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活着就要传承发展理论——追记江苏省盐城市师范学院教授王强

发布时间:2014-04-15 17:48:26 浏览: 348


王强主持思政课实践教学讲座。资料图片


又是一年清明。几十名年轻人不约而同从江苏各地来到盐城,聚拢在一所陵园内靠围墙最东面的一座墓碑前,点上香烛、献上鲜花,寄托哀思。长眠在这里的,是盐城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的70后教授王强。


他从上班首日到病重辞世,一直未离开过钟爱的教育事业和研究领域。家中书桌上的日历始终停留在2012年9月8日这一页,一边放着他的著作……


“学术追求是我人生的精神支柱”


2012年9月29日,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正式公布,盐城师范学院教师王强申报的《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研究》获得一等奖,可惜斯人已不在。


翻开这本书,作者在《后记》中写道:“掩藏深思,百感交集。回想一年来抗争病魔的艰辛历程,学术追求和情义的力量是我勇跨人生关口的精神支柱……”


“学术研究是他最大的兴趣。”在妻子孙卫芳的记忆中,大学同学王强最初给她留下的深刻印象,源于每次上《中国革命史》的课间,他总跑到讲台边与老师讨论问题;课后时常泡在图书馆看典籍、阅史料。


2008年,学院申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38岁的王强踌躇满志,和同事精心做着申报准备。在几次出血不止后,他被催促着去医院做检查。11月,检查结果出来,却是晴天霹雳:直肠癌晚期。王强安慰家人说:“我年纪轻轻就得了这病,很不幸,但也是好事。这样我可以排除干扰,安心做自己的事。”


当年12月,王强在盐城做了手术,接着又到南京化疗。病床上,他一边接受治疗,一边看书写作。孙卫芳拗不过他,把电脑搬进了病房,帮他将手稿录入电脑。江苏省肿瘤医院负责治疗王强的主治医生说,“他的病房里几乎所有空间都让电脑、书籍和纸张占据了,像书房一样。”


癌症晚期的王强坚持不用杜冷丁、吗啡等缓解疼痛的药物。他说:“常用这些药会影响思维,我要争取把书写完。”有时疼得受不了,他就蹲在地上写,可以“分散注意力,少疼点”。“有些亲戚朋友劝他不要看书写作了。我了解他,从不这样劝他。在他心里,科研是第二个儿子,更是他能坚持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孙卫芳说。


在生命的最后4年里,王强忍着病痛,先后阅读了200多部党史和政治理论书籍,在《中共党史研究》等国内权威理论刊物上发表论文17篇,出版专著《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研究》。他还每年指导7位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一场不落地参加学生的答辩会。


“普通院校更需有人来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


“贾老师,我还想写本书。如果我能活下去,我希望我们能合作;如果活不成,我希望你替我研究下去。”这是王强临终前发出的最后一条短信。


短信的另一头,盐城师范学院教师贾后明看到后泣不成声。


在王强去世以后,贾后明和其他几位老师接过了他生前心心念念的国家课题和研究资料,花了一年多时间,终于将171页的初稿完成。


“因为王强研究做得好,我是冲着他来这所学校的。”贾后明介绍,王强的研究方向是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中对“劳资两利”政策的研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这也是一个相对冷门、不太容易产生重大成果的领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甘坐冷板凳的精神。


在王强家中的书柜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几百本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许多书中还夹着一些小纸片、贴着几张小纸条。写论文时为了寻找一句话的出处,他到处查资料。“他总说查证不到宁愿不用。”孙卫芳介绍,“家里4万多元的书籍,好多是辛苦淘来的。”


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2006年,王强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的历史分析与现实启示》并成功获批。2008年6月,申报并成功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保障雇工权益的政策、实践与经验研究(1921—1956)》。


“2011年,王强从第一次病危的昏迷中醒来,第一句话就对我讲,‘学科建设怎么样?我现在还有时间思考学科建设’。”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成长春每次回忆起这一幕都唏嘘不已,“我院地处苏北,曾是教育与学术的洼地。也有北京和南京的高校向王强抛来橄榄枝。他婉拒说,小院校更需要有人来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有一次,学院的青年教师王志国请他帮忙修改博士论文,当王志国第二天打开电脑时,他惊呆了:邮箱里居然有三封修改建议稿,发信时间分别是早晨5点50分、6点39分、7点06分。


“我深爱着我们的党和我的理论方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显得枯燥。但王强上课,教室里不时有掌声、笑声传来。我和其他老师很是惊讶:王强有什么秘诀?”王强生前同事、盐城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教师宋敏抱着好奇心去听他的课。


那天,王强在体育学院上《毛泽东思想概论》。他特意穿了一身运动服,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王强首先问:“毛泽东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什么?”很快有人说“游泳”。他又问:“毛泽东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什么?”课堂顿时安静下来,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五个大字:体育之研究。“啊?毛泽东还研究过体育?”学生们来了兴趣……


“我上大学时数学很好,本想转系,但听了王强老师的课就改变了主意。”98届学生陈万宝回忆,在校期间,王强时常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区、企业和农村,感受现实中的马克思主义,从中寻找鲜活的教学案例。生病住院期间,他还向医护人员和病友讲解共产党党史。他说,“我深爱着我们的党和我的理论方向,只要活着一天,就要传承和发展它们。”


陈万宝毕业后来到洪泽湖一个渔民子弟学校当了政治课老师。由于条件艰苦,他感到迷茫和失落。王强鼓励他说,“创立马克思主义是艰辛的,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同样充满艰辛”。陈万宝把王强传授的讲课经验用在了教学实践上,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现在,陈万宝已在昆山创办了一家律师事务所,成立了党支部,并竞聘了“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工作室”的公益性岗位,去年为500多名劳动者挽回了近6000万元的损失。


“王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信仰如铁。”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焦建俊说。(记者 姚雪青)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