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亓庆良:守得住初心 对得起乡亲

发布时间:2017-01-11 13:46:17 浏览: 638

图为亓庆良(右一)带领医生查看手术病人情况。资料照片

  留在城里的大医院还是山区的小诊所?这道人生选择题,亓庆良几乎用了一辈子来回答。

  因为亓庆良的付出,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长寿山下的源泉中心卫生院,发生了脱胎换骨的蜕变。

  今年65岁的源泉中心卫生院院长亓庆良,从医45年,扎根边远山区38年。

  “我要回到农村去,那里的老百姓更需要我”

  医学名校毕业,人人争着去大医院,亓庆良却选择回农村。

  1978年,出类拔萃的亓庆良被青岛医学院选中留校,各县市级重点医院也向他抛出橄榄枝。

  “我要回到农村去,那里的老百姓更需要我!”作为山区农民的儿子,亓庆良深知农民的疾苦。由于缺医少药,6岁时,亓庆良目睹母亲因病离世,却束手无策。自懂事起,“学医服务百姓”的想法就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亓庆良主动请缨返回位于家乡源泉的博山区医院。

  然而好景不长。1993年,随着博山区医院从源泉整体迁到城里,有技术的医生都各奔前程。“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亓庆良说。

  “山区的老百姓,大病小病都要往市里的大医院跑,费用高、报销比例低,多数农民家庭承受不起。”进了城的亓庆良坐不住了,二次请缨。“城里的大医院不缺我一个,但山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却非常需要我这样的医生。”

  1997年,他把根扎进了大山深处。近20年的刻苦钻研,亓庆良名声在外,被称为“博山外科一把刀”。

  在农村待得越久,亓庆良的决心越坚定:“我要对得起自己的初心、对得起父老乡亲的养育、对得起农村无数双期盼的眼睛。”

  “山区百姓出乡镇医院的费用,拥有二级医院的服务”

  没有围墙、杂草丛生,楼房破败不堪,唯一的医疗设备,是一台老得生锈的显微镜……亓庆良说,刚到源泉中心卫生院时,职工3个月未发工资,外欠50万元药品款,最少的一天收入只有一毛八分钱。

  “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挥起经营管理这把“手术刀”,亓庆良也毫不含糊。半年后,卫生院实现了脱贫,3年跃居博山区乡镇卫生院榜首。

  63岁的李效勤是深居农村的脑中风中医治疗专家,亓庆良跑了三趟将他请到卫生院,为其成立了脑中风专科门诊,病人从各地闻讯而来。

  为了添上新设备,他东奔西跑找资金。如今标准化的医疗楼中,核磁共振、螺旋CT、数字电子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城区大医院才有的先进设备一应俱全。

  目前,开胸大手术、膝关节置换术、介入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等十几项微创手术,都能在这个小小的乡镇医院实现。借助互联网+医疗,城里的专家还定期会诊、坐诊。“山区百姓出乡镇医院的费用,拥有二级医院的服务。”亓庆良说。

  18年前中医特色脑中风康复中心起步,6年前开办医养结合养老中心,亓庆良坚持“因时而进”。卫生改革后,提出开展公共卫生、医疗、康复、养老(防、医、康、养)四位一体的新型办院模式,走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前沿。

  现在,源泉中心卫生院共有500张床位,新建病房2万平方米,年门诊诊疗病人3万余人次,年住院7000多人次,业务收入4000多万元。

  “老百姓需要的,就是我们该做的”

  “亓院长,来了一个马上需要手术的孕妇,您快来吧!”一个夏日半夜,刚要休息的亓庆良接完电话,二话没说冒着暴雨驾车往医院赶。到了医院,30分钟手术结束,母子平安。

  20年里,亓庆良来回赶班40多万公里,全年无休;手术近2万例,零差错,最多的时候一台手术做14个小时,一天一夜连续做了12台手术。

  常年大量的手术,导致亓庆良颈椎严重变形,有时疼得衣服都穿不了。但是一上手术台,他便忘了自己也是一个病人,眼明手快,全身有使不完的劲。

  “医生不是‘当’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2016年卫生院扩建期间,亓庆良遭遇车祸,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关节脱位、脑震荡。术后14天拆线,他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多次在病床上召开会议,部署工作,会诊病例。

  半年时间,新综合医疗楼拔地而起,总面积8500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诊疗环境和条件。

  源泉中心卫生院的蓝图,早已在亓庆良心中绘就:继续扩大养老中心,做强做优医养结合,让更多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百姓需要的,就是我们该做的!”(记者 王 沛)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