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扎实推进党务公开工作
近年来,天津市河北区委高度重视党务公开工作,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将党务公开纳入惩防腐败体系建设任务分工,落实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部门,狠抓落实,确保取得实效。几年来,该区主要从拓宽党内民主的渠道,搭建党内民主工作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规范公开内容,增加党内工作透明度
一是对于党的重大决策、活动等党内事务,在党内外公开。在区委常委会全委会重大决策、党组织选举党内评先评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广泛推行党务公开,保证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二是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推行党务公开。在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发展计划的确定以及预备党员转正等工作中,要求各党(工)委必须在党支部召开党内外座谈会征求意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民主测评和公示,让党员和群众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三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公开。在干部提拔任用工作中,以《干部任用条例》为指导,将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工作的原则、任用条件、资格以及程序通过宣传园地、开展专题讨论等方式,向全体党员、干部进行宣传。在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中试行了公推直选,在候选人酝酿、提名过程和选举的民主程序上,严格执行选举制度,确保公平公正。四是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公开。在处级干部年度考核工作中,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考核对象的年度履职情况公开听取意见。
二、强化制度建设,确保公开实效
一是建立评先评优征求意见和结果公示制度。结合每年“七一”区委开展的“干事创业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评选活动,不仅深入发动全区党员投票推荐,而且采取召开圈选会等形式,征求不同层面党内外群众和区财政、审计、纪检等单位负责人意见,同时举办演讲会,由评审委员会以无记名划票的形式对参评党组织和党员逐个进行评审,并将候选人名单及主要事迹在政务网上进行公示,通过在全区范围各种形式投票推选出党员群众公认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形成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广泛参与、积极关心党内生活,比先进、学先进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民主推荐制度。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要求,将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工作的原则、任用条件、资格以及程序进行公开,广大干部群众根据条件推举合适人选,并在提拔任用过程中在全区范围内对拟竞聘职位、条件资格、任用工作程序及时间安排进行公示,接受监督。三是建立民主考察制度。由组织、纪检等部门人员组成考察组,采取个别谈话与无记名投票测评的方法,充分听取广泛征求考察对象的领导、同事、下级和群众的意见。四是建立健全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定期沟通反馈制度。区人大、政协、统战、信访等单位设立了征求群众意见箱,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将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及时向区委反映,畅通区委民意收集渠道。五是建立健全重大事项票决制度。区委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工作中,常委会决议实行无记名投票制,增强了区委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发展党员工作票决制度,严格规范票决范围、票决程序、票决方式等,扩大了党内外民主,让党员和群众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三、拓展公开形式,畅通公开渠道
一是通过召开座谈会进行公开。在发展党员、干部任免、评优评先、组织换届等工作中,坚持召开群众座谈会,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座谈交流等形式,沟通情况,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党的有关会议根据会议议题的需要,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党员、群众代表列席会议,并参与相关议题的讨论,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二是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进行公开。通过区政府网站、区有线台等媒体,及时对区委常委会、全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工作进行公开和全面报道,让全区党员群众及时了解区委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积极建立健全网上征求意见、组织网上投票等制度,畅通信息渠道。三是在各基层单位设置宣传栏、公示栏、党务公开专栏等,对常规性工作进行及时准确公开。目前,全区465个党组织全部实行党务公开。
四、搭建社区平台,保障基层党员权利
一是搭建社区民主决策平台。在社区成立党建顾问团,把党性原则强、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威信较高的老党员组织起来,列席参加社区党总支班子会,对党总支做出的关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重大决策,建言献策,使各项决策更加民主。二是搭建社区民主管理平台。不断完善党员大会制度,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党员大会,社区党总支以及总支班子成员向党员述职,由党员代表进行民主评议,使基层党组织的管理不断民主化。三是搭建社区民主监督平台。在社区建立党务公开栏,凡属党内法规要求公开的内容,凡是党员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在党务公开栏内都要予以公开。四是建立社区党员联系制度。全区各社区普遍建立了党总支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普通党员、党员联系普通群众的制度,进一步拓宽党的民主渠道。
(据天津市河北区纪委监察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