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牛玉儒:为民甘做孺子牛

发布时间:2014-04-14 19:20:58 浏览: 278


牛玉儒同志(左四)在调研。资料照片


“他工作有激情,有想法,能干事,也能干成事”; “他没有官架子,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 “他对生活要求很低,对家人要求很严”……10年前,人们含泪送别这位好书记;10年后,说起他,人们仍充满敬佩和怀念:他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品格和境界。


他,就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楷模牛玉儒。


要做就要努力做好


“设立跳起来才够得着的目标”


初春时节的呼和浩特和包头,春意盎然。


这片牛玉儒曾无数次用脚步丈量过的土地,倾注着他的心血。


“1996年牛玉儒到包头任市长时,刚经历过地震的包头百废待兴。‘要用新的理念去改造、建设城市’,在牛玉儒精心设计下,截至2000年9月,包头市完成的居民楼房建设面积相当于前46年总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0%,当年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2002年获联合国人居奖。”4月3日,原包头市政府副秘书长、现包头市政协主席程刚回忆说,为改造赵家营子、曹家营子两个“都市村庄”,牛玉儒多次实地调研,坐到村民的炕上拉家常,摸清村民担心补偿款不到位的“心病”后,3个月就完成了过去30年没有完成的拆迁。


“要做就要努力做好,要设一个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目标”,这是牛玉儒做事的信条。在包头任市长期间,牛玉儒跑遍了所有国企,在他主导下,国企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并推动稀土高科、北方重汽等企业成功上市。


“2003年4月牛书记到呼和浩特时,正逢非典肆虐,在40多天里,他走遍呼市街道社区,每天开会到深夜,整整瘦了3公斤。在他督导下,18天时间,3万多平方米的SARS救治中心拔地而起……”原呼和浩特市建委主任邸明德对那段日子记忆犹新。


当时的呼市还像个“大村庄”,面对百姓的期待,牛玉儒下决心要让呼市变得“精、美、洋”。


“东河原先是呼市的‘龙须沟’,夏天发洪水,冬天尘土飞扬,垃圾遍地。东河整治工程开工后,3公里长的河道,牛书记每天要走一遍,亲自查看。如今的东河,已成呼市一景。”呼和浩特市水务局党委书记马文文回忆说。


翻开牛玉儒的工作日志发现:他在呼和浩特工作短短493天中,就有200多天在出差;曾有次外出招商引资5天跑了5个城市,行程万余公里。


采访中,和他共过事的人都说,牛玉儒是个充满激情的人。和他在一起,不知不觉被感染,激起干事创业的欲望。在他病重住院期间,自治区领导同志前去看望,说起呼市的发展,他滔滔不绝地谈了一个小时。“一说起工作,他就忘记了病痛。这种激情,缘于他对事业的热爱,一息尚存,工作不止。”原牛玉儒秘书、巴彦淖尔市副市长李理说。


“有能力且具责任感,敬业且具为民情怀,务实且具创造力,牛玉儒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包头市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索耀尔说,“我们要求干部带头抓贯彻力、落实力和执行力,像牛玉儒一样有激情、敢担当,提振精神。”


老百姓的事比天大


“要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


如他的名字一样,平日牛玉儒是个随和的人,但涉及群众利益时,他也会犯“牛脾气”。


原呼和浩特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林絮果至今清楚地记得一件事:有一次,牛玉儒在视察呼市城建工程时,看到人行道的铺设质量不行,当即把有关方面负责人召集起来,一段路一段路地检查。当看到一根电线杆子把盲道掐断时,他忍不住发火,“如果你们的亲人是盲人,还会这样施工吗?”当即要求对全市盲道检查清理。


“随牛书记下乡调研时,听说有关部门要取缔牧民的卫星接收装置,牛书记很生气,质问:仅有的一点文化精神生活也要剥夺,你们心里还有没有老百姓?”包头日报记者陆阳说,当时他感动得差点落泪。


“牛书记工作没有花架子,一切从实际出发,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出发点是为群众办实事。”李理说,牛书记常说要把呼市的经济总量做大,才能提高市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呼市的城市建设,宁愿不卖地,也要见缝插绿,让老百姓有休闲的地方;发现不少背街小巷一到晚上一片漆黑,就立即让城建部门装上路灯……


一位特殊的“乘客”让出租车司机王玉海印象深刻:2003年初夏的一天,一位客人上车就让他拉着随便转转,并询问他对呼市城建有什么意见,王玉海说最烦心的是道路窄老堵车、上厕所不方便、绿地少……下车时,这个乘客说他是市委书记牛玉儒,这些问题一定会解决的。


牛玉儒到呼市没多久,路真的变宽了,厕所也好找了,公园免票、拆墙透绿……


幼年贫寒的家境,砥砺了牛玉儒坚韧的性格,也孕育了平民情结,看到群众有困难,总会伸出手帮一把。


“牛书记改变了我的人生,在他影响下,我入了党。”如今已是呼市西菜园小学老师的孙敏仍对牛玉儒心怀感激。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孙敏因经济困难面临辍学,牛玉儒自掏腰包资助她读完大学,并叮嘱有困难就找他。


“包头国企改制时,在市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他从1000万市长预备金中拨出500万元,用于支付下岗保障金。”程刚回忆道。


“作为市长,首先要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不辜负人民群众的重托与期望。”牛玉儒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凡事要靠自己努力


“手中权力只能为群众服务”


“牛书记注重仪表,一年四季打着领带,他说市委书记代表着城市的形象。但是私下里,他活得很简单。”李理回忆:那时陪着牛玉儒到北京出差,经常是上午去,下午回,住宾馆也只住标间,吃饭就在路边小馆子解决。他们常去王府井的一家饺子馆,老板后来跟他们熟了,去吃饭还能打折。


“他当时坐辆旧红旗车,我的车比他的新,我说我跟你换换吧,换了没两天,他说还是换回来吧,坐习惯了。”程刚说,牛玉儒在包头当了5年市长,震后重建主持搞了一大批工程,“他没在工程承包上批过一张条子,打一个电话。”


“一个周末,我在市委家属院拉了一家四口。我一看,那不是牛书记嘛。”出租车司机郝东升仍记得,那天牛玉儒一家坐他的车去了民族商场逛街。后来他跟同事说起时,大家还不相信,“这么大的领导怎么能坐你的车?”


平日里,牛玉儒常对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说,你们在外边不要打着我的旗号,凡事要靠自己的努力。


“1983年,我被分配到呼伦贝尔军分区。”堂弟牛勇强回忆说,边防条件艰苦,加之妻子在呼和浩特分居两地,牛玉儒调到自治区政府工作后,他多次请求三哥为自己调动工作。牛玉儒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的战友能在那里工作,你为什么不能在那干?”直到牛勇强转业,他的同事、领导,都不知道他和牛玉儒之间的亲戚关系。


蹬三轮车的姑父、扫厕所的姑姑、下岗10多年没工作的妹夫……牛玉儒的亲戚,没有沾到他什么光。来找他办事的,都被他婉言拒绝。他说:“我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不属于我自己,只能用来为群众服务。”


看似“六亲不认”的牛玉儒,其实很有人情味。“每年大年三十,哥哥都要把我们叫到一起吃顿团圆饭,虽然我们常常要等他到很晚。”牛勇强说,“哥哥走了,但精神对我们影响深远……我为有这样一位好哥哥感到骄傲和自豪!”


眼下,内蒙古自治区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正深入开展“学习牛玉儒同志,做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活动,因为牛玉儒身上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展现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风采。他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根标杆,是身边可亲可学的榜样,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记者 施娟)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