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卫辉:纪检干部“进农户问党风”
河南卫辉市地处中原腹地,西依太行,南临黄河,总面积876平方公里。下辖13个乡(镇)、342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总人口49万,其中农业人口33万。
“进农户问党风”活动开展以来,卫辉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总体要求,结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正在开展的“队伍建设年”活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目前各项工作整体推进良好,成效显著。
一、领导重视,上下联动,广泛动员,明确任务
省、新乡市《关于开展“进农户问党风”活动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通知》下发后,卫辉市纪委监察局迅速召开书记会和常委会进行安排部署。随即又召开全市纪检监察干部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题动员和安排。会上,卫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杜家祥要求,全体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此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纪委农廉室干部要带头深入农户,与农民群众零距离接触,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绝不走过场,从而确保此项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会后,市纪委农廉室和各乡镇纪委合理统筹,迅速选定农民家庭联系户入住。截至目前,包括市纪委分管农廉室工作的副书记葛良军、农廉室全体干部以及全市13个乡镇的共计44名纪检监察干部已经入住220户农民联系户家庭,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有效的开展中。
二、整体推进,规范运行,成效显著,反映良好
1、进户倡议喜民心。市纪委监察局印制了200余份《“进农户问党风”倡议书》发放到全市驻户干部手中,倡议他们深入农户要有深感情,真诚贴近农民,真情服务农民;解决问题要有新思路,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维护民利;干部作风要有新转变,要做到服务群众,强化宗旨意识;牢记使命,明确工作重点;面对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坚强党性,增强责任意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惠农政策暖民心。驻户的220名干部人手一本强农惠农政策汇编手册,带着政策下基层,入农户。这样一来,一方面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另一方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宣讲党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做好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活动开始至今,驻户干部已在全市13个乡镇40多个村举办各类强农惠农政策讲座、农民致富短期培训班20多期,受益农民5000余人次,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3、民情档案凝民心。驻户干部在深入农户后,通过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了解了联系户家庭成员构成、经济来源方式、享受惠农政策补贴兑现情况、参与民主管理与监督等情况以及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等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梳理归类,建立了详细的民情档案。截至目前,共收集整理农民群众意见和建议30余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生活和生产问题20余起。如:城郊乡焦庄村驻户干部了解到该村产业种植结构不合理,与村两委一起谋划,引导村民新建塑料大棚15座,目前,黄瓜、西红柿、苦瓜等大棚书蔬菜已经为他们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效益。通过这些示范作用,更多的蔬菜大棚正在兴建中;李源屯镇呈王屯村驻户干部为解决群众饮用水问题,多方沟通和协调,目前自来水管道已经铺设完工,不久的将来村民就能告别祖祖辈辈引用的水质较差的地下水;后河镇台上村驻户干部为生猪饲养户加大政策扶持、上乐村镇驻户干部为凯特杏种植户打造特色观光旅游农业出谋划策等,这一件件实事凝聚了民心,拉近了党和农民群众的距离。
4、民情日记牵民心。在驻户期间,每名驻户干部通过与联系户的沟通交流,对所驻村农户的广泛走访、谈心和座谈,对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和资金落实情况、农村基层干部作风情况以及农村基层党风政风情况等有了深入的了解,均在民情日记上作了详细的记录。
5、问卷调查映民心。市纪委农廉室统一印制了一套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问卷调查,驻户干部在所驻村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余份,回收问卷2800余份,目前市纪委农廉室正在对问卷进行汇总和分类,从而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6、联系热线连民心。驻户干部在离开农户时,为每个联系户填写了一张热线联系卡,留下联系方式,与联系户建立了定期热线联系,密切了与联系户的连续沟通和交流。截至6月底,市纪委农廉室和各乡镇纪委共接到群众联系电话和来访18起20余人次,反映问题计三类15个,目前已全部解决。
7、调研报告聚民心。每名驻户干部在驻户期间,都能深入农民群众家中和田间地头,广泛走访,认真调研,并结合民情档案、民情日记以及问卷调查结果,每人都撰写了高质量的村情民意调研报告。目前一些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正在市纪委和全市各乡镇以及相关局委进行交流。报告认真总结了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梳理分析农民群众的各种意见,为下步全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更好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白岩峰 孔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