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艰险 “逆行”而上
——记战“疫”一线吴忠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组长马志军同志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感染潜伏期长、无症状者亦可能传染,又恰逢春运,人口流动大……”听着新闻报道里不停播报的新冠肺炎疫情消息,吴忠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组长马志军在家坐立不安,他拿起衣服向爱人简单打了声招呼“疫情看来很严重,我先回单位,看能做点啥。”主动放弃假期返回工作岗位。
“市委决定成立工作组,到同心县韦州镇帮助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单位决定派你去,现在就出发……”,正在和党员先锋队其他同志一起在社区门口值班的马志军接到单位领导通知,这已不是马志军第一次接到艰难险重任务通知了,他毫不犹豫的说了声“好!组织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此时,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3例,其中吴忠市9例,同心县韦州镇确诊2例。每天跳动的确诊增长数字,是压在人们心口的乌云。疫情十万火急,必须争分夺秒。
因韦州镇发生多起因群众在家中举办婚庆引发人员聚集现象,个别参与群众随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存在疫情传播扩散重大风险,对疫情防控工作也带来了巨大压力。马志军和工作组其他同志进驻韦州镇后,一刻不敢耽误,立即投入工作,第一时间了解韦州镇疫情防控工作,协助韦州镇查找病源,分析确诊患者活动轨迹,排查密切接触者,防止疫情扩散。特别是在了解到人工排查需耗费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但疫情防控刻不容缓,时间就是生命,工作组及时将情况汇报市、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中心,协调市公安局运用大数据排查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大大缩短排查时间,通过确诊患者活动轨迹开展对密切接触者的拉网式排查,锁定传染源,全力阻断传播途径,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在摸清底数的同时,为做好疫情管控,协助韦州镇对所有确诊患者建立一人一台账,详细登记其活动轨迹、密切接触者相关信息等,动态更新。
“大妈,我看您家门口贴着“四包一”责任卡,工作人员有没有给您送消毒液、温度计、喷洒壶?”“老叔,您今天的体温正常吗?有没有不舒服?”……春冬之交,清晨的韦州镇依旧寒冷,马志军和工作组的同志又紧忙赶到石峡村查看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到韦州镇工作的14天,为与病魔抢时间,马志军和工作组的同志每天加班加点,吃饭、休息时间少之又少。“没事,你和孩子都别担心,我先忙了。”三天未接家里电话的他,简短的一句话就挂掉了电话,转身又投入到工作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广大共产党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全面落实中央和区、市党委决策部署,视疫情为命令、以防控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战斗姿态冲锋在一线、坚守在一线、奋战在一线,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一批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能打硬仗、实绩突出的先进典型,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和甘于奉献的为民情怀,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3月1日,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进一步激励广大共产党员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吴忠市委对马志军等35名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
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这已是市委近一年来第二次表彰马志军。2018年,马志军参与查办吴忠市监委成立以来的第一起留置案件,也是全区首例自办留置案件,即“7.12专案”,经过4个月的苦战,专案组最终查清了巨额受贿犯罪案件,形成强烈震慑。2019年2月,市委给予“7·12”专案组记集体二等功和马志军等10名同志记个人三等功。近三年来,马志军主办查处要案14件、大案24件,其中查处职务犯罪案件7件,移送司法机关7人,收缴违纪违法资金近600万元。
他是受到表彰的优秀党员,是同事们眼中的办案“铁人”,是疫情一线的“硬核”纪检监察干部,他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政治本色,组织派在哪里,他就坚守在哪里。
坚守岗位,绝不退缩,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就是一道“长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像马志军一样奋战在“疫”线的纪检监察干部还有300余人,他们没有救援服、隔离衣、N95,只有一只最普通的口罩,他们不计报酬、义无反顾,他们中有一天跑400公里“专享”泡面的督察组,有冰天雪地守在社区门口凌晨6点起夜晚伴月归的先锋队,有奔跑在社区、农村苦口婆心、“斤斤计较”的宣传员……春冬之交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堪比战争年代血与火的考验,全体纪检监察干部毫不犹豫、不惧艰险,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同全国千千万万名干部一起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舍小家为大家,共同构筑起阻击疫情的铜墙铁壁。
(吴忠市纪委监委 马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