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安徽好人王能珍

发布时间:2016-07-19 09:35:57 浏览: 519

王能珍生前照。

  5月底,王成元带父亲王能珍到浙江小住,其间一起到舟山探访了王能珍当年服役的部队营地。6月下旬,王能珍看到电视上说芜湖雨大,提前回家抗洪,后牺牲在大堤上。这成为王成元为父亲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王成元摄)

王能珍有42年党龄,抽屉里至今保留着上世纪70年代至今每一版党章以及相关证书。(资料照片)

  这几天,安徽芜湖县濮阳圩迎来久违的阳光,凝固的红土和200多袋沙包形成坚固的屏障,将洪水拒之堤外……眼前的景象,62岁的老党员王能珍再也看不到了。7月7日,曾在海边服役的王能珍主动申请下水处理险情,在多次完成任务后的一次处理管涌事故中,王能珍被吸入溃口,不幸牺牲。

  连日来,王能珍的事迹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7月11日、12日,芜湖市委、芜湖县委分别作出决定,追授王能珍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号召广大共产党员认真学习王能珍同志的先进事迹。7月16日,安徽省文明办有关领导看望慰问了王能珍的家属,并颁发“安徽好人”证书。

  堵住一处溃口,他又跃入水中去堵第二个

  入汛以来,芜湖市各地普降暴雨,进入7月,长江干流水位全线超警,芜湖防汛压力巨大。

  7月6日晚,险情发生的前一天,芜湖县湾沚镇下起雨,河水漫到上塘坝,淹过人的脚踝。塘坝那头,上千亩水稻进入成熟期,1000多位村民正在熟睡。眼下的情形让湾沚镇桃园村党支部书记梁友文不安。

  行政村党支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由老党员带头,保证圩上至少有两人巡查,一旦发生险情立即汇报。王能珍希望加入巡查小组,梁友文和支部成员表示反对,大家知道老王年轻时动过大手术。他还患有严重的椎间盘突出,每逢阴雨天疼得彻夜难眠。

  “我这老腰在家待着才难受,扛几包沙袋就不疼了。”拗来拗去,老王还是上了前线。

  当晚8时,王能珍披上雨衣出门,他的任务是顺着堤坝来回巡视。直到7日上午7时,老王回家休息,可只睡了3小时电话又响了。

  7日上午,濮阳圩西南角出现管涌,洪水涌入地势低洼的村庄。王能珍曾在海边服役,水性极好,但考虑到他年龄太大,大家坚决不让他下水。

  到了中午,溃口仍未堵住,老王急了,让水下的3个年轻人上岸,“我有经验,我来!”

  扎了几个猛子,老王很快发现溃口具体位置,20多位村民用土将蛇皮袋填满,形成简易沙包,老王负责在水里将沙包堵住溃口。

  “他大概浮潜了30多次,终于把第一个溃口堵住了。”参与抢险的村民袁明新回忆,老王在水里忙了1个多小时,上岸后顺着圩堤转了一圈,很快又发现濮阳圩一处斗门漏水。

  王能珍二话没说跳进水里探摸漏洞,但没有成功。“这个(溃口)好难,沙袋都吸过去了。”听完老王的描述,袁明新感觉不妙,让他赶紧上来,话音未落,老王又扎进水中。

  两分钟过去了,老王还没浮上来,人们跳入水中搜寻,最终从直径30厘米的溃口中将他拉上来,但已经晚了。

  42年党龄,党章是他最重要的财富

  9日下午,濮阳圩周边的水位降下来后,我们顺着王能珍巡查过的路线行走,凹凸不平的路面走得一脚深一脚浅。可以想象,漆黑泥泞的河边,老人步履有多艰难。

  追悼会现场,村民自发送来花圈,在他家灵堂前架起“英雄一路走好”的标语。

  老村支书张朝秀和王能珍做了半辈子邻居,他回忆说,1976年,王能珍因伤退伍回乡,不久做了场大手术,胃被切掉4/5,“全村50多户,那时他家算最穷的,直到2000年左右才盖砖房。”

  上世纪80年代,一天张朝秀到王能珍家做客,进门就瞧见夫妻俩拌嘴,原来,陀公村一户姓范的人家讨媳妇,但没钱。王能珍拿出500元借给对方。因范家一直不宽裕,王能珍便再没催要。

  “后来又遇到村里一个困难户讨媳妇,老王又一下就拿出了2000块钱资助。”张朝秀说。

  王能珍有42年党龄,抽屉里至今保留着上世纪70年代至今每一版党章。女儿王志萍哽咽地说,父亲从没缺席村里的党代会,这些党章是他最重要的财富。

  每年汛期,袁明新便和王能珍搭班子巡查,两人可谓几十年的“战友”。他说老王在沿海当过兵,水性好,又是党员,遇到险情总是冲在前面。

  牵挂家乡,提前回乡防汛抗洪

  “你爸防汛时受了伤,你回来看看吧。”电话里听到这个消息,王成元立即从浙江宁波奔赴芜湖县。到家看到父亲的遗像,他扑通跪地,才知道七叔怕他赶路时胡思乱想,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王成元安徽大学毕业后,得知有征兵入伍的机会,他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了父亲。

  王成元对军人的崇拜来自父亲,父亲在军队的趣事影响了他整个童年。“父亲说刚入伍打靶就得了全连第一,迫击炮的声音比飞机引擎还大……真的好羡慕,长大就想当一名军人。”

  后来,王成元成了一名军人,经过努力,成长为部队团级干部。王成元服役的军队在浙江宁波,距父亲曾服役的舟山车程仅2小时。

  今年5月底,王成元邀父亲到宁波住一阵子。原本的打算是父亲住到7月4日。但6月下旬,看到电视上说芜湖今年雨特别大,父亲坐不住了,要提前回家。“我说你这么大年纪了,防汛的事就交给年轻人吧。他说村里的水情自己熟,别人干不放心。”王成元说。

  王能珍这次提前回乡,成了父子间的永别。

  追悼会上,王成元从手机中翻出父亲生前的照片,最近的照片拍摄于浙江舟山。他说入伍后父亲很少到浙江探望,“他怕花钱,这次愿意来,是因为我提出带他到舟山去转转。”

  当天爬上山头,王能珍凭着记忆竟在林中找到了营地的旧址。父子俩在山上待了半天,下山时鞋子被露水浸透。

  “好歹父亲完成了一桩心愿。”王成元看着照片念叨。照片里,有着莽莽林海和巍巍高山,有着老兵阔别42年的营地。那个倔强朴实的父亲,那个赤脚行走田圩的党员,终于可以休息了。(叶 琦 韩 畅)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