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担使命】硬汉就要打硬仗

上百本案卷,他呕心沥血。去伪存真中,他以忠诚诠释担当,先后参与审查调查案件100余起,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0余人,参与调查处置问题线索200余件。
数千个日夜,他分秒必争。审查调查中,他坚持铁腕执纪,砥砺淬炼,在提高工作质量水平的同时,实现了案件快查快结。
面对工作,他总是铁面无私、刀枪不入;可在朋友、同事、家人眼里,在其“铁面无私”的工作外衣下,其实更有“铁汉柔情”的一面——他就是现任景宁县纪委县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的潘德飞同志。在纪委工作的七年间,先后参与查办了一批在当地有影响的案件,成为畲乡反腐战线上的一把“尖刀”,曾获“浙江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铁面执纪,练就“金刚手段”
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干部,潘德飞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作为一名80后纪检监察干部,用他的话说,就是“硬汉就要打硬仗!”
潘德飞脾气硬,原则性强,同事之间经常对他说的一句话就是“飞哥,我敬你是条汉子!”也有领导这么评价潘德飞:“他就是我们的好干部标准,纪委需要的就是这种人!”
纪律审查是一项需要统筹、协调、配合的工作,在多年来与腐败分子的斗争中,潘德飞练就了一身审查调查“金刚手段”,别人不愿接、不敢办的案子,他总是敢于迎难而上。他曾先后两次配合省纪委开展对两名厅级干部的审查调查工作,他严谨认真和细查细究的工作态度为案件的办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案件遇到瓶颈时,他深挖细究,从堆积如山的材料中翻出关键线索,拿下多个大案要案的关键证据。他深入分析对象性格特点,苦口婆心做好思想教育,逐步击破对象心理防线,为审查调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有人问他:“你脾气这么硬,得罪了人以后吃亏了怎么办?”因为所处职位的特殊性,潘德飞坦言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来说情的人也不少,“有几次的案子来打听情况的人特别多,甚至还有对我进行人身威胁的,但是这也更加坚定了我把案子办成的决心。”
铁肩担当,保持“菩萨心肠”
但潘德飞从没有把办大案、攻要案作为自己履职尽责的唯一目标,七年中,他做得更多的还是守好岗位,为群众办好他们的“烦心”事,上至整路修桥,下到鸡毛蒜皮,他从不推脱。2015年6月,群众举报该县某村原党支部书记李某某侵占集体资金。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潘德飞不敢怠慢,接到举报第二天他就立刻进村入户开展调查核实工作,最终找到了李某某侵占集体资金的有力证据。案件办理结束后,潘德飞主动向群众反馈处理情况,该村干部群众特地带着锦旗跑到他办公室,紧紧抓着他的手说:“我们老百姓需要的就是你这样干实事的干部。”这次经历让潘德飞印象深刻,他说,他最见不得农民苦,因为他自己的父母就来自农村,“能为他们做点事,我的心里才会安,也很骄傲。”
踏上反腐败的道路以来,他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有一次,他在工作途中发生意外导致右手骨折,同事们纷纷劝他休息几天,他说,“不要紧,我右手伤了,左手还可以用。”打上石膏,马上回到工作岗位。每一项工作都是一种奖励,这是常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言语之间流露的都是对工作的热爱之情。
铁骨柔情,度量“取舍之道”
节假日,和家人游山玩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然而,这对潘德飞来说,却有些奢侈。由于纪检工作的特殊性,越是端午、中秋、春节等家家户户团圆相聚的日子,越是调查取证的关键时机。面对“小家”和“大家”的取舍,潘德飞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选择了后者。日常工作中,他也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5+2”、“白加黑”就是他的工作常态。
去年春节,潘德飞可以说是在案件审查调查中度过的。“他已经好几个春节都没能和我们在一起过了。希望今年春节,他能在家陪着我们。”谈起丈夫,潘德飞的妻子既心疼又骄傲,心疼的是丈夫长期超负荷工作,怕他身体上吃不消;骄傲的是丈夫对于工作和家庭的那份责任感。每次办案回来,他总会帮忙操持家务、辅导孩子学习,恨不得把平日里亏欠的时间全都补上。从孩子说“爸爸,你怎么又要加班”到“爸爸,你怎么还不去加班”,这其中饱含的是一名父亲对孩子疏于陪伴的辛酸,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让他更加明白使命与担当。
回忆起进入纪委工作的初心,他无不感慨地说道:“我就仗着自己年轻,什么都不怕,父母、妻子总开解我,让我放下顾虑,勇于去做最难的工作、挑最重的担子,虽然对家人有很多亏欠,但我从未后悔!”
(丽水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