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监督检查 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有力保证
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是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抓好推进新疆加快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等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这为新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做好监督检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的责任感
2010年5月,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新疆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在新疆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加强监督检查,是贯彻中央关于新疆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保证。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能否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关系到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政治稳定,也关系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防稳固、国家安全。通过监督检查,保证中央关于新疆工作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及时发现和纠正经济社会发展中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大局稳定,从而确保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把长治久安工作搞扎实。
加强监督检查,是落实中央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措施的必然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还关系到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通过监督检查,保证中央提出的集中力量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投入和支援省市援助资金重点用于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等政策的落实,把民生实事办好,把工程项目实施好,把建设资金管理使用好,从而确保各族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逐步走向富裕幸福,奔向小康。
加强监督检查,是营造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良好环境的重要举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能否有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通过监督检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证政令畅通,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而确保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各项工作中,以优良的党风政风保障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发挥监督检查的职能作用
纪检监察机关发挥服务、促进和保障作用,必须找准监督检查的切入点、着力点和落脚点。
切实加强对中央支持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是发挥服务、促进和保障作用的重要切入点。把加强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摆在突出位置,重点对中央政策执行情况,中央和支援省市援疆建设项目决策、资金管理使用、工程建设实施,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保证项目建设符合新疆实际和各族群众的需要,保证资金投向主要用于改善民生。把加强对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与中央支持新疆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结合起来,促进“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切实加强对执行党的政治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是发挥服务、促进和保障作用的重要着力点。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加强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的教育和监督,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新疆实际出发,把反分裂斗争中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的监督作为第一位的监督,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立场,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严格执行自治区党委《关于在反分裂斗争中违反党的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规定》,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
切实加强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是发挥服务、促进和保障作用的重要落脚点。按照自治区党委提出的“群众第一、民生优先”的要求,围绕2011“民生建设年”确定的22个方面80项民生实事工程,加强监督检查。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扎实开展群众普遍关注的商业贿赂,公款出国(境)旅游,私设“小金库”,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和公务用车中存在问题的专项治理。全面开展效能建设,积极推行绩效管理,敢于对“懒、散、庸、拖、贪”等现象“亮剑”,推进机关作风转变,大力倡行“新疆效率”。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监督检查机制创新
加强监督检查,必须在理念思路、方式方法、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确保取得实效。
深入调查研究,增强监督检查的前瞻性。加强监督检查,必须结合实际,在吃透中央精神、提高政策水平的基础上,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了解政府投资、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环境保护、财政管理、招标投标、政府采购、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情况,援疆项目、资金运作等情况和各地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认真研究分析,把握特点规律,为监督检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组织协调,增强监督检查的整体性。加强监督检查,必须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建立由纪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监督检查领导机构,充分发挥各业务主管监管部门的作用,各负其责,把好关口。加强与对口援疆省市的联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根据不同建设模式,既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又加强协调配合,做到支援受援双方一方为主、一方配合,建立健全 “无缝衔接”的工作机制,形成监督检查合力。同时,适时开展由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参加的综合性检查,保证监督检查全覆盖。
加强制度建设,增强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加强监督检查,必须完善各项制度,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工夫。健全职责分工、协调配合、情况通报、案件线索移交和协调处理等制度,保证监督检查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督促有关业务主管监管部门结合援疆工作实际,在项目决策立项、资金拨付和管理使用、招标投标、物资采购、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等方面细化配套规定,提高法规的可操作性。同时,认真查找分析援疆工作过程中的廉政风险点,及时发现漏洞,制定应对制度,防范问题发生。
严格执行纪律,增强监督检查的严肃性。加强监督检查,必须严格执行纪律,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加强信访举报工作,注意从各项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违纪违法线索。紧紧围绕项目招标投标、资金管理使用、物资采购、工程质量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从严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对党政领导干部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等行为加大问责力度。深入剖析典型案件,总结经验教训,查找深层次原因,发挥案件的警示作用。
创新方式方法,增强监督检查的实效性。加强监督检查,必须学习借鉴近年来工作中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探索新办法、掌握新手段、开辟新途径。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理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施电子监察,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的科技含量。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情况与各族群众的现实需求,正确运用政策,恰当处理问题,保护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稳定服务,多商量、多沟通、多协调,不干扰、不折腾、不添乱。通过有效的监督检查,确保政策落实、项目优质、资金安全、干部廉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 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