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乡里的“园丁”
牡丹乡里的“园丁”
——记古县石壁乡上治村“第一书记”李玉虎
市委书记岳普煜在古县县委书记郝献民陪同下在上治村调研
清廉网讯(郝鸣宏)山西古县地处太岳山南麓,东临安泽,北接沁源,西靠洪洞,南邻尧都和浮山,只有一条省道穿越县城且路面颠簸不平,路况极差,是山西较为典型的内陆小县,也是山西省定贫困县之一,道路不畅,信息闭塞,观念落后,思想保守,成为古县当时的现象。
2015年6月,从长治市选调来的县委郝献民书记初到伊始,就沉到基层进行调研。在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调查之后,提出了“兴煤保增长,修路通瓶颈,治污变环境,脱贫爱乡亲“的口号,由此这个省定贫困县展开了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扎实工作。
为发挥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核心示范作用,起领导带头作用,古县众益城乡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经理李玉虎被分配到观念、信息和交通更为闭塞的石壁乡上治村任第一书记。
狠抓党建 保障脱贫
“组织派我任‘第一书记’到贫困农村去,并不是‘施恩’,也不是什么‘救星’,而是实实在在去带着老百姓创业”!过上富裕的日子。在李玉虎日志中这样写道。上任伊始,他逐户上门走访,坚持吃在村里,住在村里,了解村民们的生活情况和主要经济来源以及种养殖情况,并整理建立了社情民意档案。只有让群众富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消灭贫困。
“支部强不强,全看领头羊”,这句话,正是李玉虎的真实写照。上治村位于石壁乡中北部,距乡政府5公里,地形地貌属土石山区,气候属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农作物一年一熟。全村176户,451口人,以前“两委”班子软,群众埋怨党员干部不管事,党员干部说群众太多事。“融洽干群关系,必须打造政治强、作风硬、功能强的党支部。”在李玉虎的工作笔记本上这样记着,“要让每一个党员成为一面旗帜。”上任以来,他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全面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级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一到村里就召开了两委班子会议,先是给两委班子授课,给他们传达最新的党的大政方针、各项惠农政策和农村基层干部的职责,通过授课,大大提高了上治村村干部团队整体素质和凝聚力,班子紧紧靠在一起,办起事情来,一呼百应,提升了办事效率。真正要改变农村的管理面貌和村干部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建立村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为村党支部书记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立下了规矩;严明村“两委”议事规则和组织纪律,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总结部署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日常管理考核,为村干部和党员履职尽责划定了红线;规范改、抓党建,带队伍,激发村两委班子活力,加强组织建设,凝心聚力。
千方百计 力促脱贫
要让群众认可,既要依靠“输血”立竿见影,也要依靠“造血”壮大自我。李玉虎发现:上治村山高温低,土地贫瘠,发展传统农业是劣势。全村在册耕地面积2228.9亩,人均4.9亩,该地区以种植玉米为主。上治村2017年脱贫16户48人,2018年经过动态调整后,现有建档立卡户56户130人,剩余贫困户39户87人。一到村里,李玉虎就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转换角色,在深入农户,走访群众,了解村情民意,倾听群众疾苦的基础上,与村干部一道分析研究,制定出符合所在村实际的经济发展规划。对于村里的基础设施方面,积极联系公司驻村工作队,结合本村实际和群众热切要求,由驻村工作队向上治村捐献乒乓球桌、篮球架等五样健身器材,并协调为篮球场安装护网设施,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使村民的身体更加健康,2015年底,工作队心系贫困户温暖问题,他积极协调公司为村里送去30吨原煤,并在春节来临之际,同驻村工作队一行为贫困户送去面和油等慰问品,让贫困户能够过一个温暖踏实的年。 为响应石壁乡“呵护生态石壁母亲河,建设美丽文明牡丹乡爱国卫生清洁运动”,发动全村20多村民参加上治村河道清理及道路清扫工作,并以身作则,争干苦活累活,为清洁运动做好带头模范作用。
产业带动 群众增收
由于上治村农作物种植收益甚微。全村已有60%的村民选择外出务工,针对上治村现状,李玉虎提出以群众长期得实惠为宗旨,带领党员干部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为此,2016年一开春,便开始谋划如何才能使村里富起来,通过向公司领导反映上治村现状,得到了公司的大力支持,初步确定了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方式来带动全村发展,并制定出了切实有效地实施方案。出资对上治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及院落绿化实施开工建设改造,总造价约5万元。为上治村村委会主、侧房屋屋顶约200平方米安装总计10KW光伏组件发电项目。贫困户种植生地,其中22户种植,共试种50亩,全村贫困户可在荒山、荒坡种植连翘,以达到一朝种植,终身受益的目的,因此公司2016年发展贫困户荒山、荒坡种植连翘1000亩,已发放86400株,61户种植。鉴于上治村实施“一事一议”旱改水工程,用水需从水坝引向农田,但目前水坝蓄水量不足,为此,通过与公司沟通、协调,最终公司同意将河槽拓宽至20米并将水坝加高1米,总共投资约16万元,项目实施后,可将灌溉农田数增加至600余亩。
在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上,李玉虎时时节节节都要慰问上治村58户精准对接户,去年春节每户发放10斤大米和10斤食用油,受到了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的一致称赞和好评。让上治村村民另眼相看,感觉跟书记干有盼头。
众益公司徐董事长带领公司班子在上治村查看贫困户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情况
瞄准出路 实现造血
农村不缺资源,农民们身边不缺致富政策,而是缺少发现财富的眼光!观念可以改变人,人可以改变现实。谁都想发财,农民也不例外。但他们很现实,思考最多的就是前期投入的资金和销路在哪里?没有技术怎么办?
担心大面积种植后风险太大。一是寻找项目。为寻找适合当地老百姓的发展项目,从项目的选择、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调研、考察、论证,并形成可行性报告。并组织村民代表进行考察,然后组织召开各自然村全体村民大会宣传推广;二是引进资金,加强合作。农民缺少资金,但却拥有丰富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寻求投资者合作,实现利益分成;三是搭建产、销平台。种植玉米是上治村的主要种植作物,种植面积广,涉及农户多,如能大面积推广诱导增产技术,不仅能直接提高玉米单产,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对于脱贫攻坚来说,贫困户不需要增加其他投入,无风险,将是最现实最直接的产业抓手。
在李玉虎的积极带领下,今年共试种250亩,种子及诱导剂统一提供,还购买专用播种机一台,目前已全部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并签订了协议。帮助协调引进新大象公司的“1+1+1+1”发展模式。实现上治村生猪养殖产业化,这一模式,可带动没有资金、又想脱贫的贫困农户发展养猪项目。全村农户进行改厕统计,经过统计已有60余户改厕,修建了2个垃圾池,促进了新农村建设,逐步使上治村建设成为干净、卫生、整洁的新农村;为上治村建成约60平米文化舞台,2017年,国家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上治村国家卫生村荣誉称号。
针对全村土地多劳力少,喷施叶面肥和杀虫剂缺少劳力,众益公司投资20多万元购置了两台无人机进行喷洒,既节约了劳力而且提高了效率,同时还能培养两名技术员,在给上治村喷施后还能对邻村进行有偿喷施,增加集体收入。
面对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李玉虎心系上治村,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抒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诗篇。经过两年的努力,整个上治村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他说 ;在扶贫攻坚中,要努力践行“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理念,帮助和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勤于学习、廉洁自律,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领导干部应有的清正廉洁形象,在全村广大党员干部中作出表率,确保上治村与全县同步进入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