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建功标兵——记山西蒲县薛关镇刁坪村第一书记郑美君
发布时间:2019-07-15 11:09:02 浏览:
2922
2019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山西省妇女联合会、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郑美君山西省“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她是真心帮老百姓的,每天都吃住在咱村,给咱协调化肥、帮种地,送被褥、棉衣裤,办低保、送救济,还给残疾人送轮椅,最难能可贵的是还帮我们调解邻里纠纷。这是笔者在薛关镇刁坪村调研时,村民黄玉平讲的,话语中的“她”就是刁坪村第一书记郑美君。村民流露出的赞誉和认可让人能感觉到郑美君与村民成了一家人。
驻村后,村民刘秀华老人年近八旬,是村里的低保户,平时儿女都不在身边,她主动把老人作为自己的联系户,经常买实物去探望老人,陪她说话、帮她做饭,老人逢人便夸“第一书记真是个好书记,比自己的亲闺女都强”。村民代长保还住在土窑洞,而这处旧房是危房,正是清拆的重点,郑美君同志与工作队多次到他家中做工作,并积极为他申请了4万元的易地搬迁补助款,帮其拆掉了旧房,盖起了新房。
村民孙平芝尿毒症患者,得知这一情况后,她主动联系民政局帮助解决医药费,既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又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孙平芝一家人深为感动。村民刘蒲海家有两个残疾孩子,她经常去帮助他们换洗衣服、并申请解决轮椅,每次去了刘强强都会说:“姐姐我记住你手机号码了,给你背一遍吧”,可想而知,一个残疾脑瘫的孩子都能记住第一书记的电话,那她在残疾孩子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啊。身体力行,在秋收时节,号召驻村工作队帮扶人员帮助本村贫困户掰玉米,收拾秸秆,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通过与郑美君交谈,发现她对村情的掌握和了解远远胜过其他的工作人员。让她高兴的是,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都很年轻,为人公道正派,在村民中有很高威信;村里的党员善良纯朴,均有较好的口碑,她对扶贫工作充满信心。针对贫困户务工收入不稳定、无去处的问题,帮其安排就业;针对部分农户帮助其销售农产品;针对残疾人享受残疾人保障、补贴等相关待遇;针对因病致贫的情况,帮助贫困户享受相关医疗待遇,如慢性病、大病救助等政策;
针对贫困户无住房或者住危房的情况,帮助其享受危房补助政策;针对缺资金的贫困户,帮助完善相关手续,提供小额扶贫贷款。联系核桃办技术员实施高接换优和进行管理技术培训;协调县水利局实施刁坪村委水网改造项目;协调相关企业出资一万余元,整修圪芦垣通村公路4.7公里,方便群众出行;在村委建能繁母牛基地,组织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成立养牛合作社,享受国家相关扶贫政策,增加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积极向上级扶贫部门争取扶贫光伏发电站项目;三年中,她协调帮扶单位干部职工集资为村民发放复合肥5吨,又协调市交警支队争取回10吨复合肥,解决了村民春耕时资金不足的难题。邀请县核桃办技术员为村民举办核桃培训多次,使村民掌握了核桃管理技术,刁坪村组的孙刘记不仅自己掌握了技术,还被县核桃办聘为技术员到别的乡镇进行核桃技术管理。
“当前农民缺乏的是科技、信息、市场和资金,不缺少大道理,农民是务实的,心中有杆秤,帮扶多少,是否真心帮扶,他们最清楚,我只有沉在一线,真心实意办几件农民看得见的实事,农民才会认可”。这是经过三年的实践,在一次交流会上她自己讲的。从她的话语中,能体会到一名情系农村的第一书记对农村工作的热爱。一次,有两位农民因种地时机动车辆进出发生纠纷,在她的劝说下两家人和好如初。她认为,只有把自己融入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中,只有沉在农村一线,为农民办几件实事,为农村发展解决几个难题,帮扶才能取得实效、赢得民心。
三年来,她用自己的心声倾听着民意、她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民情、她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民心,获得了农民的信任,成了村民最贴心的人。( 来源:蒲县妇女联合会 编辑:张俊亮)

咱们村的亲闺女
蒲县薛关镇刁坪村第一书记郑美君
3年时间
她用自己扎实的工作作风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驻村后,村民刘秀华老人年近八旬,是村里的低保户,平时儿女都不在身边,她主动把老人作为自己的联系户,经常买实物去探望老人,陪她说话、帮她做饭,老人逢人便夸“第一书记真是个好书记,比自己的亲闺女都强”。村民代长保还住在土窑洞,而这处旧房是危房,正是清拆的重点,郑美君同志与工作队多次到他家中做工作,并积极为他申请了4万元的易地搬迁补助款,帮其拆掉了旧房,盖起了新房。
村民孙平芝尿毒症患者,得知这一情况后,她主动联系民政局帮助解决医药费,既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又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孙平芝一家人深为感动。村民刘蒲海家有两个残疾孩子,她经常去帮助他们换洗衣服、并申请解决轮椅,每次去了刘强强都会说:“姐姐我记住你手机号码了,给你背一遍吧”,可想而知,一个残疾脑瘫的孩子都能记住第一书记的电话,那她在残疾孩子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啊。身体力行,在秋收时节,号召驻村工作队帮扶人员帮助本村贫困户掰玉米,收拾秸秆,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3年时间
