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一只手,为乡村孩子撑起了一片天
他,天生残疾,一只右手却能轻松完成健全人的所有动作;
他,扎根山区38年,坚持让每一位山里孩子能上学读书;
他,以校为家,即使春节也要看好学校一砖一瓦;
他,身居陋室,洗衣、做饭、砍柴,用点滴幸福温暖妻子的心;
他就是,龙泉市供村中心小学独臂语文老师杨树长……
“当老师,是我最大的幸福”

杨树长先天残疾,从小就没有左臂。翻书,写板书,使用教具,师生互动,杨树长用一只右手却能完成所有的教学活动,动作娴熟、灵活。“这都是靠平时一点一滴练出来的呢。”杨树长说,因为独臂,他不免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
1981年,高中毕业的杨树长成了道圣寺村小学的代课老师。得知即将赴任的是一名残疾老师,家长们颇为微词,不少人说:“只有一只手,他行吗?”
“我理解家长们的担心,辛勤付出和用成绩说话,胜过任何辩解。”杨树长这么说,也一直这么做。为此,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他都起早摸黑,每天早上挨家挨户指点学生早读,每天下午放学就每家每户上门辅导功课,直到很晚才回家吃饭,这种家校一体的教学方式赢得家长和学生信任。
面对村民的担心和疑惑,杨树长用智慧、汗水和执着给了村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不管是在哪所小学任教,他所教的学生成绩在乡里都是名列前茅。
“即使一辈子当代课教师都行”

教书,一直是他最钟情的事。1993年,根据当时的政策,有一批代课教师可以通过考试转正。面对这个梦寐以求的机会,杨树长兴奋得整夜没合眼。但得知想要考试就得进城学习20天,他犹豫了,因为学校只有他一名老师,没有他,孩子们就不得不停学,他只好放弃了这次考试转正的机会。
直到1996年,杨树长凭借自己的教学成绩和多年来对教育事业的付出,经过相关部门领导投票表决,被破格转正。
说到那些年的“一波三折”,杨树长说:“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教学,只要能教出好学生,即使一辈子当代课教师都行。”
“学校就是我的家”

随着教学点撤并,现在,杨树长调到道太乡供村小学已经12年了。在担任语文老师的同时,杨树长还身兼学校的总务处主任,并负责学生营养餐的配制、管理和采购,是供村小学全体师生心中最钦佩的大管家。
在学校,扎扫帚、换灯管、修水龙头、给学生分菜……没有一样杨树长不会的,甚至很多事他比健全的人做得更好。为了让学生们吃得更合理、营养,他拿起锄头,带领孩子们开辟了1亩地的小菜园。他的爱人还是学校义务的炊事员。
三十多年来,杨树长一直吃住在校、以校为家。他任教过道太乡四所乡村小学,总共搬过三次家,每次都是带着妻子从一所乡村小学搬到另一所,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座大山。身边的老师一个一个来了,又一个一个走了,只有他留了下来。双休日、节假日别的教师都回家了,他始终在学校坚守着,很少去外面,更很少去城里。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在很多家长都把孩子带到城里读书,学校的学生不断在减少,目前供村中心小学只有24个学生。
“只要有一个孩子在,我就坚守在这里。”没有什么豪言壮志,杨树长却用唯一的臂膀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撑起一方知识的殿堂,用一生不悔的执着和信念点燃着山区教育的希望,照亮着孩子们的未来。
(丽水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