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党的忠诚卫士 当群众的贴心人
做党的忠诚卫士 当群众的贴心人
——记内蒙古突泉县纪委常委林长斌
林长斌,男,现任突泉县纪委常委。他身材不高,却坚韧挺拔,他身体瘦弱,却勇于担当。2015年进入纪委工作的他,已由原来的纪检新兵,成为了如今的业务尖兵。
他是——勤政务实的“担当者”
无论在哪一个岗位,林长斌都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在组织部门工作期间,他是行家里手。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后,他很快进入角色,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忠一行,精一行”,他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为人处事的信条。工作中,他坚持学习不放松,身先士卒冲在前。三年来,经他手受理过的问题线索82件,均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他被抽调至自治区“8.15”专案组工作,并参与了自治区纪委、派驻自治区经信委纪检组交办问题线索17件,在自治区纪委调训期间,参与审查厅级干部6人、处级干部5人、科级及其他干部6人,他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得到了自治区纪委领导和专案组成员的一致认可。
他是——坚持原则的“执着者”
他为人真诚、工作扎实,因为在县委组织部工作过,所以和突泉县领导干部都比较熟悉,甚至有的还是朋友,但是走上纪检监察工作岗位的他,为了维护党纪权威,工作中他不徇私情、坚守原则,坚持对事不对人,为此得罪了很多过去很熟悉、甚至是私交很好的朋友。他的做法让很多人都很不理解,可他却说:“为了党的事业,为了维护一方净土,值!”面对心存官官相护偏见的上访者,面对对党和政府不信任的上访对象,他苦口婆心,耐心讲解党纪党规,讲解办案程序和时间,尽量提高工作效率,用公正的执纪审查结果,赢得上访者的理解和信任,甚至与敢于仗义执言的上访者成为了朋友,维护了纪检监察部门权威、维护了党纪国法的权威。他不但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自己的家属。也许正应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句话,他的爱人是他忠实的支持者、贤内助,协助他把好从政的最后一道防线。
他是——默默无闻的“先行者”
受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人物的影响,出生于平凡农民家庭的他,从小就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在大学期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为各方面表现优秀,成为全区选调生。参加工作后,他始终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在乡镇计生办岗位,还是在县委组织部工作,无论是在派驻纪检监察组还是在纪检监察一线,他始终是身边同事的行动标杆。2008年汶川地震,看到灾区惨烈的状况,本来自身生活就不宽裕的他,和爱人商量后捐出了当月两个人的全部工资,而且本人还在第一时间向单位党组织交纳特殊党费500元,这件事在当时没有几个人知道,还是后来在金融部门工作的朋友透漏给大家的。他还有另外一个特殊的称呼——“小林爸爸”。2015年,通过乌兰浩特市“圆梦微心愿”公益平台发现,与伯伯生活的14岁孤儿刘浩楠特别希望得到一个篮球和一套运动服,他和爱人商量,决定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三年来,为孩子买学习书籍、生活必备物品、提供生活费用等累计捐助款物2万多元,孩子亲切的称他为“小林爸爸”。
他是——甘于奉献的“耕耘者”
他勤奋好学,努力钻研业务。多年来,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他都把学习业务放在第一位,养成工作不论多忙、多晚,都要坚持每天抽时间学习的良好习惯,他是“708090群 ”里公认的“百科全书”。“论人品,那是响当当,论业务,那是顶呱呱,论生活,那是真正的模范。”这是与林长斌共事的纪检监察干部一致的评价。他工作认真、一丝不苟,长期的劳累,小小年纪已经成为一个“老糖人”。经常下乡办案,饮食毫无规律,无论工作到哪儿,他的“公文包”里都放着甜品,每当感觉身体不适的时候,马上拿出“救心丸”,补充能量,然后继续加班工作。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林长斌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他坚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贯宗旨,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突泉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