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阳县交通运输局实行党务公开构建和谐交通
济阳县交通运输局按照县委党务公开工作的整体部署和要求,以点带面,统筹推进,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注重实效,紧紧结合交通实际,扎实开展党务公开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党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发展党内民主,强化党内外监督,济阳县交通运输局党委一班人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的通知》以及县委印发《关于在全县实行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通过学习,对党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新的认识。深刻认识到:积极全面地推行党务公开,进一步增强党委工作透明度,是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的重要举措,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
为将党务公开工作宣传到位、发动到位,济阳县交通运输局把该项工作放在讲政治的高度,摆在党委工作的重要位置,多次召开党务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党务公开工作。为确保党务公开工作扎实有序地进行,成立了由党委书记董树村同志任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党务公开日常工作。同时,印发了《党务公开工作进度表》、《党务公开实施方案》、《党务公开工作制度》等文件,健全了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工作人员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为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积极探索创新,增强党务公开的针对性
为确保党务公开工作有序、有效开展,该局组织骨干力量到中纪委党务公开联系点德州市临邑县进行了学习观摩,借鉴好经验、好做法。组织部分内退干部、退休党员召开了座谈会,征求了意见,确保党务公开的针对性。
1、明确指导思想。党务公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为主线,以权力运行阳光操作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目的,构建民主、开放的党务工作新机制,增强党委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交通事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2、坚持六项原则。一是坚持围绕大局、服务发展原则。紧紧围绕发展大局,提高党委决策能力、执政水平,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创业创新的积极性,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二是坚持依法依纪、先内后外原则。依照宪法与法律法规、党章与党内法规进行公开,保证党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正确处理党务公开与保守党内秘密的关系,党内事务要先在党内实行公开,对群众关注“三重一大”及其他重要事项,要视情况向党外公开。三是坚持全面真实、注重实效原则。把握党务公开的共性要求与个性特点,增强党务公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党务公开内容全面真实、客观公正,实现形式和效果的统一。四是坚持科学规范、突出重点原则。科学规范党务公开内容,突出对《廉政准则》、《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监督制度落实情况、党内外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处理情况的公开。五是坚持积极稳妥、逐步推进原则。既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又要科学安排,规范操作,有序推进。要着眼长远,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完善提高、拓展深化,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六是坚持注重结合、相互促进原则。把党务公开与加强党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借鉴政务公开的成功经验,不断加强党务公开制度建设,又要以党务公开为龙头,巩固提高政务公开,形成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
3、突出公开内容最大化。“群众关注什么,就公开什么”,在推行党务公开的过程中,按照公开、真实、可信的要求,凡是群众关心的党内热点问题,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现象的事项,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最大限度地予以公开,使党务公开真正落到实处。紧紧围绕党内监督的七项重点内容和十项监督制度,重点从9个方面公开,即:党委中心工作、领导班子建设、党的思想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其他需要公开的党务、政务事项等,具体内容多达93项。
4、注重公开形式多样化。本着“规范、实用、明了、方便”的原则,针对不同内容确定了不同的公开形式。制作了室外公开栏,购置了触摸屏查询机,在局网站开设了党务公开专栏。适宜在党内公开的,通过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情况通报会、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会等形式公开,或通过发党内文件、简报、公告等文字载体公开。党务公开栏主要公布适宜面向社会公开的党务、政务事项,方便外界群众了解监督。网站、电子显示屏、触摸屏查询机主要公开涉及范围广、时效性强、需要社会周知的事项。
5、力求公开程序规范化。党务公开按照“提出方案、组织审定、实施公布、反馈信息、立卷归档”的程序进行。对公开的项目、范围和形式,事先由相应部门提出,经党务公开领导小组批准后予以公开。公开的内容由相关科(室)、站(所)提供,先征求领导班子成员意见,经主要领导审阅把关后,予以公开。对于党内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和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党内事务,采取仅限于党内公开或先党内、后党外的顺序进行公开。公开期间,要专人负责收集、筛选、整理党员群众的反映,并将处理和落实情况予以公开。
6、强化公开效果监督。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干部、在职党员群众等10人担任党务公开监督员,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等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党务公开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三、推行党务公开取得的主要成效
1、保障了党员民主权利。通过党务公开,一方面可引导领导干部增强民主意识、转变工作方法;另一方面,也做到了重大事情党内先知道、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重要问题党内先讨论、重大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发动,保障了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调动了党员参与交通运输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2、体现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党务公开,增强了党员的工作责任心,也激发了党员争当模范的自觉性,从而提高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3、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实行党务公开后,群众加深了对党的认识,拉近了群众与党委的距离,增加了党组织的凝聚力。通过党务公开,群众知道了党委“要做什么,在做什么,做了什么”,极大地调动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