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环球视野

德国政府的透明度

发布时间:2013-05-29 22:12:12 浏览: 241

向公众敞开大门的政府


德国政府的透明度首先是从让民众知道各项法律制度开始的。要让公众知晓、理解并执行每年通过的百余项法律,最好的办法是公开这些法律。以前把法律条文装订成册,放置于图书馆,只有少数有关联或感兴趣者查阅,其他人并不关心,互联网为法律传播和透明度提供了便捷途径。汉堡州在这方面率先一步,专门制定了提高政府透明度的法律,该法要求所有政府部门把应公开的信息全部积极主动地公开,要求行政部门公开所有的政府决定、鉴定书、合同书。所公布的信息材料必须存储在电子信息中心,供人们免费查阅、获取。


德国各级政府向公众敞开大门,人们可随便进入。联邦议会、州议会表决、辩论是公开的,公众可旁听、询问、参与讨论,也可以在家里通过电视机收看实况转播,目前正在讨论通过网络进行实况转播的问题。


德国法律规定,对涉及国家机密的特别事项以及丑闻等不宜公开透明的事项,有超过1/10的议员提出可不公开讨论。但对特殊事件或官员丑闻的调查取证过程是公开的,以便让公众及时了解调查进展情况和事件真相。


州以下地方政府与州、联邦政府一样,仍然有着较高的透明度。政府开会、讨论是公开透明的,对一些类似涉及地方官员调整的特殊不宜公开的事项,必须得到市长或半数议员的同意并提出方可不公开。任何一个地方镇政府的办公室都向社会公开,无持枪站岗把门者,人们可以随便进入询问、查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不论是何种制度,人们都渴望知晓政府部门掌握了自己哪些方面的资料信息。在德国,任何一个公民都有权知道政府部门掌握的与自己相关的信息档案资料,并可查询。


来自中国上海的刘先生要接手科隆一家餐馆,他不了解餐馆的情况,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到科隆市法院查阅这家餐馆登记注册、经营往来、诚信记录等情况,掌握了餐馆主人转让餐馆的真实原因,从而放心大胆地接手了餐馆。从这件事上,刘先生知道了在德国,法律保护公民有自由获取公众部门信息的权利。


诚信记录在德国相当重要。两年前,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科隆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准备应聘到德国一家驻中国公司做代理,各种材料呈报上去后,等待了两个月,结果未被录用。原因是这个学生在德国有过三次坐地铁逃票行为,第一次可原谅他不知晓,第二次、第三次就不能原谅了,就会记载在诚信记录里。德国公司不招收一个不讲诚信的人。


政府如何避免实施重大项目时出现“钉子户”


德国政府的透明度还表现在重大项目的论证、开工、建设上,要开工建设大项目,首先要让公众尽快知晓建什么项目,该项目有何好的或不利的影响。反对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包括法律上诉等途径,提出不同意见。


德国民众普遍有一种心理,认为德国已发展到了不需要再建大型项目的阶段,不需再谋求更大的发展了,对一些涉及面广的大项目并不热衷。如磁悬浮列车和慕尼黑飞机场项目,政府提出后,均被民众否决。德国在兴建大项目时,事先都要征得民众同意。否则,政府的一厢情愿只能事与愿违。德国各级政府尊重反对者的意见,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鼓励民众提出反对意见。


德国政府在大项目上的透明度,典型的事例是斯图加特火车站建设项目。从方案出台到建设长达24年,初期让市民投票决定是否建设这一项目,市民代表到议会辩论、公开表决,赞成票占到了57%,持反对意见者占43%,通过各方面的工作,反对者的意见得到了尊重,得到了应得的赔偿,各方面满意,工程得以顺利开工。德国在大型项目建设中,涉及到拆迁赔偿等,法律保护个人私有财产不受损害,政府有足够的赔偿和足够的忍耐度,当事人如果对赔偿不满意,可向法院控告政府。反过来,政府也可控告某个人,在拆迁补偿中没有所谓“钉子户”无理取闹,也很少见因此而出现群体事件,这一切缘于政府决策的高度公开与透明。


