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刘茂秀:难以交托的“爱心账”

发布时间:2014-07-01 18:28:25 浏览: 409

她在敬老院干了35年,视老人如父母,带领大家谋发展。35年,敬老院账本上的余额由0.68元变成了10万余元,老人们从睡在发霉的稻草上变成了躺在席梦思床上,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她早该退休,可老人们舍不得她,她也放心不下老人。她就是重庆市南川区中桥乡敬老院院长刘茂秀。



刘茂秀(图中站立者)和敬老院的老人们一起吃饭,亲如一家。资料图片


我叫王茂,是重庆市南川区中桥乡纪委书记,想夸夸我区为民务实清廉典型、基层优秀党员干部、乡敬老院院长刘茂秀。


决定


1979年,中桥乡敬老院原院长年老多病,敬老院陷入困境。


当时,全院账簿上仅剩下钱款0.68元、稻谷102斤,22位老人住的房间破烂不堪,床上是发霉的稻草、破旧的凉席,没有温水瓶,做饭的炉灶上只有半边锅盖……


“谁能胜任院长的职务?”乡领导经过认真思考,决定让31岁的刘茂秀试试。


“敬老院工作又苦又累,月工资只有30元,根本比不上你现在的工作。”刘茂秀把乡领导的意思带回家后,遭到丈夫杨兴林的强烈反对。


“现在孩子还小,你准备丢下孩子不管吗?”婆婆也反对。


“父亲意外身亡,我没能为他送终,心里一直感到很愧疚。”刘茂秀开诚布公地对丈夫说,“看到孤寡老人,就好像看到了我父亲。我想通过对他们尽孝,来弥补对父亲的愧疚。”


最终,家人决定尊重刘茂秀的选择。


坚守


上任第一天,刘茂秀就带着几个身体较好的孤寡老人,到村里拿回敬老院应得的口粮。他们起早贪黑,不到一个月就让3000多斤稻谷全部归仓。


争得口粮之后,刘茂秀又开始做“创业梦”。


“作为院长,我感到压力很大,能不能拿出500元支持院里发展?”心疼妻子的杨兴林同意了刘茂秀的请求。


随后,刘茂秀又向乡政府借了400元,并争取到3亩自留地,开始种经济作物,养家禽。


1984年5月,李子正要上市,刘茂秀敏锐地发觉,做“李子干”暗藏商机,于是召集大家开会。


“收购1斤李子只要0.1元,而1斤李子干却能卖1.2元。五六斤李子就能做成1斤李子干,除去盐巴、运输等成本,还能赚0.5元。”她的提议得到大家的赞同。


说干就干。第二天,刘茂秀买来7000多斤李子,一层层地铺李撒盐,忙了整整一个晚上。


经过共同努力,敬老院靠这批“李子干”赚了三四千元。刘茂秀没有就此打住,她又开始买青菜头做榨菜,租废旧房屋开茶馆和旅馆……


敬老院账簿上的收入越来越多,然而在刘茂秀的管理下,全部公开透明、井井有条:每月至少给每位老人发80元工资,再设置10元至30元的浮动绩效工资,年底还有700至1400元的分红。


“小到买碗筷,大到建猪舍,用了多少钱,都要详细记录,并在公示栏上定期公示。”一次,程维兴老人买菜后没在规定时间内“报账”,只能自掏腰包请大家吃了顿饭。


随着经济的“搞活”,老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先是装饰住房,然后对木床清洗消毒,铺上崭新的凉席,买来保温瓶……老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情深


“中午吃青椒炒瘦肉,等会儿你要多吃点,把身体养好,我才会开心!”刘茂秀一边给浑身浮肿、瘫痪在床的涂海云老人擦洗身子,一边鼓励他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每天给我接屎接尿、清洗衣物,胜过亲生女儿啊!”涂海云忍不住两行泪下。


1993年的一天晚上,老人官太忠觉得胸口不舒服,想以酒治痛,瞒着院里的人多喝了两杯,结果不知去向。


刘茂秀心急如焚,迅速召集大家四处找人。3个多小时后,刘茂秀在离院三公里远的马路边找到了正在呕吐的官太忠。他被立即送往医院,诊断为胸膜炎。


“我害怕打针输液,宁愿吃药!”刘茂秀像哄小孩一样,把削好的梨递给官太忠,轻声细语地说:“吃药见效慢,打针输液效果好,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回家看电视啦。”


住院期间,刘茂秀一直守着他,每天一勺勺地喂他吃饭服药。


“官太忠腿病严重,不能干重体力活;陈德英听力不好,说话要大声点;李昌禄风湿严重,不能干田里的活……”经过朝夕相处,刘茂秀对每位老人的情况了如指掌。


不知不觉中,刘茂秀已过60岁。听说她要退休,老人陈德英哭得像个泪人:“刘大姐,如果你要退,我们大家就去乡政府门前下跪,一定要把你留下来!”


“其实我也舍不得离开这个家,既然你们这么信任我,那我就留下来继续干,能干多久就干多久!”刘茂秀说。(王茂 口述 夏武 整理)


人物档案


刘茂秀,女,1948年出生,中共党员。在过去的35年中,刘茂秀一直担任重庆市南川区中桥乡敬老院院长。2009年,她被评为“感动南川”十大新闻人物;2011年,被评为第三届重庆市道德模范。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