她用自己的智慧改变着村子里的一切
针对贫困户无住房或者住危房的情况,帮助其享受危房补助政策;针对缺资金的贫困户,帮助完善相关手续,提供小额扶贫贷款。联系核桃办技术员实施高接换优和进行管理技术培训;协调县水利局实施刁坪村委水网改造项目;协调相关企业出资一万余元,整修圪芦垣通村公路4.7公里,方便群众出行;在村委建能繁母牛基地,组织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成立养牛合作社,享受国家相关扶贫政策,增加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积极向上级扶贫部门争取扶贫光伏发电站项目;三年中,她协调帮扶单位干部职工集资为村民发放复合肥5吨,又协调市交警支队争取回10吨复合肥,解决了村民春耕时资金不足的难题。邀请县核桃办技术员为村民举办核桃培训多次,使村民掌握了核桃管理技术,刁坪村组的孙刘记不仅自己掌握了技术,还被县核桃办聘为技术员到别的乡镇进行核桃技术管理。

3年时间
她用自己的真心赢得了民心
“当前农民缺乏的是科技、信息、市场和资金,不缺少大道理,农民是务实的,心中有杆秤,帮扶多少,是否真心帮扶,他们最清楚,我只有沉在一线,真心实意办几件农民看得见的实事,农民才会认可”。这是经过三年的实践,在一次交流会上她自己讲的。从她的话语中,能体会到一名情系农村的第一书记对农村工作的热爱。一次,有两位农民因种地时机动车辆进出发生纠纷,在她的劝说下两家人和好如初。她认为,只有把自己融入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中,只有沉在农村一线,为农民办几件实事,为农村发展解决几个难题,帮扶才能取得实效、赢得民心。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马宏)他是“一线指挥员”,是“一线宣传员”,还是“一线战斗员”。多年来,禹志永以一位老党员的情怀,长期坚守在基层社区矫正战线...
作者:马宏2022-04-07 07:26
【清廉网】(李燕 李泽波)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这一年,...
作者:李燕 李泽波2021-12-30 16:46
【清廉网】(敖立秋)他为百姓讲解典型案例,他为法律问题咨询人“指点迷津”,他为申请援助者吃上“定心丸”……...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9:08
【清廉网】(迈力思)每一位“清风标兵”都应该是一面旗帜,每一位“清风标兵”具备的精神都是一种引领。在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有这样一名干部,年龄...
作者:迈力思2021-10-09 09:00
【清廉网】(敖立秋)大家眼中的她是品德优秀的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有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她是工作勤奋的人,勤于思考,知难而进...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他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作者:敖立秋2021-10-09 08:45
【清廉网】(谢进)“我去出差,明天中午回来。”像此前每一次平常的出差,和妻子交代完这一句,刘诚出了门,为一个案件奔赴外地调查取证。
...
作者:谢进2021-02-01 09:52
【清廉网】 曲涛,男,49岁(1970年1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1999年6月入党,1989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央广播电视...
来源:西城区纪委监委2021-01-12 10:08
【清廉网】(陈琳)说到传奇人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电影里、书本上的传奇人物,但今天我要说的,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柳城县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覃志...
作者:陈琳2020-12-23 09:18
【清廉网】(杨建红)他没有成为一名好父亲,儿子高考学习任务紧张、心里压力大,最需要父亲给予支持关怀的时候,他却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没有成为一...
作者:杨建红2020-12-14 08:22
【清廉网】(赵春莉 吴 羡)初冬的早上,他拄着拐杖在村里忙来忙去:指导群众填表、安排技术培训、走访贫困户……虽然腿伤还未痊愈,但身为驻村第一...
作者:赵春莉 吴 羡2020-12-10 08:50
【清廉网】(敖立秋)三十载,为民守护,
尽芳华,坚守一方。
她独具慧眼,析毫剖厘、去伪存真,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保障公众饮食用...
作者:敖立秋2020-12-04 04:41
【清廉网】丁俊平,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党的基层建设办和社...
来源:赛罕区纪委监委2020-11-17 09:01
【清廉网】(徐佳乐)“一家三口+1,从此‘军大衣’和‘小棉袄’都有了。”这是科右前旗归流河镇纪委干部赵富青10月28日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喜讯...
作者:徐佳乐2020-11-10 08:52
【清廉网】(胡遵远)刘晓松是金寨县油坊店人,生前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内燃机动力工程系99届毕业学员。
1999年7月9日,刚刚毕业的...
作者:胡遵远2020-09-07 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