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环球视野

公职任免不凭能力凭“效忠”

发布时间:2013-05-20 23:37:19 浏览: 286

自19世纪20年代之后,美国政治的内聚力是“渴望公职,并把它作为一种获利的手段”,出现了一个政府官员腐败最严重的时期。政府官员都想用权力来交换填满钱袋的机会,于是被强大的私人利益集团肆意收买。在当时美国的政治分赃制中——


公职任免不凭能力凭“效忠”


中国社会科学院廉政研究中心 高 波


政治体制中最核心的环节是对顶层治理结构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安排。具体而言,就是要解决“人”的问题,如把什么人放在什么位置上,发挥什么作用等。18世纪末英国的国王恩赐制转型发展为政党恩赐制,到19世纪的美国更是演化为政党分赃制,对公共职位支配权的“体制性”滥用成为常态。正如美国学者所说:“与不列颠那种狭窄的政治渠道相反,合众国的官位太多了和太容易得到了。”


谁在掌控美国政府


美国的总统大选史,决定了白宫主人的更替,也决定了美国的两党政治。如1828年大选把杰克逊送进白宫,被认为是19世纪美国政治的转折点。此前,尤其是“美国联邦政府形成之初,美国政府是当时世界上最有能力的公共机构……也是最少受到腐败侵扰的机构之一”。华盛顿等开国领袖使联邦政府如“绅士和天使”聚会议事的圣殿,由清教徒选举的地方官被称作“看得见的圣人”。然而,当“绅士政府”和“天使官员”躺进墓穴时,党派政治便改变了政坛风习,资本力量与权贵“党阀”雄起。那些代表本党竞选最高行政长官的总统候选人,当选后即成了为本党猎取分配公职的“党阀”,为品行低劣者提供了政治空间。如密苏里州参议员本顿一到华盛顿任职,就充当了“美国皮毛公司”老板阿斯特的私人立法代表,每年收取数目惊人的贿赂。本顿为“美国皮毛公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参议院攻击陆军部下属“印第安人贸易局”,后者因向印第安人提供布匹等与“美国皮毛公司”形成竞争。时任美国第五任总统门罗也接受过阿斯特的贿金,并宣布取消前政府颁布的皮货贸易限制法令,为“美国皮毛公司”扫清赚钱障碍。


1801年3月3日,卸任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在离任前夜仍把党徒塞进政府和法院。这批官员的任命书已签署却未发出,成为“星夜受命人”。民主共和党人杰斐逊入主白宫后,发现600名总统直属文官中仅6人属本党。于是,杰斐逊在8年任期罢免了109名总统直属文官,让“政党轮盘赌”成为政治闹剧的主角。此后,党阀政治被两党“锁定”。1829年,第七任总统杰克逊实行“轮换制”,第二年便将10093名联邦官员中的919人撤换;在其8年任期中共罢免总统直属文官612人中的252名,10%的联邦官员被免职。替换被罢黜者的杰克逊党人不乏腐化分子,如杰克逊任命的纽约港税务官斯沃特伍特盗窃公款120万美元,案发后逃往欧洲逍遥法外。因此,美国史学界把杰克逊称为政党分赃制“鼻祖”,他“使分赃制度牢牢地附着于联邦政府,从此以后,尽管对行政部门屡加改革,却一直未能彻底根除那种制度”。


1832年,纽约州参议员W.L.马西宣称:“在政治上要像在爱情上、战争上一样公平,战利品属于胜利者所有。”这被认为是给政党分赃制正式定名。此后,新总统上台就要大换血。如1841年,辉格党人哈利逊入主白宫即把民主党人都赶下台。1845年,民主党人波尔克当选后又把辉格党人撤换殆尽。南北战争时,林肯总统虽曾指责“分赃制对共和国的危险比叛乱还大”,但其政府的1639个总统直辖官员也有1457人被免职。南北战争后美国拉开工业化帷幕,党阀支配要职、两党轮流坐庄等政党分赃制特征益发明显。如第18任总统格兰特“把美国税务部门变成了本党竞选的加油站”。


公职任免权被“体制性”滥用之后


“拥有政府职务的任命权,是政治集团财富和影响力的主要来源。”政党分赃制作为党同伐异的体制机制,其实质是公职任免不凭能力,而以效忠政党为据,无异于封建时代忠君政治之变种。具体而言,两党用人主要是看竞选中的“贡献”大小。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分赃获得公职者还要向本党捐献2%-7%薪水作党费。如拖延或抗交,轻则收到恐吓信,重则被免职。人们对政治分赃熟视无睹,认为“对行贿受贿不能过分强烈谴责,对政党分赃制也不能过分严厉抨击”。


