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之年,大爱无疆
他是网络上的“秋绪”,也是熟人圈里的“秋老”,更是贫困学生口中的“秋爷爷”。
他是全省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省五星级慈善义工、浙江省“千名好支书”、台州市最美老干部、台州市首届十佳杰出慈善义工......

出生于1951年的徐凤华,是黄岩区慈善义工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
上世纪90年代初,因为报纸上的一则团中央“希望工程”助学活动的信息,“爱管闲事”的徐凤华结缘捐资助学。徐凤华资助的第一个人是苗族的一个男孩,从他念小学二年级至小学毕业,徐凤华每学期通过邮局汇款500元给对方。尽管自家的经济状况不佳,但他还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资助,帮助孩子完成学业。
2008年,还在区住建局工作的徐凤华通过网络发起了为汶川贫困学生爱心活动,短短几天就成功地帮助了一些贫困学子。这也让他意识到,做慈善,人多力量大。同年10月,徐凤华筹建了慈善义工队伍,利用业余时间策划开展公益活动。翌年3月,他发起成立了黄岩区慈善义工协会并担任会长。

2011年从单位退休后,徐凤华退而不休,全身心地投入到公益慈善事业中。十年来,协会会员从最初的1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5500多人。

在物质帮助之外,徐凤华把心理关怀和文化服务,也都纳入到自己的慈善工作当中。
“相比单纯的物质帮助,当前,留守儿童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2014年开始,徐凤华带领义工协会通过结对帮扶、集体联谊、聊天沟通、共同生活等方式,把关爱留守儿童的重心从传统助学转移到了精神关怀上。


“扶幼”之外,“敬老”、“助残”,都是徐凤华特别关注的慈善主题。

2015年开始,区慈善义工协会组织了一群有文艺特长的义工,并外请一些“票友”,一起“送戏进敬老院”,让老人享受服务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艺术表演。此后,又打造了“社工进礼堂”品牌项目,策划了“走进父老乡亲”,把服务搬进了农村文化礼堂,为居家老人与残疾人服务。2015年以来,慈善义工进文化礼堂开展公益活动已达五百多次。

“办事要办实办好,帮人要帮到点子上。作为慈善义工,我们无需锦上添花,应该雪中送炭。”这是徐凤华经常说的一句话。
这些年来,义工协会活动逐步实现了项目化,先后策划执行了“萝卜草”关爱留守儿童、“一元爱心”微心愿、一碗“暖心腊八粥”“社工进礼堂”、公益“绿房子”“走进父老乡亲”“从小学做文明人”“爱心凉茶”等公益项目,影响遍及黄岩城乡乃至台州各地。仅2018年一年,义工协会就实施公益活动1377次,参与义工6645人次、活动服务时间3.1万小时,全年公益捐赠收入49万元,公益支出34.1万元,受益20.1万人,为帮助弱势群体,传播文明,助推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力量。
初心感言:
慈善如同‘一盏灯’,温暖别人的同时,也在照亮自己。我希望将这份感悟和快乐与更多的人分享,继续弘扬慈善正能量,把慈善公益接力棒传递下去,尽我所能服务社会、服务群众。
——徐凤华
(台州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