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群众满意是他不变的追求

发布时间:2014-06-12 18:43:18 浏览: 385

为了化解一起起矛盾纠纷,挽救一个个将要破裂的家庭,为了让全镇百姓过上安宁美好的日子,他几乎走遍了全镇山旮旯。他那心系群众、乐于助人的事迹,在老百姓中广为传颂……他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黄村镇司法所所长莫运福。



莫运福(左二)实地调解纠纷。(资料图片)


我叫李彩亮,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黄村镇百合村松柏组司法调解信息员,与镇司法所所长莫运福同住一个村子。今天,借贵报一角,夸夸我这位老邻居。


化解矛盾促和谐


“莫所长,快来,要打架了。”2009年5月7日一大早,我急匆匆打电话给莫运福。原来,组上群众覃某和莫某因水田耕作发生纠纷,双方互不相让,声称要联合亲戚朋友武力解决问题。很快,莫运福就骑摩托车赶到现场。


“你们相信我吗?”莫运福大步跨到人群中间一声大吼。紧握柴刀木棒的那些人几乎同时回答:“信。”“嘚、嘚、嘚,今天在这搭歌台,且听我把理道来。做得邻里金难买,互敬互让互相爱……”莫运福打着响指开腔唱道,在悠扬的山歌声中,双方紧绷着的脸慢慢松弛下来。唱罢山歌,莫运福又拿出他那屡试屡爽的“稳、早、勇、谋、情”五字调解法,促成双方签订了和解协议书。


有司法干部问莫运福,用山歌化解覃、莫两家矛盾,是什么道理?莫运福耐心解释说:“如果矛盾纠纷激化,极可能发展为刑事案件。调解人员一定要稳定双方情绪,促成调解纠纷时机的成熟。否则,盲目调解,很可能欲速不达。”


我们这里,唱山歌和说话一样普及。莫运福将“响指山歌”运用到普法宣传和调解工作中。群众称他的“响指山歌”为“二指禅”。对此,莫运福郑重其事地说:“司法调解工作真正的‘二指禅’是真相和法律。”


2012年春,莫运福调解一起涉及500亩山林权属纠纷的案件。地形复杂,缺少实证,当事双方各执一词,争议十分激烈。莫运福劝解双方代表先回家,立即背起砍刀上山探勘。“跟我到公鸡岭去。”看见莫运福手脸满是血痕,争议双方代表惊诧地问:“难道公鸡岭会说话?”莫运福笑道:“也许。”当一脸疲倦的莫运福拨开茅草丛,一块可以证明山林界线的石碑完全显露出来时,争议双方都不吭声了。莫运福顾不上歇息,立即拍照取证。很快,双方自愿签订山林权属划界协议。


事后,莫运福一脸庄重地说:“解决矛盾纠纷,就像我们用杆秤称东西一样。这头是事件的真相,那头是法律的砝码,少了哪一个,秤杆就不平衡了。”由于莫运福组织协调的调解工作及时有效、公平公正,我们镇连续十年实现了无因民间纠纷调处不力引起的民事转刑事案件、无群众性械斗事件、无群体性上访事件、无自杀事件的“四无”工作目标。


扎根山乡永不悔


1988年,当了10多年村干部的莫运福因表现特别优秀,被吸收成为黄村镇政府一名正式干部。先后干过镇林业助理、镇民政办主任、镇经管站站长,在每个岗位上,莫运福都是兢兢业业,始终是“领导放心”、“群众满意”的好干部。2004年,莫运福担任镇司法所所长兼镇调委会主任。这时,有人私下议论,49岁的人了,估计到这个岗位也就混日子了。莫运福并没有理会那些闲言碎语,而是骑着那部老旧的摩托车,忙碌地在村寨间穿行。在司法所所长岗位上,莫运福一干就是10年,每年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50多件,调处成功率均在98.5%以上。


有人问莫运福,你出门没好车,工作又辛苦,工资福利少,职务提升慢,不觉得亏吗?莫运福十分平静地说:“你说的这些,也许都是事实。亏不亏,我还真没想过。”


我们这里,长年与莫运福一起风里来、雨里去的镇村干部知道,那些熟悉甚至不熟悉莫运福的群众也知晓,莫运福扎根山乡30多年,与群众情深意长的故事,全都浓缩在他那张刻满岁月沧桑的古铜色脸庞上。


为民司法树正气


镇司法所的一个柜子里,整齐叠着厚厚一沓锦旗。然而,有一面写着“办事秉公”四个字的锦旗,莫运福却亲自挂出来,就挂在他办公桌正对面的墙上。


2011年7月的一天,黄村张某和何某因菜园相邻小路问题发生纠纷。张、何两人的矛盾虽经村干部多次调解,矛盾依然得不到解决。一气之下,双方持刀、棍就要械斗。正在附近诊所治病的莫运福接到求助的电话,立刻拔掉输液针头,一边给镇派出所打电话,一边往门外跑去。莫运福摁住疼痛难忍的肚子,经过3小时耐心细致的劝解说服,张某满脸羞愧地答应修复被自己毁坏的道路。为此,何某要设答谢宴,被莫运福婉言谢绝。事后,何某用毛笔工工整整地写下这面锦旗。


“为啥就挂这面锦旗?”有人问莫运福。他快言快语说道:“这面锦旗,既是群众对司法所工作的评判,更是对我们全所同志的鞭策。”


为了取信群众,为了确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调处矛盾纠纷,莫运福拒绝任何当事人的吃请送礼。为了避嫌,甚至路过亲戚朋友家也不进去喝口粥,宁愿自己忍饥挨饿。风里来、雨里去,莫运福化解了一桩桩的纠纷,办了一件件的好事,很多群众都非常感谢他,有的送来好酒、好烟甚至现金表示感谢,但莫运福都一一谢绝。有群众不解地问莫运福:“这是人之常情啊,有啥大不了的?”莫运福的回答铿锵有力:“吃了不该吃的,拿了不该拿的,哪怕一口酒、一根烟、一毛钱,我就对不起司法所长这个岗位。”(李彩亮 口述 林柏江 常梅艳 整理)


人物档案


莫运福,男,59岁,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黄村镇纪委委员、司法所所长,先后荣获2010年“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2011年“全国模范司法所长”、2012年“全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和2013年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