元的收入,多数都花在了村民身上。他总是在忙碌,村里的路修好了,水有了,电通了,他又忙着为老百姓建安居富民房、跑村里的小学校、修了4公里的水泥渠道。就在不久前,他还和村里的乡亲一起热热闹闹的过古尔邦节。可是古尔邦节过去才几天,刘国忠就永远离开了热爱他的村民们。为他颁发奖杯的村民库尼都孜·阿布都瓦依提和艾山·沙迪尔怎么也没办法接受刘国忠去世的现实。站在自家已接近完工的二层小楼前,库尼都斯·阿布都瓦依提说:如果不是老刘,我们可能一辈子也不会住这么漂亮的房子。库尼都孜·阿布都瓦依提的小儿子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对此,刘国忠比自己的孩子上大学还自豪,在最美村官颁奖典礼上,主持人问他现在最操心什么事,他说,最操心老百姓的孩子,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大学,让村子更有前途。
刘国忠去世后,村民吐妮莎汗·沙吾提哭了整整一晚上,20年前,她丈夫去世、家遭火灾,一贫如洗,刘国忠不但送来了粮食,发展生产的4只母羊,还包了她儿子上高中的学费,20年后,她的儿子又因心脏病去世,留下一个孙子上不起学,刘国忠说,孩子学习这么好,不论怎样也要让他上高中,再次把孩子的学费包了下来。
是啊,比泥土更深厚的,是人的心灵,全国9亿农民320万村官,经过2亿多人投票,老刘以最高票数成为了最美的一个,他去世后,已有700多万网友以微博、微信等各种方式悼念他。他就像大地的传奇一样,收获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两袖清风,担当大爱
刘国忠的一生是清贫的,到过他家的所有人都会有同感:那就是家徒四壁。当他觉得自己老了、累了,干不动了,想要退休的时候,村民们集体“上访”,要求他“当一辈子的村支书”。
就在他去世前两天,我们还在金湖杨旅游文化节上遇到了他,那时,他刚从北京回来,说起颁奖仪式,他感慨万千。他觉得,比起村子拥有4家上市公司,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山东村官王勇,拥有亿万身家,回乡带领村民致富的江苏村官李全新等等最美村官来,科克墩村还太落后,村民还不富裕,自己做的还不够,准备明年在村里发展畜牧业和旅游业。但在我们心里,老刘是所有最美村官里最富有的,因为他有58户维吾尔族村民亲人般的信赖,他为祖国的安定和祥和做出了超乎寻常的贡献。
刘国忠去世后,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和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等领导也都非常关注和悲痛。
10月25日,受张春贤书记委托,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艾来提·阿不都热依木专程到泽普吊唁了刘国忠。张春贤书记评价说:刘国忠同志长期扎根在艰苦贫穷的南疆农村,以超乎常人的顽强毅力和拼搏精神,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和党员群众艰苦创业、发展生产,为南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全国“最美村官”,是党的基层干部的楷模。
对刘国忠淡泊名利、任劳任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精神,张春贤书记表示敬佩。
古勒巴格乡党委书记陈来群在总结刘国忠的一生时说:他始终把群众的疾苦挂在心头,团结带领各族党员群众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之路,他带头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在村里营造了团结友爱、和睦共处的良好氛围。一位即将到喀什工作的网友“响拼才会赢”在微博里说:“过几天我也要去喀什当村官了,刘国忠书记,我会以您为榜样,向您看齐。您一路走好,您未完成的事业会有人替您完成。”
是的,刘国忠走了。但我们相信,我们的身边,还会有更多的“刘国忠”涌现出来。他们将在不同的岗位上,奋发努力,一心为民。(潘黎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