这就使18世纪的英式政党恩赐制在美国更趋组织化,通过经济链条传送私党利益,发展到制度化买官卖官和寻租设租。为给对手制造执政障碍,美国两党展开授职竞赛,“即使在各州政府和各县、市政府的用人上也全为分赃制所笼罩”。如政党即将下台,即大设闲职以“冻结”党徒于公职,造成下届政府束手束脚。如两党都把党羽亲信安插在占美国货物进出口3/4的纽约海关。1877年的一个委员会调查发现,这里是贪污贿赂之地和人浮于事之所,至少需减员1/6。


在两党作为政治利益集团“轮流坐庄”的格局下,公职任免权被“体制性”滥用。如在1881年前的5年中,纽约海关平均每天罢免人数超过1人,罢免总数等于雇员总数的2倍。但作为联邦政府主要财源的纽约海关,每年源于失职渎职的损失高达1200万-2500万美元。内阁更换频繁,公职人员处于担心被撤的“漂浮”状态,无法保证政策稳定,行政能力低下。1873年,有人发现邮政大楼堆满积压的邮包,连寄给副总统的邮件也被积压数月。而美国1874年支付的税收成本竟分别达法国、德国、英国的3、4、5倍。


更不利的是,“从奴才里选才”的政党分赃潮导致公众对腐败的宽容度越来越高。曾在1845年任海军部长的历史学家班克罗夫特无奈指出:“海军部里充斥着最懒惰的文职官员,他们领取高额工资却玩忽职守。”美国史学家则指出:“对于许多人来说,诚信似乎离开了公共生活。”由于政治分赃的是党羽亲信,因此,即便腐败案发,当局也须包庇到底。深陷丑闻者主动请辞就可脱身,辞职信竟成了特赦令。


“老板政治”的幕后推手


19世纪中叶,美国在工业化加速期中滑向腐败高发的“镀金时代”,“政治老板”的崛起是一道独特的政坛风景。这些人控制着各级政党组织,利用所掌握的公职笼络党羽,培植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政党核心集团即“政治机器”。恩格斯曾对这种体制批判道:“正是在美国……两个轮流执政的大政党中的每一个政党,都是由这样一些人操纵的,这些人把政治变成一种收入丰厚的生意,拿合众国和各州议会的议席来投机牟利,或是以替本党鼓动为生,而在本党胜利后取得相当职位作为报酬。……在那里可以看到两大帮政治投机家,他们轮流执掌政权,用最肮脏的手段为最卑鄙的目的运用这个政权,而国民却无力对付这两个大的政客集团,这些人表面上是替国民服务,实际上却是统治和掠夺国民的。”


政治分赃制和“逆淘汰”使美国人才流动呈“公弱私强”态势。“由于大部分有才华的人都开始从商,政府职员通常都是庸才,根本不知道怎样处理高速工业化发展带来的问题。大部分人和美国的企业家关系密切,靠大亨们的贿赂生活,不可能有效地调节商业活动。”一方面,巧取豪夺的野心家成为经济生活主宰,而政府官员却在作壁上观;另一方面,掌控了经济的“强盗大亨”追求政治盟友和更多特权,形成资本配置权力、老板控制政局的利益共同体。如到纽约海关谋职须从2000美元到5万美元不等花钱购买。这些“黑金”流向何处,自然是“政治老板”说了算。这使得经济组织(公司)和政治组织(政党)沦为少数人享受特权的“俱乐部”。


政客、政党甚至总统都是“老板政治”的受益者,他们是国家机器的直接或间接操纵者。1884年民主党上台,克利夫兰总统马上将12万名联邦雇员中的4万共和党人解职,并代之以民主党人。过了4年,共和党总统哈里森迅即将3万名民主党人撤职。于是,美国政治版图上出现了两个转折点。第一个指向政府职位膨胀。如1792年到1861年,文官职位从780人增加到4.9万余人,到1881年扩容为10.7万人。第二个指向人员素质下降。格兰特曾承认:“现在的任命制度不能为公职找到最好的人,常常是合适的人也难找到。”传记作家帕顿则辛辣讽刺说:“政府供职者是具有如下三种品性之一者,即冒险家、无能者或无赖汉。”


于是,自19世纪20年代之后,美国政治的内聚力是“渴望公职,并把它作为一种获利的手段”,出现了一个政府官员腐败最严重的时期。议员们手握几百个可任命的联邦职务,对支持者论功行赏。政府官员都想用权力来交换填满钱袋的机会,于是被强大的私人利益集团肆意收买。每次竞选后,新任总统及其内阁就在几周里把官职分配给亲信和党徒。


