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先锋人物

“铁娘子”的刚与柔

发布时间:2018-11-05 13:33:21 浏览: 5855

“铁娘子”的刚与柔

——记湖北省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十堰市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鲍龙云

二十多年如一日,鲍龙云始终坚守在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一线,以“站起来是把剑,俯下身是头牛”的义胆忠肝,证明了只有平凡的岗位,没有平凡的事业。


图为鲍龙云接待信访群众。(资料图片)

有人说,她是能打硬仗的“铁娘子”,面对违纪违法的人和事,她总是“照单收下”,一查到底,绝不退让;也有人说,她是柔情的“好大姐”,面对上访群众,她总是将心比心,仗义执言,用真情化解“千千结”。

二十多年如一日,她始终坚守在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一线,以“站起来是把剑,俯下身是头牛”的义胆忠肝,证明了只有平凡的岗位,没有平凡的事业。她就是湖北省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十堰市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鲍龙云。

干部眼中的“黑脸包公”——

“要想让群众叫好,必须向问题叫板”

“信访工作要想让群众叫好,必须要向问题叫板。”为跑好正风反腐“第一棒”,鲍龙云以“黑脸包公”的形象,展现法纪的“刚”。

此前有群众实名举报: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涉嫌年龄造假,并存在私设“小金库”等违纪问题。“马上核查。”她立即协调纪检监察一室挂案督办。

很快,就有人悄悄给鲍龙云“拉袖子”:“这是你老家的领导,‘抬头不见低头见’,走走过场就行了。”“情面的事,能放就放一马,以后给自己留个方便。”朋友们也“善意提醒”。

“放弃原则的事情我绝不会做!”鲍龙云没留情面。见此情况,当事人放出狠话:“小心‘剑气’太重伤了自己!”而鲍龙云一笑置之:“既然吃了这碗饭,就不怕得罪人,更不能当老好人。”

最后,该名领导干部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和行政撤职处分。

从事信访工作20多年,鲍龙云已记不清自己经手处理了多少反映其同事、同学、亲戚、朋友的信访举报件,但没有人能找她求到“情面”。一名曾试图向她求情的老朋友这样评价:“嘴紧得很,不肯透露半点风声,谁的面子都不卖。”

鲍龙云对待歪风邪气一种“硬态度”,对待信访群众却是一副“热心肠”。

一天,鲍龙云正在信访室接访。茅箭区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拄着拐棍,颤巍巍地走进信访室:“我上访多年,都快跑断腿了。事情再不解决,我都不知道找谁了!”

老人反映,他们村组的集体山林被征用建热电厂,但征用补偿款却多年没拿到。

“您谁也别找了,这事我负责到底。”鲍龙云跑了多家单位问政策、查资料,最终确认老人的诉求是合理的,她决心接手这件事。

“这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很麻烦,你最好不要插手。”不少人劝她。

“群众把我们当成希望,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鲍龙云回应道。

此后,她在五六家单位间来回奔波,因此事时间久远,历史材料难查,有的单位不配合,给她吃闭门羹。历时一年多,这些困难被她一一克服,最终这16万元补偿款终于划拨到老人所在社区。

群众口中的“好大姐”——

“将心比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鲍主任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力量,能化‘怨气’为‘静气’。”十堰市纪委监委信访室干部刘刚感慨,从鲍龙云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刘刚所说的神奇力量,是指鲍龙云接待的上访群众,大多“怒气冲冲来”,走时却能心平气和地说:“鲍主任,我信你。”

“信访信访,群众信咱才来访。”鲍龙云说,“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替党分忧、为民解困,是信访干部的本分。”

这份责任感,支撑着鲍龙云,给了她“耐力”。

老张又来了,连他自己都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走进鲍龙云的办公室。鲍龙云一如既往地热情和真诚,一杯热水、一个笑脸、一声问候:“这段时间在忙啥?有想法就说出来。”

老张1994年因建私房被撤职,他认为处理过重,为此长年上访。鲍龙云理解他的心情,主动请缨,决心对他的问题“探个究竟”。

走访30多名知情人、到档案馆查找法纪条规、调阅同期3年全市建房规划批地面积……历时2个月的深入调查后,鲍龙云形成了一份证据充分的调查报告,证实当时对老张的处理是恰当的,否定了有人对其打击报复的说法。一来二去,鲍龙云已成了老张信赖的朋友:“为我的事你下了大劲了!虽然没达到我想要的结果,但你这态度和作风,我服了!”

