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杭瑞高速创建廉政阳光示范工程纪实
起于赣鄂两省交界处的阳新县枫林、止于鄂湘两省交界处的通城县大界的湖北杭瑞高速公路,主线全长200公里,概算总投资97.13亿元。经过建设者两年多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通车。
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说,它的建成为湖北“四纵四横”路网布局的壮美画卷描绘了精彩一笔,至此湖北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3700公里、通车总里程跃居全国第六位。
日夜鏖战犹正酣
思路决定速度,行动决定效率。
杭瑞控制性工程启动以后,指挥部全体上下雷厉风行,领导班子成员身先士卒,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工地分片包段,落实“一定四保”(定目标,保质量,保安全,保廉政,保目标)责任制,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组织全线90多个参建单位,共3万多筑路大军,迅速掀起“双创双优”、“先行号”劳动竞赛活动,抢晴斗雨,夜以继日,科学调度,精心组织,合理交叉,倒排工期,严格考核,奖罚兑现,确保了工程又好又快地进行。
杭瑞人着力打造“刚毅式”服务型指挥部,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组织“刚毅突击队”、“党员示范岗”180多个,在“急难险重”中发挥克难攻坚、奋力拼搏的精神,攻克了多项岩溶、软岩大变形技术难题。同时,广泛应用了光伏发电技术、生态污水处理系统等重要技术,全面落实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工程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
指挥部积极践行“六位一体”湖北交通党建工作法,探索建立了支部随党员延伸的基层党建新机制,在工地一线设立了138个党(工)委、党支部、党小组,努力实现党组织在工程建设一线的全覆盖,全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创办“网上支部”,搭建“五大平台”,使全线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廉政阳光扑面来
杭瑞指挥部始终将廉政阳光贯穿工程决策管理、投标采购、计量支付、财务等全过程,渗透到工程建设的各环节,确保工程优秀、干部优质。
为确保公开公平公正,选择一流施工队伍,杭瑞指挥部按照规定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并主动争取纪检监察、检察机关全程跟踪监督。指挥部先后进行了46个类别的招标,涉及招标金额79亿元,招标结果实现了零投诉。全面实行项目招标投标、计量支付、资金拨付、设计变更等“十公开”。在计量、变更、验收等关键部位和环节,推行分权制约、以权制权、网上申报、现场签证、联审联批、网络支付等方式,在签订工程建设合同的同时签订廉政合同。并实行廉政风险金抵押制度。
为确保廉政阳光抓有成效,指挥部党委制定和完善了民主议事、集体议事规则,实行“三大一重”决策机制,与咸宁检察院联合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在咸宁监狱建立了杭瑞廉政教育基地。对易腐败的重要领域、重点部门开展预腐防控,积极开展专项治理,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以“十查十治”为专项治理的着力点,作为推进阳光工程的“助推器”,对涉及工程建设征地拆迁、招投标、材料采购、分包管理、质量控制、安全生产、工程计量、设计变更、资金拨付、交(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了“十个全覆盖”。
杭瑞专项治理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兼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馼等领导深入杭瑞一线,对杭瑞专项治理和示范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先行跨越展新姿
质量是工程的灵魂,安全是工程的保障。“建设杭瑞高速精品工程,共同打造优质杭瑞,不然我们无颜面对全线父老乡亲。”这是杭瑞指挥长姜友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工程一开始,他就反复强调“三个坚决”:不合格的材料和队伍坚决清退出场、不合格的工程坚决推倒重来、不合格的工序坚决不予验收,决不让杭瑞高速公路留败笔、留遗憾、留骂名。2009年7月,杭瑞指挥部巡检人员在质量巡查时,发现一处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只有25毫米,比设计要求仅差5毫米,不影响使用,但影响耐久性,指挥部当即决定拆除重建,并组织召开全线质量通病治理现场会,举一反三,在全线深入开展质量通病治理,推行“刚毅工法”等标准化建设,确保了工程质量优良。
为打造“平安杭瑞”,指挥部建立了危险源监控体系。对全线高墩、大跨桥梁,高边坡、隧道等共150多个工程逐个普查、分析,确定了全线27个省指挥部重点监督项目,泉口骆特大桥、上官隧道等五个危险性较大的项目被列为省厅监督项目。制作了全线危险源分布图,先后在全线六个驻地办开展了火灾救援、隧道施工坍塌、交通运输事故、触电事故及高温防暑等应急救援演练活动。
在工程建设中,农民工是建设大军的主力,质量安全的“保护神”。杭瑞指挥部开设“农民工讲堂”、“农民工夜校”,通过视频、播放光碟和交通网上党校等形式,在雨天和晚上组织民工学习,并聘请农民工为质量安全廉政监督员,参与项目管理监督,邀请农民工代表参与项目部及工区的管理,7名农民工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交通运输部常务副部长翁孟勇在与农民工代表座谈时,赞扬:“湖北杭瑞农民工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