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扬志天地宽
清廉网讯(王秀栾 鲁一夫)时光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进入七月,一年就过了一半。根植于快板书艺术的土壤日久弥新的老人张志宽,随着七月流火夏季,那颗蓬勃的心火也烈烈燃烧起来。
张志宽是为快板而生的。贯穿他的整个人生轨迹,74载春夏秋冬,他与快板艺术为伴竟占去他生命的近22000多个日日夜夜。
原天津市文联党组书记、曲艺理论家孙福海先生曾高度评价他说:“在半个多世纪的铿锵竹韵声中,他一路高歌着至刚、至强、至大、至美的昂扬有力的主旋律;高歌着他对艺术的真挚情感;高歌着他从业几十年探索、创新和实践;高歌着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生命礼赞;高歌着他对尘世媚气、俗气、小家子气的荡涤与一位大家之正气。从必然到自然,从自发到自觉,一以贯之的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魂,以奉献为作人作艺的根本。在从艺路上抓住了以时代为本,用时代的语言、时代的角色、时代的形象、时代的风格、时代的作为,从思想上、艺术上、行动上紧叩时代节拍,紧跟时代潮流,并在大潮中锤炼自己,以长征精神砥砺前行”。
为传承弘扬快板书这门艺术,张志宽已经走了近六十年的路。在铿锵有力的韵律中,他的脚步穿越祖国的大江南北,万里海疆。
穿越了北国的冰雪消融和南国的旖旎风光。
穿越了西北的苍凉故国和西南的群山峻岭。他的腔音甚至在大西洋的彼岸和美利坚的舞台上也震耳发聩。
他是一个随心所欲有求必应说到做到张帆扬志的人。你无法用一条直线丈量他行走的距离,你无法用眼睛和耳朵完整的感应他的听觉和视觉,你更无法用文字一字不漏的诠释他内心的世界。你只能在地图上的每一个点位用笔圈上一个圈儿,再连接成网状的红线,截图下来留下永恒。
今年新年伊始到进入六月收官,他的身躯在祖国的版图上拉了一个很长很长的背影。辽宁沈阳,大连,山东青岛,泰安,河南菏泽,江苏盐城,北京,天津......。传道,授教,解惑,考级,演出,评委,培训忙的不亦乐乎。
“七一”前夕的6月28日上午,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溽暑蒸人。青岛火车站,清廉中国万里行艺术团走进青岛“快闪”节目正在紧张的录制。张志宽高亢的声音火车站候车大厅里訇然响起,一段反腐倡廉歌颂党和祖国的快板表演引来了旅客的聚集。随着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旅客纷纷拿起手机拍下这激动人心的瞬间.......。
中国曲协主席姜昆曾留言称赞张志宽“传承快板艺术,忠诚曲艺事业”。我以为说得好。传承和忠诚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传承离不开忠诚,忠诚才能传承。传承才能发扬,发扬才能收成。
与他同行,主要探究他的艺术造诣和人品德行。随张志宽一路走来,即便是对他陌生的人,你也会对他有所了解曾经相识:
59年前的今天,张志宽考入天津市广播说唱团,又是快板书大师李润杰先生的得意门生,自然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批曲艺接班人。党的阳光雨露,不同曲种、不同流派大师们的培养指教,恩师的倾囊相授,把他一路推向了快板书演唱的顶峰。让他拥有了以演唱快板书的形式传承曲艺艺术的资质,回报社会的资质。
原天津市曲研所所长、曲艺理论家刘梓钰先生曾评价说:“他全面继承了李润杰先生的衣钵,又借鉴吸收了高派、王派的艺术精华,将它们熔于一炉、嘎嘎独造,形成了自己情深意切、豪放而不失蕴籍、炙热而不失飘逸的艺术风格。他有以造化为师,以其它艺术为师,博采众长,化为己用的本领。他深入观察生活,工厂、农村、学校、部队、大漠、油田、老山前线、西沙南沙、并多次重走长征之路;广结师友,一情一景,一字一句,入乎眼,进乎耳,著乎心。丰富了恩师的表演口诀,创造了快打慢唱,慢打快唱的板式。李派的立板和王派的横板相结合;同时在演唱时,高音的处理融入了京剧程派艺术的演唱技巧,尖锐处刻意压一下,如同一条抛物线,从顶端园滑的落下。从声音中分明可以听出得意、委屈、居高临下、怅然若失等各种人物情绪。他调动了生活积累和艺术积累,挖掘潜台词等塑造人物的方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攀上了属于自己的高峰”。