从莱茵河的变化看德国公众的参政意识


德国重视环境保护,制定了《环境信息法》,公民有权知道每天周围环境、河流水质等情况。上世纪50年代,莱茵河流域的人们常到河里游泳、捕鱼;后来,工业发展导致河水污染,环境变差。这些年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莱茵河又恢复了往日的清澈平静。人们每天会知道莱茵河水质监测的信息,如果有人突然发现水质超标或周围的空气受到污染等问题,会随时报告。环境信息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政府透明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旦某个地方的环境遭到污染,到底由谁来反映,反映给谁?德国政府为此出台了《环境保护诉讼法》,规定人们可通过环保组织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诉讼。当有人发现莱茵河水突然变红,可向环保组织反映诉求。德国环境保护及法律在世界上是比较超前的。即使如此,目前以工业为主的城市环境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为我们授课的北威州行政管理大学教授霍夫曼说,他的父母亲在波恩工作,每次他路过那里,会闻到一股不好的气味。但霍夫曼教授自信地说,通过一代代对环境保护法律的严格遵守,他相信,到他的孩子们生活的时代,德国一定会基本无大的环境污染问题了。(作者系宁夏文史馆研究员,宁夏供销社纪检组长 拜学英)

更多推荐
更多
对许多跨国公司来说,预防贿赂和腐败的方法包括派遣律师到遥远的地方,举行会议,进行网上调查,以及与不合作或不知情的员工面谈。 这是一...
来源:清廉网作者:佚名2020-01-21 11:49
截至目前,这场大火过火面积约600万公顷,相当于两个比利时的面积。死于大火的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估计达5亿只。受林火影响,澳大利亚多地被...
来源:新华社作者:记者 白旭 岳东兴2020-01-15 09:42
据报道,萨尔维尼在此前担任意大利内政部长兼副总理期间,曾35次使用警方、消防队的专用飞机和直升机,疑似参加自己的政党集会活动。...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郭悦2019-12-31 09:58
意大利威尼斯以“水城”著称,最近几周却因水患肆虐引发舆论热议,成为意大利乃至全球民众关注的热点。这座名城11月中旬起遭遇严重洪灾,大量历史建...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慕溪2019-12-16 09:52
秘鲁最大反对党人民力量党领导人藤森庆子日前获释,当天晚上离开首都利马乔里约斯区一家监狱。...
来源:新华社2019-12-10 09:51
 秘鲁检察院日前宣布,拘捕了涉嫌贪腐的前部长会议主席(总理)比利亚努埃瓦。...
来源:新华社2019-12-02 10:18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联邦地区法院近日裁定一家保险企业的前任高级主管托比·麦克法兰为子女入读知名高等学府行贿,判处他6个月监禁。...
来源:新华社作者:王逸君2019-11-26 10:08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近日报道,得克萨斯州马格诺利亚居民爱丽丝11月1日用新办银行卡买药时遭拒收。她打了几个电话询问原因后发现,这是因为社会保障...
来源:新华社2019-11-21 09:41
日本法务大臣河井克行10月31日宣布辞职,成为一周内因涉嫌违反选举法而辞职的第二位阁僚。...
来源:新华社2019-11-11 09:14
 韩国最高法院近日裁定,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行贿罪名成立,处以2年6个月监禁,缓期4年执行。最高法院裁决与二审结果一致。...
来源:新华社2019-11-01 09:21
西班牙最高法院日前判处加泰罗尼亚自治区(加区)前副主席奥里奥尔·洪克拉斯等9名加区“独立派”前高官入狱。...
来源:新华社2019-10-23 09:44
 美国司法部先前起诉数十名家长,指控他们行贿,帮助子女考试作弊、冒充体育特长生进入知名高校。这桩名校招生舞弊案涉及耶鲁、斯坦福等多所大学,涉...
来源:新华社作者:王逸君2019-10-21 10:03
 今年8月,在巴黎法院担任多年金融法官的法国反腐败先锋伊娃·乔利被英国一非政府组织授予一项荣誉,表彰她对税收公正做出的杰出贡献。...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郭悦2019-10-14 09:48
 美国波士顿联邦地区法院法官近日裁定,好莱坞女演员费莉西蒂·赫夫曼为女儿入读知名高等学府行贿舞弊,处以14天监禁、一年监外看管、3万美元罚款...
来源:新华社2019-10-09 09:41
 9月4日,洪都拉斯前第一夫人博尼拉因犯有不当侵占资金罪和欺诈罪,被判处58年监禁。博尼拉则声称将提出上诉。...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郭悦2019-09-26 09:35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