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掌灯人”韦成刚:用“心灯”点亮麻山大地

发布时间:2016-05-10 10:38:04 浏览: 445

韦成刚

  在大山深处的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松山镇同心村,修一座桥,成了全村三四代人共同的心愿和期盼。

  这心愿,也打小一直留藏在同心村人韦成刚的心里。2015年,在进入紫云供电局松山供电所当抄表员5年后,韦成刚拿出全部积蓄,修起了“同心桥”。

  修桥,只是这个吃百家饭长大的汉子感恩家乡、回报乡邻的一个缩影。无论过去担任村干部,还是二次择业做抄表员,身为共产党员的韦成刚一直心系家乡,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带领乡亲们主动作为,脱贫致富。

  撑起全村“同心桥”

  打边河是格凸河的支流,穿同心村而过,村里人对它又爱又怕:一年四季,它从不干涸,滋润着两岸的田地。但在雨季,河水猛涨,水流湍急,没桥,又影响村民生产生活。

  “雨季涨水,要到河对岸干活的男人,必须趟水过河;要过河上学的小孩,得由大人扛过去。水涨高了,大家只得待在家里。”村民班由香说,在打边河上修座桥,成了全村几代人的心愿。

  作为同心村人,韦成刚小时候也经常在雨季里趟水过河,对此刻骨铭心。2015年正月,月工资仅两三千元的他,拿出全部积蓄,并向亲朋好友东借西凑,共筹了6.8万元,修起了“同心桥”。

  他到村里请帮工,69岁的杨昌福二话没说,立马发动七八个人来帮忙。修桥的消息,风一样吹进各家各户。村民都称赞,这是“天大的好事”。

  但让他始料未及的是,6.8万元根本撑不起这座桥。在打下3座直径约一米、高出水面四米多的桥墩后,不得不停工了。同事帮忙找来几根粗钢筋,嵌在桥墩上,铺上木板,形成了一座可通行的简易桥。

  “韦成刚特别难受,觉得对不起父老乡亲。”村委会主任杨胜方说,去年5月,打边河涨大水,他担心得一宿没睡,愣是蹲在桥边查看,好在小桥最终安然无恙。

  2016年3月,转机出现。韦成刚修同心桥的事迹在同事朋友圈扩散后,网友、同事先后爱心接力,捐来善款,共筹得11.36万元。

  这两天,同心桥的建设如火如荼,韦成刚也正忙碌着。他说,5月份桥就能修好,同心村几代人的心愿,“总算是要实现了”。

  带领村民“兴产业”

  韦成刚所在的麻山腹地,是贵州省贫困地区的代名词。而过去在同心村,因父母身有残疾,4亩地几乎撂荒,他家更是最穷的一户。靠着政府救济和村民帮助,才熬了过来。

  韦成刚说,高二那年,为了不再给家里添加负担,他放弃考大学的机会回家务农。他买来种植方面的书籍认真钻研,最先尝试了水稻新品种,第一年就收获3000多斤粮食。接着,他搞起了稻田养鱼及养猪,种上了蔬菜、西瓜等作物,收入最高的一年达10万元。村民先后推选他为村团支部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和副书记。

  “之所以愿做村干部,就是想带领村民一同致富。”韦成刚说,他利用自己收藏的200多册农业书籍以及县团委赠送的100多册图书,在家里建了一间图书室供乡亲们借阅。同时向大家传授稻田养鱼、养猪以及蔬菜种植等技术,并帮忙联系村民外出打工挣钱。

  “全村90%的村民都搞起了稻田养鱼;很多人家还养猪、种蔬菜。”村民韦顺民说,韦成刚经常跟大伙说,“不要总盼着别人来帮你,要主动去发展”,在他的带领下,2004年同心村摘下了贫穷村的帽子,迈上了小康路。

  2003年,韦成刚的妻子检查出了风湿性心脏病,他只得一边带领村民搞产业,一边带着妻子四处求医。2007年,妻子病重,他不得不辞去村干部职务,专心照料。很遗憾2009年妻子还是离开了他。

  做好家乡“掌灯人”

  经历丧妻之痛、家财散尽,韦成刚谋求转变。

  2010年,紫云供电局招聘员工,他报名并通过了考试,到松山供电所当了一名乡村抄表员。

  入职后,韦成刚踏实工作,在他管辖的片区,村民居住分散,又多是山石小路,但无论天晴下雨,他都一如既往扎下去。

  “5年多来韦成刚抄表巡视、维护到位,负责的线路线损指标逐年下降,从未拖欠或拖延过一次电费缴纳。”松山供电所所长易开佐说,他服务的8个行政村49个村民小组共1300多人,累计行走路程超4万公里,穿坏解放鞋20双之多。

  “电表坏了、线路烧了,只要给他打个电话,不管刮风下雨,他都立马赶过来。”同心村村民杨昌忠说,现在村里大部分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韦成刚跑得更勤。2014年12月31日,村民韦世群家线路老化脱皮,造成短路引发火灾,正好被韦成刚撞见,他迅速切断电源,积极灭火,化险为夷。

  踏实干事的作风为韦成刚赢得了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第二年,紫云供电局更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了劳模扶贫工作站。

  “我们利用电商平台帮助村民销售土特产以及购买农资。”韦成刚说,只有带动村民主动作为,脱贫致富的步伐才能行稳致远。

  “紫云是贵州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韦成刚的事迹体现了紫云人民乃至贵州人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精神。”紫云县委书记张天勇说。(记者 罗羽)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