曲艺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继承前辈,挖掘精髓与后辈发展创新密不可分。一味因循守旧,中规中矩,模仿老的套路,不敢大胆创新,不利于曲艺的发展和繁荣。在李润老多年形成的李派风格上,张志宽大胆创新,融进了许多戏剧里的形体动作表演方式和现代元素。看到过他精湛的表演,知道他高尚品德的百姓都认为,在今天姹紫嫣红的曲艺舞台,张志宽推陈出新。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艺术语言,艺术表现形式和造诣。完全可以称得起张门张派。
已经离世的著名曲艺理论家薛宝昆先生曾著文认为:“张志宽是我国著名快板书表演艺术家,乃快板书创始人李润杰大师之亲传弟子。他继承并发扬了乃师的平民风格,本色、自然、率真。追求“平、爆、脆、美”的艺术境界。“平”是平实、平易、平稳,在总体趋势向上是如切如磋、娓娓道来;在细节处是丝丝入扣、一丝不苟。“爆”是火爆、火热、火性,强调情节的表面张力、人物的内心冲突,以一个接一个扣人心弦的“扣子”,传达着主旋律的时代强音。“脆”是干脆、帅脆、甜脆。情节、叙述的言简意赅,动作的简洁韵致,都使他的舞台形象潇洒俊逸。“美”是美观、美致、美德。一举手一投足都恰到好处,评书的“说口”、相声的“包袱”、西河大鼓的流畅、山东快书的谐趣,都集结、融汇吸纳到快板书的当代艺术表现之中。
作为一个为我国曲艺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表演艺术家,张志宽对快板艺术已进痴迷。他不仅有严谨扎实的理论功底、睿智的眼光、更有以人为本的诚挚情感和热爱专业如醉如痴的殷殷情怀。他深知在表演中传承胜过创新,所以他把李派传统和经典之作,如《三打白骨精》《武松打虎》《劫刑车》《武松打店》《千锤百炼》《立井架》等几十段当年脍炙人口作品精心打磨,发挥的淋漓尽致。有些段子一唱就是几十年,一琢磨就是一輩子。所以才有他现在的炉火纯青,才有他现在中国快板领域不可取代的霸主地位。
满腹经纶,出口成章且为人豪爽的青岛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西海岸新区文联党组副书记,曲协主席王石磊对张志宽顶礼膜拜,喜欢张志宽的表演和人品。几天前,在青岛新海岸碧空如洗白浪滔天的意境中,王石磊口吐莲花:
志宽先生真非凡,
曲坛从艺几十年。
悟空三打白骨精,
经典作品传美谈。
唱到情满高潮处,
好似火山自喷燃。
直语讲述动心弦,
合音带韵水潺潺。
铿锵节奏生波澜,
威昂气势驱怯寒。
听罢一段呼过瘾,
搅得三夜不入眠。
作为一名荣获过曲艺大奖“牡丹奖”和“金唱片”奖的国家一级演员,蜚声全国的著名快板书艺术家,他德艺双馨口碑颇丰。他曾经是曲艺界的领导,在职期间,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工蜂,多次组织全国性的曲艺大赛和享有盛名的津门曲荟。跑赞助,找演员,寻场地事无巨细,到处可见他的身影。
他曾无微不至的关爱老艺术家的晚年生活和后事,为不少老曲艺家免费树碑立传,迁坟造墓。他就像一团燃烧的火温暖着这些老前辈的心。
耄耋之龄的著名梅花大鼓表演艺术家花五宝曾经说过“志宽热情,品德好,对老人特尊敬。他师父故去后,还不断的从经济上给予支持”。
闻名遐迩的著名天津时调表演艺术家,90多岁古稀之年的王毓宝先生,更是深情的回忆起20多年前她因心肌梗塞生命危险而住院手术,张志宽作为曲艺团领导为他筹措5万元资金化险为夷的终身难忘之事......。
现在,张志宽的弟子可谓五湖四海遍地开花。他的徒弟多,在业内有目共睹。这些年他的徒弟在传承和发扬李派快板书艺术上继承了他的衣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既有国家一级专业快板书演员,也有在教学领域辛勤耕耘的快板园丁。既有代表中国曲艺最高水平的“牡丹奖”得主,也有我国目前快板专业唯一的专职教师。他常说“我收徒的目的并不是炫耀自己人丁兴旺,也不是为了争名夺利。我只是希望我的每一个徒弟都是一颗火种,通过他们,让中国的快板书艺术在祖国各地和海内外熊熊燃烧,点亮世界。
一口道尽古今事
双手翻飞乾坤情
七月中旬,美丽的渤海之滨天津再次因张志宽而婀娜多姿绚烂璀璨。“首届铿锵竹韵张志宽弟子及嫡传弟子(学生)快板艺术交流展演活动”将拉开帷幕,这是一次张门弟子与恩师亲情聚会,也是中国快板艺术的盛会。期间,宝刀不老青春依旧的张志宽老人将为与会者作现场授课及辅导。张门弟子快板艺术展演交流。更为值得骄傲的是,活动中,张志宽将再次喜收弟子,传播火种。
“贺诗声中赞连连,
志存高远为曲坛。
宽厚待人结良友,
从师李润老先贤。
艺海扬帆学不厌,
五伦之礼有承传。
十三辙韵七块板,
年华无悔再登攀。
著名曲艺作家,书法家,北京曲协副主席崔琦先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