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党风廉政建设五年回眸
近年来,市纪委监察局坚持把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作为一项基础性系统工程,在素质提升上下功夫,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营造出高效务实、勤学善谋、开拓创新、团结和谐、清正廉洁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反腐倡廉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竞”促学 争做“排头兵”
“缺什么,学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练什么,强什么,每名纪检监察干部都要成为能写、会说、懂操作、具备各方面履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郝占敏一语中的,提出把提升、提速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作为推动全市纪检监察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抓到底。
“开始! ”随着监考人一声令下,室内顿时响起一阵键盘声。 秦皇岛市中等专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室成为了纪检监察干部的技能展示战场,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计算机实用技能大赛正在激烈进行。来自全市纪检监察系统的80余名干部参赛,通过业务知识考试和计算机文字输入、电子表格应用、利用PPT制作幻灯片等实用技能考核,选拔了一批业务能手和计算机操作能手。市纪委监察二室主任戴玉成脱颖而出,“通过参加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计算机实用技能培训、测试、展示等一系列活动,使我学到了很多平时不会的操作技巧,计算机操作水平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明显提升。”
通过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开展“岗位练兵、科技强兵”活动,实行了公文会审和信息订货会制度、全市实行审理干部持证上岗考试制度、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计算机实用技能培训、科室主任业务讲坛、乐读在机关等一系列活动,切实解决了一些干部业务知识学习不深入,政策理解不准确,依法行政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廉则无友。你是否认同这个说法?”“首先这是一句古语,是说水太清了鱼就没法生存,其寓意和哲理很中庸……”这是市纪委监察局正科级领导职位竞争上岗面试时的一个场景。
选贤任能,政事之本。为优化委局机关干部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素质,2010年11月,市纪委监察局本着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面向委局机关及各派驻机构实行正科级领导职位竞争上岗,通过实行笔试、面试、测评,对机关空缺的6名正科级领导职位竞争上岗。
成功竞得市纪委研究室副主任一职的刘翠贤,颇有感触地说:“竞争上岗,竞的是正气,竞的是能力。我最大的体会不是按资排辈,而是能者居上,‘歪门斜道’没有市场,大家看得见的综合能力才最重要。”
“流水不腐”,让人才在流动中“活”起来。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发了干部的工作热情与活力, 仅去年,全市纪检监察系统经市纪委提名和任免干部共47人,向系统内、外交流干部18人,机关新调入干部6名。同时,积极选派委局机关干部到乡镇挂职。
以“标”促行 增强“实效性”
走进市纪委监察局,“着力提高纪检监察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降低党员干部的违纪率、体现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几行大字映入眼帘;楼道公开栏内张贴着机关16个科室的“五标”方案;一块块以“深化创先争优、开展五标活动”推进图,挂在了每一个科室的墙上。
“我室的对标单位为南京市纪委宣教室,南京市将廉政文化与旅游文化紧密融合,推出了廉政文化特色旅游专线……”
“通过这次去上海学习考察,查找到我市预防腐败工作存在的不足,特制定如下改进方案……”
市纪委监察局以“五标”活动为载体,在纪检系统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比学赶超,明确目标: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每个单位、每位党员以“五个好”、“五个模范”为标准,结合中央和省、市委反腐倡廉工作部署和要求,以全国、全省和全市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榜样,结合实际,明确目标。如远学原南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瑛、近学市纪委信访室主任敖国强。
示范带动,层层树标: 在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党员中,层层培养和选拔先进典型、树立标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高效开展。
查找不足,定位坐标:每个单位、每位党员结合实际,认真分析分管或负责的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所处的位置,查找与先进的差距,深刻的从思想认识、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工作成效等方面剖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落实措施,加强对标:与对标单位 既进行工作指标、工作成果等方面的比较,又进行思想观念、争先意识等方面的比较。加强与对标单位联系,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方式开展对标,市纪委预防室、案管室、纠风室、综合室先后 组织有关人员到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学习了反腐倡廉建设创新、行政权力监控机制建设和“制度科技”预防腐败等工作经验,到邢台学习了加大办案力度的工作经验。
创先争优,全面达标: 以“打造五型机关、建设五型队伍”为目标, 通过健全制度,建立对标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纪检监察各项工作全面提升。
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为创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提供了有力保证。通过加大食品药品安全、教育乱收费、环境保护、征地拆迁等关系民生问题的治理力度,人民群众的满意率不断提高,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全市群众对纪检监察机关的信任度达到92.9%,较过去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全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去年以来,全市涌现了21名先进工作者,37个先进集体。市纪委、监察局机关连续十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以“研”促省 常敲 “警示钟”
抚宁县大新寨镇呼各庄村党支部书记胡庆和过去是一个生意人。村里15亩荒山要承包,他找来几个有钱的朋友,遭到村民们极力反对,要求按照“流程图”规范运作,最终按照“农村集体资源项目发包程序”公开招标。
村民对胡庆和说:“你这么干什么毛病也没有,私下承包,收入再多我们也有意见!”
如今,胡庆和也感触颇深:“以前不知道怎么处理,现在只要根据‘流程图’去做,村民支持,干部清白。”
所谓的“流程图”就是我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创新一例---“农村工作规范运作流程图”。
针对近年来村干部乱用权力违法违纪问题增多等现象,市纪委在基层调研后,推行了“农村工作规范运作流程图”。
市纪委实行“一线工作法”,即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研究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每年组织一次大型调研活动,征求农村、企业、学校对执法执纪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主动为农民、学生、企业排忧解难。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郝占敏率先垂范,亲赴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乡龚杖子等地开展调研活动,真心倾听民意民声,真意解决民难民忧。市纪委机关各室根据自身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一线监督检查、一线开拓创新、一线督导落实的具体措施。通过基层调研,研究并推广了 “农村工作规范运作流程图”、“专项资金治理平台”等一系列先进经验。
风正一帆悬,风好正扬帆。人民的嘱托庄严神圣,前进的道路任重道远。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过硬的作风,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 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