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躯瘦弱的他,竟是巡察组的“百宝箱”

他,身高175CM,体重却只有58KG,而且还是个常吃速效救心丸的“老病号”。
他,可以连续蹲点乡村巡察80天,其中60多天工作到半夜。
他,自带巡察百宝箱:巡察指南、问卷调查、谈话提纲、走(接)访登记表……
他,就是磐安县委巡察组组长、巡察战线上的尖兵沈天丛。
01 夜归人
“沈组长,这么晚才回来啊!”
“晚上去几个村里转了转,跟村民一聊又忘了时间。”
沈天丛带队的村居巡察组进驻新渥街道以来,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巡察组驻点上演。
查阅帐目、实地走访、谈心谈话、核实问题线索,排计划、列提纲。作为组长的沈天丛,没有一个晚上是11点之前休息的。

六轮巡察过去了,短短13个月,沈天丛从一名巡察新兵成为一名巡察尖兵,也成为当地百姓眼里的可信人。
02 百宝箱
“沈组长是我们巡察组的‘百宝箱’,只要有他在,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巡察组的同事对沈天丛的一致评价。

“百宝箱”可不是从天而降的。
2017年,沈天丛刚接手巡察工作的那段时间,他天天捧着与巡察有关的党规党纪、法律法规,甚至还看上金融财务、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沈天丛的妻子周小红说:“老沈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每天他不翻上几页书,他就难受,特别是在跨度较大的工作调整后,总有一段时间像高考一样拼。”
沈天丛在书本中学习,也在实践中学习,他打造出三把深受赞誉的“巡察利器”:问卷调查、谈话提纲、走(接)访登记表。
在巡察每一个单位之前,沈天丛都会根据该单位实际情况,设计出大大小小数十道问题,整理成问卷调查、谈话提纲分发给组员。有这两样东西打头阵,配合老纪检人敏锐的直觉,沈天丛往往能通过一些小猫腻,揪出一个大问题。

今年6月,沈天丛等人进驻新渥街道新城区巡察,刚入驻,沈天丛就找村民聊天。
聊起老乡的收入时,一位村民随口说了一句:“还是他们收入高,在街面屋基投标报个名就有钱分。”
沈天丛一听,觉得这里面肯定有很大的问题,想详细了解下,但村民不愿意再多说一句。
沈天丛和组员马上着手调查,发现新城区街面房招投标存在串标问题,仅通过13天时间,就将线索查实移交相关部门调查。最终,22名涉案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共追缴违法所得1600余万元。
03 老病号
沈天丛的随身公文袋里,除了工作资料,还有不少药品。

“全力支持老沈的工作,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的身体。”沈天丛的家人这样说。
2015年下半年,沈天丛还在派驻纪检监察组,在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后,他突感胸痛,呼吸不顺畅,全身冒虚汗。他谁也没告诉,一人上医院,在医院急救室门口,身体再也支撑不住,晕倒在地。
医生整整抢救了三个多小时,才将他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稍微好点,他就嚷嚷着要出院,要工作。医生严肃地告诉他,出院后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注意吃药。但他一工作起来就忘我……
凭着这瘦削的身躯和一板板药片,他剥开了一个个腐败的硬壳。
在他的带领下,3个乡镇,6个部门,28个村居,巡察发现重要问题线索21件,涉及乡科级9人,移送有关问题线索后,已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3人。
初心独白:
不忘初心向清廉,继续前行正作风,作为一名巡察干部,就是要把破坏政治生态、动摇执政根基、损害干群关系、阻碍经济发展的腐败问题找出来、群众身边的“蛀虫”揪出来,为巩固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添砖加瓦。——沈天丛
(钱清 磐纪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