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干部】两袖清风为民办实事的“大老斯”
【清风干部】两袖清风为民办实事的“大老斯”
——记内蒙古巴林右旗宝日勿苏镇民政办主任斯钦毕力格同志先进事迹
巴林右旗宝日勿苏镇农牧民和干部职工都喜欢称呼他为“大老斯”,他的为人处事好,农牧民们一提起来都竖起大拇指。“大老斯”名叫斯钦毕力格,是土生土长的宝日勿苏人。1985年3月参加工作,199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宝日勿苏镇民政办主任。
他遇事与群众商量、向群众学习,耐心为群众服务,和这里的农牧民打成一片。因为他的根就在这里,情也在这里,能为家乡的父老乡亲解难题,办好事,办实事是他最大的梦想。工作34年来一直以一颗赤诚之心,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耐心服务群众尽本职
参加工作以来,斯钦毕力格同志深深地扎根基层,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自2016年6月任镇政府民政办主任一职以来,民政这项工作关系到农牧民切身利益,每当有群众来咨询,他都会用蒙汉双语通俗易懂的来耐心答疑解惑,群众也听的明白。当地农牧民年龄结构老龄化,且文化程度偏不高,有的不理解什么条件能享受民政救助和低保政策,总认为是村里和镇里的在“为难”他们,其实对享受低保有一套严格收入计算和公示程序,针对这一现状,他每次下乡都通过召开群众会或入户将各项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到人,讲解国家和地区民政政策,一点点的群众对民政低保程序知道了、心平了、气顺了,也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
2018年8月,斯钦毕力格同志得知吉林村12位残障人不便前往旗医疗机构鉴定办理残疾证一事后,他跑上跑下,找熟人联系旗医院鉴定中心安排统一鉴定的同时,统一雇班车将残障人拉到旗医院鉴定中心进行体检,为8位残障人办理残疾证,申报享受相应的残疾人补贴。同时为4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争取了轮椅,为残障人生活提供了方便。
一户两名儿童,因刑事案件母亲遇害父亲入狱,两个孩子无人照料、无人管理的情况下,他得知后前往旗公安局、人民法院、民政局等部门协调申请,为2名儿童办理了孤儿救助补贴,并将他们送回学校,为他们健康成长打好基础。每当走巷入户了解农牧民生产生活情况时,村民们握住斯钦毕力格的手说他为人好、为农牧民办实事,乡亲们赞不绝口。
助力精准扶贫任劳任怨
按照镇政府工作要求,他负责吉林村包村帮扶工作,做为扶贫工作队副队长驻村指导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清醒的认识到,包村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精准扶贫工作中,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开展扶贫摘帽工作。一是勤下乡,全面准确地了解全村各方面工作开展情况,并及时向领导汇报解决。二是勤清理,对各类文件精神上传下达,及时督促村两委干部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上报任务。三是勤动嘴,在村入户工作中,认真听取群众反应的问题、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及时以政策法规解答疑惑。四是勤动手,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带领养殖户代表前往赛音勿苏嘎查和巴彦塔拉苏木巴拉诺尔嘎查等地观摩学习养殖专业户改良畜群经验,为脱贫摘帽灌输新的思路。
发扬优良作风严守纪律
在民政工作中,他坚持做到不畏困难、勇挑重担尽心尽力做好每项工作。团结同事,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能够积极团结和带领干部群众一起工作,对干部群众不搞特殊,一视同仁,要求下属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每当有熟人或亲朋提出通过关系办理各种手续要求时,斯钦毕力格立即告诫他们不要走捷径,一切工作必须公平公正,按规章制度办理。2017、2018年按上级部门要求,进行全镇在享低保补贴人员整顿工作,他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把关低保审核条件,通过筛查核实,查出130名财政供养人员亲属享受低保情况,并上报停止低保待遇。在工作中不折不扣,率先垂范,坚决自觉地把工作和生活置于干部和群众的监督之下,用监督规范行为、用监督促进工作,努力做到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党员干部。
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干部,他时刻告诉自己,群众利益无小事,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天与群众面对面接触,他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要付出加倍努力,多办实事办好事,让农牧民过上好日子,做农牧民群众的勤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