接待情绪激动的上访群众,鲍龙云有一套“秘籍”——“将心比心,耐心倾听,用心理解,就没有化解不了的怨气。”

郧阳区群众王某多年上访,敲盆撞墙,又吵又闹,成了人见人怕的“难缠户”。

20175月的一天,王某抱着铺盖卷到市纪委信访室上访。一进信访接待室,门被摔得哐哐响。

“大妹子您别急,咱们坐下来唠唠!”鲍龙云面带笑容,递上一杯热茶。王某激动的情绪慢慢平息,开始倾诉心中的“委屈”。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从上午8点一直说到中午12点多,仍话意未尽。

“能不能借我10元钱买碗饭吃?”王某不好意思地摸着咕咕叫的肚子低声说。“没事,我订两份快餐过来,咱们边吃边聊。”王某不知道,这天正是鲍龙云儿子的生日,全家人正等着她回去吃个团圆饭。

又是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王某的气儿也顺了:“我上访多少趟,只有您听我把这么多年的苦楚原原本本地说完,我这怨气也消了。”临走,王某从衣袋里掏出一把南瓜子放到鲍龙云手中:“我只带了这一点,加班累着饿着了救救急。”

提起此事,鲍龙云感慨地说:“没有暖不热的心,只有尽不到的情。信访工作要用心去丈量,才会懂得苦与乐相生相伴的真谛。”

同事心中的“铁娘子”——

“愿用‘辛苦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

在鲍龙云的办公桌里,有一大一小两个塑料碗。鲍龙云说,大碗是泡方便面的,跟着她十来年了。小碗是喝药的,也三年多了。

不熟悉她的人,不会想到这个做事雷厉风行的“铁娘子”,却是个“病号”。

数万件来信来访登记、数千件文字材料起草……20多年的伏案工作,让鲍龙云落下了严重的颈椎病,经常失眠、心慌、双手颤抖、浑身出汗,葡萄糖和开水壶长期放在案头。

20155月的一天,鲍龙云感觉头晕、咳嗽不止。由于工作忙,就忍着一直没去医院检查。直到有一天正在开信访督办会,她突然无法站立,才被同事强行送入医院。一查是急性肺炎,必须马上住院。

在医院也没闲着。她边打吊瓶,边接来访电话,有的上访群众干脆跑到病房找她。“一天要接二十多个电话,有人过来反映问题我们还得回避。”同室的病友打趣,“病房”成了“接访室”。

对此,鲍龙云的解释是:“许多上访群众都有我的手机号码,接触多了就成了朋友。如果因为生病不接那些电话,他们会误解我在回避问题。”一再坚持下,鲍龙云几天后就返回了工作岗位。

在鲍龙云忙碌的背后,是她近五年来亲手办理的8000多件信访举报件,查办信访举报问题50余件,约谈函询280多人,化解信访积案20多起,督办重要信访举报问题500多件。

“我会给你们一个说法”“不行你就来找我”。这是鲍龙云面对信访群众说得最多的话。面对一批老访缠访问题,鲍龙云敢于啃“硬骨头”,一件一件抓落实。探索通过听证会、提级查办、挂案督办、专题督办等多种措施,妥善化解处置。

对原市锅炉检验所朱某上访十多年的问题,她主动协调茅箭区法院召开听证会,促进了息诉罢访;

对市政公司的长期集体上访问题,她不厌其烦地向领导汇报,促成国土部门多次核实并集体答复、审计机关进行全面审计、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

这一件件信访件,倾注了鲍龙云大量精力。她还总结出了“四色挂牌督办”“两卡一责”“双向回告诉”等工作经验,变“灭火式信访”为“防火式信访”,使大量的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

面对荣誉,鲍龙云说:“我愿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最有成就感的一刻就是看到上访群众问题解决后露出的笑容,那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好肯定。”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