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柴生芳:夙夜在公 此生留芳

发布时间:2014-09-24 22:00:10 浏览: 487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柴生芳(左)在辛店镇苟家山村入户听取意见,开展大走访活动(资料照片)


2014年8月15日凌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县长柴生芳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诱发心源性猝死,不幸去世,年仅45岁。


8月18日,柴生芳出殡。这一天,男女老少齐聚县城,送别他们的父母官。送别人群中,有县城及近郊的居民,有跋山涉水远道而来的山区农民……一个县长的离世为何让他们如此不舍?


“不像县官,爱和农民交朋友”


8月15日中午,临洮县辛店镇苟家山村众多村干部、村民等待着县长柴生芳见证即将竣工的村社道路。不料,却等来了噩耗。


“我当时还想,柴县长是不是骗人呢,咋不来了,没想到人没了。”苟家山村党支部书记杨成武哽咽着说。


错愕之时,村民苟胜利不愿相信,打了好几个电话,最终从县政府工作人员口中证实了这个噩耗。


8月18日,为了赶上柴生芳的出殡仪式,苟胜利等6名村民租了一辆面包车,早晨5点摸黑下山,只为见县长最后一面。


8月18日,洮阳镇村民王会珍没来得及送柴生芳最后一程。22日,她来到柴生芳办公室,只为再看一眼他曾经工作、生活的地方。


“我的问题虽没解决,但他还是给了我帮助,是个好人。”王会珍买了一个花圈,送到柴生芳坟前。


在苟胜利、王会珍等村民眼中,柴生芳不是“县官”,而是他们的好兄弟、好朋友。


“第一次来我家,就留下了手机号码,说有事可以随时找他。”苟胜利保存的一个小本记录了柴生芳11次走进他家的足迹,以及每次给予的帮助。


对于王会珍等信访群众,柴生芳的办公室大门一直为他们敞开。


临洮县副县长郭海莲说,柴生芳有句“口头禅”:不管信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有没有理,能不能解决,都要耐心地把他的事听完。


“博士县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身边的工作人员这样描述柴生芳:声如洪钟,精力充沛,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爱读书,学识渊博,做起事来严谨踏实,“有博士范儿”。


柴生芳的办公桌上,至今还摆放着两本大部头作品:《邓小平时代》和《论中国》。随手翻开,圈圈点点,书中大量的批注和感悟;29本工作笔记,170多万字,记录下他每一次开会、调研和学习的心得……


临洮文化资源丰富,是灿烂的马家窑文化发源地,其历史文化遗迹如老子飞升地、战国秦长城起首等星罗棋布。但由于专业人才缺乏,丰富的文化资源一直未得到系统整合和挖掘。柴生芳的到来,打破了临洮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


2013年12月,柴生芳担任临洮县长。工作笔记里,柴生芳写下期盼:“文化会改变临洮。”


为此,他四处奔波,去省里市里推介宣传、争取项目,请教专业人士,指导编写规划。最终,饱含他心血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保护规划编制项目“修成正果”,获得国家批复立项。如今,围绕着文化产业,临洮新的经济增长点即将迸发。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临洮全县54万人中有11万余人是贫困人口。身为县长,柴生芳心急如焚。深知扶贫不能撒胡椒面,他定下“精准扶贫”的思路。


县政府办公楼会议室里,两幅挂在墙上的彩色地图格外引人注目。地图上,每个村对应一个图标——洋芋、白菜、鸡、牛……323个村子,细分为125个产业示范村,130个产业潜力村,每个村都有主导产业,“强村抓提升、弱村抓培育”,余下村落分步推进。


离世前一天,8月14日,柴生芳马不停蹄地工作了17.5个小时。当晚,他主持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6个小时里,共研究了22大项53小项政府工作,大多数涉及扶贫的民生范畴。


“心里要有百姓,责任责任责任”


“只有走进老百姓心坎里,才知道他们最需要啥。”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龙小林告诉记者,柴生芳常这样提醒他们。


担任县长伊始,柴生芳就表示:“要走遍全县323个行政村。”


于是,柴生芳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来到苟家山村的政府县长。


苟家山村海拔2600多米,山路崎岖,每年11月到次年4月,冰雪覆盖,与外界几乎隔绝,农民世代挣扎在贫困之中。


交通不便、没有卫生室、学校快成了危房……面对村民的迫切期盼,柴生芳记在心里,逐一落实。


“心里要有百姓,责任责任责任”,柴生芳挥笔誓言,力透纸背。


在临洮任职3年,柴生芳的足迹踏遍全县323个行政村的281个村。去过的村庄,他会记下名字,用笔在白纸上标出位置,然后一个个连接起来,绘制成简易地图。对每个村的地理位置、村情村况,他都能如数家珍。


对于很多深处大山的百姓来说,“要想富,先修路”。为此,柴生芳先后6次赴京汇报衔接,使临洮成为国家“六盘山片区交通扶贫攻坚示范试点县”,争取到1173.3公里的农村公路改造项目,相当于前几十年公路建设总和。


“像他这么干,能不累吗?”临洮县委书记石琳欷歔不已,柴生芳所患睡眠重度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基础性疾病,“但凡有足够休息,不至于命都没了。”


8月15日,石琳匆忙赶到柴生芳办公室,眼前的场景令他心酸不已。柴生芳和衣躺在小床上,双眼紧闭,半条腿悬空,手拉着被子的一角盖在腹部,床头边桌子上还放着一片只啃了一口的萝卜。


这一刻,红色的书签停留在《论中国》第231页;几张已标明村落位置的手绘地图,还未连点成线;第29本工作日记,定格在2014年8月14日……睡梦中,柴生芳的生命停留在盛年的45岁。(记者 张文静 朱基钗 郭刚)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