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王建文:军人气质 赤子情怀

发布时间:2016-04-11 14:53:34 浏览: 515


 

王建文(右一)和察隅镇体育村村民叙谈

  从林芝市区出发,经过10个小时、536公里的长途跋涉,位于藏东南边境的察隅县城终于出现在面前……

  就是这条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自2013年7月从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办事处到察隅任县委常务副书记起,援藏干部王建文已先后走了70多趟。

  3年援藏,军人出身的王建文,以雷厉风行、迎难而上的实干精神,心系群众、建设边疆的赤子情怀,赢得了察隅县干部群众的敬重。

  长途跋涉,实地勘察,确定21个计划内援藏项目,真正让村民受益

  深圳第七批援藏干部援建察隅的资金为2亿元。如何确立援藏项目,是王建文和察隅广东援藏工作队进藏后首先面临的问题。

  为科学决策,下乡调研成为王建文的主要做法。察隅县域面积31659平方公里,相当于15个深圳。王建文和队员们分头调研,仅步行里程就超过5000公里。位于怒江河谷的古拉乡目本村,距离县城175公里。这里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发,200多名村民人均收入不足2300元。为摸清情况,王建文决定实地勘察。从县城到古拉乡,130公里的土路,王建文在车上颠簸了7个小时。第二天,在骑马行进了两个小时后,王建文一行就只能徒步前行了。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滚滚怒江,乱石不时落下,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抵达目本村时,已是第三天晚上。此时,王建文脚趾早已血肉模糊。但看到身穿节日盛装的村民们热情地为他们献上哈达和青稞酒时,他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彼时,计划内援藏资金已规划完毕,但看到目本村村民们恶劣的生活条件,王建文还是决定将该村的整体搬迁纳入援建计划。“项目资金2650万元,缺口1000万元由察隅援藏工作组自筹。”王建文说,因为资金问题也曾多次想放弃,但一想到如果自己退缩,村民们的命运就可能无法改变,他就坚持干下去了……如今,上察隅镇巩固村附近建起了30户带院落的藏式民居,每户占地540平方米,家具电器一应俱全。此外,每户村民还分到两亩土地,真正实现了一次落地、长期受益。

  “干,只有一个理由;不干,可以有一百个借口。”王建文经常说。经过密集调研并与县委班子研究,王建文最终确定了21个计划内援藏项目,其中民生类项目15个,占73%,包括博学、然乌学、日东村等8个小康示范村建设等。两年前,同庆小区内还是石头遍地、道路泥泞。如今,由广东援藏出资修建的沿山路,让这里成为县里环境最好的地方;居民们每天自发打扫卫生。“广东援藏把路修得这么好,我们不好好爱护说不过去嘛。”退休干部阿白笑着说。

  修建“英雄坡纪念园”,将5处烈士陵园合并,447位烈士重新安葬

  从17岁参军到30岁退伍,10余年的军旅生涯让王建文对部队充满了感情;军人的血性和纪律也早已融入他的骨子里。到察隅工作后,王建文主动要求联系驻察部队。地处边境一线的察隅县,曾是上世纪60年代对印自卫反击战的主战场,著名的“瓦弄大捷”就发生在这里。在那场战役中牺牲的400多名烈士,长眠于台地、红卫、沙玛等5处陵园。因年久失修、管理不善,烈士们的坟冢多湮没于蔓草间。“烈士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安宁,把生命留在了这里……他们该得到应有的尊重。”王建文说,60年前,正是在这里作战的130师将五星红旗插在了深圳罗湖桥头;现在,是深圳人民为他们做些事情的时候了。

  他决心将5处烈士陵园合并,建一座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和弘扬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及进行国防教育为主题的纪念园,让烈士“团圆”。为此,他专门回深圳争取支持和资金,投资4300万元、占地80余亩的“英雄坡纪念园”,仅用一年时间便告竣工。2015年9月30日,全国第二个“烈士纪念日”之际,在瓦弄战役、西藏平叛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牺牲的447位烈士重新安葬在这里。

  得知要修建“英雄坡纪念园”的消息后,“瓦弄大捷”时担任54军130师师长的董占林将军特意给王建文写来一封长信……信中除对王建文及察隅广东援藏工作组表示感谢外,将军还手书“雪域边陲埋忠骨,烈士英灵照千秋”的楹联及“军魂”两个遒劲的大字,并送来两万元钱,表达对牺牲将士的缅怀之情。

  对项目建设精益求精,时常工作至深夜;关心干部群众业余生活

  “坚持质量第一,打造援藏项目深圳品牌”,王建文身上有着特区干部的执着与追求。在查看目本新村已经建成的样板间时,因为洗手间里的电线没有嵌入墙壁,他又一次对着施工负责人发了火:“不要以为是给农牧民盖房,就不认真。电线铺在外面既不美观,也不安全,你们必须返工!”王建文态度坚决。在察隅,因为对项目建设精益求精,王建文没少着急上火,以至于施工单位看到他就想躲……

  2014年1月,王建文历经艰险走进目本村的当晚,当地村民为他打来一盆洗脚水。第二天中午吃饭,王建文赫然发现,饭盆就是自己昨晚用过的洗脚盆。不仅如此,由于地处干热河谷,刚盛上来的饭菜一会就落满了苍蝇。望着村民们期盼的眼神,王建文二话没说,把菜汤浇在米饭上吃了下去。自打那次之后,目本村的老百姓和王建文之间就没有了距离,规划搬迁工作也极为顺利。去年6月,新村通过设计、招标后动工,到今年元旦就基本完工了。“县长当时说,没想到你们能干成。”同为深圳援藏干部的李效章说。

  王建文将“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镌刻在援藏公寓大门的墙上,让大家时刻牢记。进察隅大量调研后,王建文和察隅援藏工作队时常讨论工作至深夜。“对援藏项目,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同时不能打乱仗。”王建文说,“援藏工作不仅要使察隅各族群众共享深圳发展的成果,更要把深圳的精神和理念传递到这里。”

  王建文认为,对口援藏20多年来,西藏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现在要拓展援藏内涵,注重精神领域的建设。察隅县干部群众业余生活匮乏,几乎没有体育锻炼和文化活动,王建文便四处筹措资金,援建了锣鼓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等,为队员们购买了装备,还从深圳等地请来专业教练指导……现在,体育锻炼成为当地干部群众最热衷的休闲方式。(记者 韩俊杰)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