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胡万春:用生命回应乡亲期盼

发布时间:2016-04-20 10:22:49 浏览: 417

   “需要他帮忙,他随叫随到”,“他有文化、有主见,村里人遇到难事儿都找他”。在村民眼中,共产党员胡万春是个有担当、热心肠、点子多的人。如今,提起他,村民们除了由衷地赞叹,更多了份沉甸甸的惋惜。

  危急关头,他奋不顾身

  胡万春生前是陕西省南郑县碑坝镇西江村的文书、青龙组组长。2015年6月28日,陕南遭受特大洪灾,为保护通村公路和农田,他奋不顾身地挪开堵住涵洞的树木,不幸被洪流卷走后下落不明。

  那天清晨,暴雨如注。一阵又一阵的雷声惊醒了在家休息的胡万春,也打在西江村村民心上。三面环山、坡陡沟深的西江村,每逢暴雨就有爆发山洪的危险。

  此时,胡万春的妻子田良丰不在村里,于是她打电话叮咛他注意安全。她知道,每逢暴雨,胡万春都要挨家挨户排查险情。电话里,胡万春告诉她,附近四户人家他已经去过了,自家老房的土墙出盖上了塑料布,正准备赶往张富荣家帮忙。

  张富荣家紧挨着青龙堰堰渠。眼见家里涌进的洪水快淹过小腿肚子了,情急之下他急忙打电话向胡万春求助。张富荣的子女常年在城里打工,家里只剩他和老伴两人,有困难找胡万春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注意安全,带上安全帽,再找俩人帮你!”妻子田良丰电话里叮嘱着。电话那头,胡万春匆匆应着“知道了”。谁知,这三个字竟成了胡万春留给妻子的最后一句话。

  雨越下越大,天色也愈加昏暗。胡万春打电话叫来村民朱以鹏和李长红,一起奔向张富荣家。途径蔡家河坎时,他们见路面下的涵洞被一棵树堵住,呼啸的山洪夺路而过,几乎没过他们三人的大腿。“在水里站都站不稳,雨大得看不清路。”回忆起那天的惊险,李长红仍是心有余悸。

  蔡家河坎下面是通村公路、农田和村民的烟叶烤房,不及时疏通涵洞,肆虐的洪水便会将这些毁于一旦。

  朱以鹏和李长红赶忙用力推树干,见树干纹丝不动便去搬石头做墙,想把路上的水引进渠道。眼看这一招不灵,胡万春情急之下一个健步冲上去,用肩膀抵住树干,尽力抬起。树干突然松动,洪水困兽般从涵洞口奔涌而去。强大的吸力瞬间将胡万春卷进落差足足有70多米的涵洞外的山谷河道。

  见此情景,朱以鹏、李长红立即沿河道追去,一路追到江西大河,始终未见胡万春的踪影。此后几天里,当地政府组织群众400多人次,沿事发地河道反复搜寻,也没能找到危急时刻与洪水搏斗的胡万春的身影。

  “这么好的村干部,说不见就不见了,太难接受了,我这心里像压着块大石头。”朱以鹏说。

  群众需要,他随叫随到

  在西江村人的记忆里,个头不高的胡万春话不多,却总是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装着各种材料和公章的黑色挎包总是鼓鼓的,走起路来挎包在身上一搭一搭。

  1973年出生的胡万春24岁入党,两次当选村“两委”委员,担任村文书兼青龙组组长。2012年的选举,256名选民中240多票投了胡万春。大伙都说:“相信万春能给大家办好事。”

  “万春脾气好、点子多,村里两家人闹了别扭,只要他来调解总能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万春字写得好,几乎家家户户都找他代写过申请、填过表格。”

  “万春心里有我们,只要有需要,他随叫随到。”

  在碑坝中心卫生院工作多年的朱以涛是胡万春的老熟人。“每回来镇上,他的摩托车就没空过,不是帮忙带人就是帮着捎货。”朱以涛说,有一次还救了村里老人张维成一命。

  那是2013年的一天中午,朱以涛正准备离开医院,远远看到胡万春骑着摩托向医院驶来。还没等车子停稳,胡万春就喊:朱大夫,快来帮张维成!朱以涛这才看清,胡万春身后坐着张维成,还有一根绳子将两人拴在一起。

  原来,那天胡万春在坡上打核桃时,发现独居的张维成家没炊烟,担心他出事,就放下手里的活推开张维成老人的家门,看见张维成正捂着肚子在床上打滚。胡万春赶紧把他抱上摩托车,怕老人坐不稳,又找来根绳子把老人捆在自己的腰间。

  “再晚半天,张维成的膀胱就可能破裂,有生命危险了。”朱以涛说。随后的一周,胡万春每天接送张维成到医院治疗,直到痊愈。

  脱贫路上,他敢想善为

  地处秦巴山腹地的青龙村村民小组,是西江村最边远的一个高山小组。山地贫瘠,经济基础薄弱,有的村民穷得连理发的钱都掏不起,家里经常多日不闻荤腥。

  1999年,碑坝镇引进烤烟生产项目,敢想敢做的胡万春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4亩烤烟地,一季3000多元的纯收入,一下子让胡万春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尝到甜头的他开始发动组里其他人种烤烟。不会技术的,胡万春手把手给教;没有资金的,胡万春先行垫付;没有烤烟炉的,胡万春把自家的借给他。

  有一次,为了帮组员杨涛选苗,胡万春顾不得自家的田地,烟苗被晒死一批,损失了上万元。至今提起这件事,杨涛语气里仍充满歉意,可当时胡万春没一句怨言。

  如今,胡万春帮扶的7户村民中,每年种烤烟160亩以上,产值80余万,家家脱了贫。朱以鹏和杨涛家盖起了二层小洋楼,日子越过越红火。

  “生活上热心助人,工作中一丝不苟,自己家的日子过得红火,村上的事照顾得也好。”西江村支书王凤武说。

  胡万春走了,留下两个还在上学的孩子,家庭重担全落在妻子田良丰身上。村民们惦记着胡万春的好,自发地给胡万春家捐了3万多元。到了烤烟收获的季节,大伙又不约而同来到胡万春家的烟叶地里、烤烟炉前,帮田良丰收割、烘烤、装车。

  “没有乡亲们的帮助,今年的烟叶会烂到地里。”田良丰心里充满感激。可村民们说,他们只是做了胡万春生前经常做的事。(记者 蔡馨逸)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