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大凉山里的航天追梦人

发布时间:2014-08-15 17:34:48 浏览: 379

——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高级工程师车著明



车著明(左)在西昌卫星发射场为同事现场讲解火箭测试过程 周震 摄


有人说他是“奔跑的中国阿甘”,21年来每天雷打不动跑6公里,下雨天打着伞也照样跑。


有人说他是“火箭数据处理王”,21年来先后托举70多颗卫星奔向太空,没有出过丝毫偏差。


他叫车著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高级工程师,一位扎根川西大凉山的航天追梦人。


“火箭飞得再高也离不开一颗颗螺钉,航天梦再大也离不开每个航天人的使命”


车著明航天梦的起点,要追溯到一次尴尬的电视直播。


1992年3月22日,中国为澳大利亚发射通信卫星,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正在国防科技大学读书的车著明和他的研究生同学,挤满了一间教室,守在电视机前等待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5、4、3、2、1,点火!起飞!”火箭尾部喷出一股火焰和黄烟,箭体却安然不动……几秒钟的静默之后,主持人出现在镜头前,告诉观众“发射中止”。


车著明记得当时自己脑子里一下蒙了……那天,他告诉导师,“我想去发射中心,干航天!”


第二年研究生毕业,车著明选择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中心第一位数学专业研究生。


航天界有句话,如果说火箭、卫星是工业部门的产品,那么,数据就是发射中心的产品——发射成功,要靠数据来判读;发射失利,要靠数据来分析。正因如此,数据处理能力被称为航天发射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而当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事后数据处理能力却几乎为零。每次发射任务完成后,都要派人把记录火箭飞行数据的磁带送到外单位进行分析处理,再把处理后的图纸带回来,来回一趟,短则30天,长则要等3个月。


车著明主动请缨攻关,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编制应用程序,成功开发出“火箭遥测信息快速处理系统”,使发射中心事后数据处理能力实现了零的突破。


新世纪以来,中国航天驶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中心承担的发射任务从过去几年一发提高到一年几发甚至十几发;随着先进测控设备投入使用,每次发射任务需要处理的遥外测数据越来越多,这些,都对数据处理提出新的挑战。


车著明又一次不负众望,他牵头研发出航天发射数据快评系统,最快可在火箭发射后几分钟内获得数据处理结论。


“火箭飞得再高也离不开一颗颗螺钉,航天梦再大也离不开每个航天人的使命。”21年来,车著明先后参加了70多颗卫星发射的数据处理任务,次次圆满。


“航天事业总是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前进,每解决一个问题,就离梦想更近一步”


上世纪90年代,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曾接连发生两起航天发射事故,一次凌空爆炸、一次火箭撞山。


大凉山区丘壑林立,风向多变,液体火箭爆炸产生的毒气四处扩散。发射场区到底安不安全?安全边界在哪里?车著明决心开展相关研究,对液体火箭爆炸危害进行定量分析。


“航天事业总是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前进,每解决一个问题,就离梦想更近一步。”在既没有理论基础,又缺乏数据资料的前提下,车著明历时3年,建立起液体火箭爆炸毒源强度及其在复杂气象、地形条件下的扩散模型,为航天发射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提供了科学依据,扫除了笼罩在科技人员头顶的“乌云”。


近年来,随着发射中心承担的高轨航天器发射越来越多,车著明在任务中发现,发射低轨道卫星的火箭,遥测参数与外测参数基本一致;而发射高轨道航天器时,两组数据却大相径庭,选用哪组数据进行导航控制就变得十分困难。


通过对成千上万组数据进行分析比对,他论证建立了全新的数学模型,提出“航天器飞行数据融合处理方法”,使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初始轨道预报精度由数百公里减小到几公里,从而节省了卫星燃料,延长寿命1年以上。


从事科研工作21年,身处科技高度密集的航天一线,车著明的科研成果并不多,重大奖项更是屈指可数。然而,在许多人看来,他的每项成果、解决的每个技术问题,却都实实在在地运用到工程实践,助推着航天梦想一步步走近现实。


“数据里面出质量,数字背后是安全,一丝一毫也马虎不得”


1995年1月26日,长二捆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49秒后凌空爆炸。这是车著明到发射中心后第一次、也是20多年来唯一一次在现场观看火箭发射。


49秒钟的飞行数据,像用刻刀深深地刻在了他心里。他告诫自己,“数据里面出质量,数字背后是安全,一丝一毫也马虎不得。”


刚参加工作不久,车著明受命对两台刚刚改造出厂的雷达进行校飞精度鉴定。老同志建议他采用厂家提供的测量数据,他不放心,通过上千次反复验证,不仅拿出了可靠的精度鉴定结果,而且成功解决了雷达俯仰角标校不准的问题。


中心一座测量站迁址重建,论证专家提出了一整套布站方案,车著明敏锐地感到,数学讲究至简至美,专家提出的方案算法复杂,绝非最优。他把资料带回办公室反复推算,最终仅用2页纸的矩阵代替了原来几十页的数学公式,使布站方案大幅优化,不仅提高了测量精度,而且满足多射向任务要求,还减少了设备布点,节省基建费用上百万元。


多年来,每次航天发射,车著明总是最先出现在安控岗位,负责监控火箭起飞后的速度、高度、温度等速变参数,为实施安控提供重要判据。


2010年1月17日,一颗北斗卫星在基地发射升空。起飞50秒后,安控显示屏上的曲线突然出现连续跳变,几次突破实施安控的极限,安控机房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就在大家会商是否按下自毁按钮时,车著明镇定地作出判断:“火箭没问题,是跟踪测量设备数据不准。”果然,8秒钟后,曲线恢复了正常。


关键时刻,车著明凭着自己对数据的精准把握,将一场危机消弭于无形。


“一辈子踏踏实实干自己喜欢的事,这样的人生很幸福”


1963年,车著明出生在湖南省邵阳县腊树村。从湖南的山沟走进四川的山沟,车著明笑言,自己一辈子都是“沟里人”。


20多年来,车著明和家人一同出游的次数屈指可数,好不容易单位安排他带家属去疗养,到了景区,他却还在宾馆演算公式。前些年,妻子每逢周末常拉他去逛逛商场,可他一离开单位就魂不守舍,后来妻子索性不再求他一起出门。


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严重影响了车著明的身体健康。不惑之年就已是满头白发,头晕、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常伴左右。有一次通宵加班回家后,他昏倒在厕所里,幸亏妻子发现及时,才被送到医院抢救过来。


妻子埋怨他为了工作把身体都搭进去了。他笑笑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光有一副好身板,不能好好干工作,又有啥用?”为了有更充沛的精力干工作,他每天坚持长跑,下雨天打着伞也要跑上几公里,几十年持之以恒,从不间断。


10多年前,一位在地方公司担任董事长的同学,力邀车著明到他的企业担任技术负责人,年薪40万元,还能安排家属就业。而那时,车著明一年工资还不到4万元,妻子在单位的服务社当售货员,家里过得紧紧巴巴。


那几天,妻子劝他,“单位离开谁都能转,火箭离了你也能上天。没白没黑干了10多年,咱也问心无愧了……”


那几天,车著明依然坚持跑步,可是却从来没有感觉到步履如此沉重。反复思忖几天后,车著明最终婉拒了老同学的邀请。有人问他后不后悔,他说:“选择40万,无非是存折上多几个0,可我爱数学、爱航天,一辈子踏踏实实干自己喜欢的事,这样的人生很幸福。”(记者 李清华 王玉山 李宣良)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