“叛逆”总统的被刺杀


1880年大选后,也就是在政党分赃制正式实行了80余年后,参加竞选的总统候选人詹姆斯·加菲尔德立志将其废止。加菲尔德的名言是:“政党分赃制下的政客就像拦路抢劫的强盗,只不过掏出的不是手枪而是求职信。”


1881年,新当选总统加菲尔德因共和党内派别斗争等原因,在分配职位中未按某些党内“大佬”意愿行事。他在共和党内保守的康克林派支持下当选,但在就任后将纽约海关的肥缺给了党内温和派领袖、缅因州参议员布莱恩的手下。这一“过河拆桥”之举令康克林派大为光火,甚至试图在参议院阻止这一任命。此后,人事任命方面的矛盾愈演愈烈。


在和康克林派对抗数月后,加菲尔德准备离开华盛顿休假避暑,却在巴尔的摩和波托马克车站遭到了保守派分子古提奥的枪袭。这位刺客之前虽曾多次到白宫求职但均遭拒绝。最终,加菲尔德因败血症而死。


19世纪,美国被“体制性”滥用后的公职任免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人的问题始终是最复杂、最核心的问题,因人事问题引发的腐败始终是腐败治理最困难、最艰巨的领域。

更多推荐
更多
对许多跨国公司来说,预防贿赂和腐败的方法包括派遣律师到遥远的地方,举行会议,进行网上调查,以及与不合作或不知情的员工面谈。 这是一...
来源:清廉网作者:佚名2020-01-21 11:49
截至目前,这场大火过火面积约600万公顷,相当于两个比利时的面积。死于大火的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估计达5亿只。受林火影响,澳大利亚多地被...
来源:新华社作者:记者 白旭 岳东兴2020-01-15 09:42
据报道,萨尔维尼在此前担任意大利内政部长兼副总理期间,曾35次使用警方、消防队的专用飞机和直升机,疑似参加自己的政党集会活动。...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郭悦2019-12-31 09:58
意大利威尼斯以“水城”著称,最近几周却因水患肆虐引发舆论热议,成为意大利乃至全球民众关注的热点。这座名城11月中旬起遭遇严重洪灾,大量历史建...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慕溪2019-12-16 09:52
秘鲁最大反对党人民力量党领导人藤森庆子日前获释,当天晚上离开首都利马乔里约斯区一家监狱。...
来源:新华社2019-12-10 09:51
 秘鲁检察院日前宣布,拘捕了涉嫌贪腐的前部长会议主席(总理)比利亚努埃瓦。...
来源:新华社2019-12-02 10:18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联邦地区法院近日裁定一家保险企业的前任高级主管托比·麦克法兰为子女入读知名高等学府行贿,判处他6个月监禁。...
来源:新华社作者:王逸君2019-11-26 10:08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近日报道,得克萨斯州马格诺利亚居民爱丽丝11月1日用新办银行卡买药时遭拒收。她打了几个电话询问原因后发现,这是因为社会保障...
来源:新华社2019-11-21 09:41
日本法务大臣河井克行10月31日宣布辞职,成为一周内因涉嫌违反选举法而辞职的第二位阁僚。...
来源:新华社2019-11-11 09:14
 韩国最高法院近日裁定,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行贿罪名成立,处以2年6个月监禁,缓期4年执行。最高法院裁决与二审结果一致。...
来源:新华社2019-11-01 09:21
西班牙最高法院日前判处加泰罗尼亚自治区(加区)前副主席奥里奥尔·洪克拉斯等9名加区“独立派”前高官入狱。...
来源:新华社2019-10-23 09:44
 美国司法部先前起诉数十名家长,指控他们行贿,帮助子女考试作弊、冒充体育特长生进入知名高校。这桩名校招生舞弊案涉及耶鲁、斯坦福等多所大学,涉...
来源:新华社作者:王逸君2019-10-21 10:03
 今年8月,在巴黎法院担任多年金融法官的法国反腐败先锋伊娃·乔利被英国一非政府组织授予一项荣誉,表彰她对税收公正做出的杰出贡献。...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郭悦2019-10-14 09:48
 美国波士顿联邦地区法院法官近日裁定,好莱坞女演员费莉西蒂·赫夫曼为女儿入读知名高等学府行贿舞弊,处以14天监禁、一年监外看管、3万美元罚款...
来源:新华社2019-10-09 09:41
 9月4日,洪都拉斯前第一夫人博尼拉因犯有不当侵占资金罪和欺诈罪,被判处58年监禁。博尼拉则声称将提出上诉。...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郭悦2019-09-26 09:35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