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为一方和谐坚守二十五载

发布时间:2014-05-09 19:17:00 浏览: 346

——记福建省南安市溪美街道纪工委委员、司法所所长刘福伟


他,长期从事司法工作,在人民调解岗位上一干就是25年;他,荣誉无数,却总是淡淡地说:“不记得了,记那些干什么。”他,就是福建省南安市溪美街道纪工委委员、司法所所长刘福伟——



刘福伟(右)在一群众家中了解情况。陈贤昌 摄


“既然选择了这方热土,就要融入这片土地。”


1989年,刘福伟从外省回到南安市向阳乡司法办(所)工作。向阳乡距离市区40多公里,当地群众用闽南话交流。刘福伟的祖籍虽然是南安,但他在江西出生、长大,如何用闽南话和群众交流,成了刘福伟回家乡后必须逾越的一座“高山”。


闽南话是汉语几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如果没有语言天赋,就是待在闽南一辈子可能都听不懂,更不用说会说闽南话了。为了学好闽南话,刘福伟请来当地一个闽南话“专家”,一连几个月,刘福伟用心观察,对口型、学发音。


一天早上,刘福伟突然用闽南话蹦出了一句“恁遮早就来上班了,即阵有侬卜教我讲闽南语无?”(普通话:你们这么早就来上班,现在谁能教我讲闽南话吗?)这让同事大吃一惊。从那以后,他更加用心学闽南话。办公室、调解现场,都是他学闽南话的“教室”;村干部、村民甚至少年儿童,都是他的“老师”;白天、晚上,都是他的“上课时间”。慢慢地,刘福伟从一窍不通到会说三言两语,到讲一口流利的闽南话,从群众眼中的“外人”变成“自己人”。


如今,一有群众来访,刘福伟便会迎上去,说声“汝好”;电话响起时,他会礼貌地说:“歹势、歹势(不好意思)”。问他为什么那么执着地学闽南话,刘福伟说:“在基层工作,不懂得群众的语言,就融不进群众中去。我也曾想过放弃,但我想,既然选择了这方热土,就要融入这片土地。”


“有当事人的一声谢谢,我就心满意足了。”


调解工作,常常面对情绪激动、甚至有过激行为的群众,刘福伟一直处在调解第一线。“调解员很多都是女同志,她们有很多不便,我这个男同志应该冲在最前面。”25年来,刘福伟就像一头“老黄牛”,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011年除夕,刘福伟忙完手头工作,用摩托车载着爱人回老家过年。这时,他接到一个紧急通知:街道某清洁公司员工周某在工作时意外猝死,公司与死者家属就赔偿金额发生纠纷,要求他立即前往调解处置。


接到电话,刘福伟二话不说,立即赶赴现场。当事双方情绪十分激动,冲突一触即发。刘福伟赶紧找到双方“带头人”了解事件经过,阐释法律规章,提出多个解决方案……经过4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并当场签署了调解协议。


调解结束后,刘福伟匆匆赶往老家,等他到家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避免了一起矛盾冲突,晚点和家人团聚,值得。”刘福伟说。


还有一次,一位来自四川的女工与所在公司因工资问题发生纠纷,来到司法所寻求帮助。刘福伟当即介入调解,帮助女工要回了工资。工资要回来了,女工很快踏上回家的路,刘福伟也在忙碌中把这件事淡忘了。有一天,那位女工特意打来电话向他道谢。“当时心里感觉暖暖的,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真的,有当事人的一声谢谢,我就心满意足了。”刘福伟说。


从走上人民调解岗位的第一天起,刘福伟就秉承“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25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近5年来,刘福伟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215件,调解成功1193件,调解成功率达98.2%,其中化解重大疑难纠纷35起,防止群体性上访12起、97人,制止群体性械斗7起、154人,防止民转刑案件16起、45人,维护了地方和谐稳定。


“不记得了,记那些干什么。”


刘福伟有一句口头禅:“唯有人做得正,纠纷才能平,调解才会成”。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3年,刘福伟接手调解一起工伤赔偿纠纷。经过多次调解,当事人拿到了赔偿金。当事人非常感激,当场拿出厚厚的一沓钱表示感谢,刘福伟婉言谢绝了。


当事人涨红了脸,不好意思地说:“所长,您就给个面子,我们一起吃顿饭吧。”刘福伟说:“我们的工作有规定,不能接受当事人的宴请。如果我接受您的宴请,对方会以为调解有失公正,他们怎么能服气。”


有人问过刘福伟,调解纠纷的秘诀是啥?他总是这样回答:多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用事实说话。说起调解过的案件,刘福伟如数家珍;问他群众送来的锦旗、感谢信写了些什么,他摇着头说:“不记得了,记那些干什么。”在刘福伟心里,始终惦记的是群众的事,是工作原则和纪律。


刘福伟在人民调解岗位上干了25年,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精力,无论严寒酷暑,奔走在大街小巷,为一方和谐稳定忙碌着。(王德明 口述 王长远 陈贤昌 整理)


人物档案


刘福伟,男,49岁,中共党员,福建省南安市溪美街道纪工委委员、司法所所长,先后荣获泉州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泉州市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福建省人民调解能手、2013年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荣誉称号。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