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石狮市搭建“民俗科技艺术”的廉政文化框架
福建省石狮市纪委、监察局搭建“民俗科技艺术”的廉政文化建设框架,以本土民俗赢取民心,以科技手段增强实效,以艺术形式展现魅力,探索出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路子。
本土化:依托闽南民俗风情
“这则廉政灯谜评析,看似不露声色,实则含义深远,给我市党风廉政建设提了个好思路。”石狮市国土建设局几名干部在字斟句酌地研读《廉政灯谜评析》,有的在探讨典故历史渊源,有的在作品遣词造句上画圈。
2010年10月,该市纪委、监察局瞄准“石狮市灯谜之乡”的牌子,激活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群众基础,发起征集“廉政灯谜评析作品”活动,共征集6000余条灯谜作品、200多则评析。目前,《廉政灯谜评析》的部分优秀评析作品正雕刻于蚶江文化公园的景观石碑上,形成别具特色的“廉政灯谜景观”,对游园人群进行潜移默化的廉政教育。
由该市党风廉政监督员、湖滨街道仙迹社区党支部书记蔡长泰创作的200幅反腐倡廉楹联诗词作品展,吸引了近8000名党政机关干部、文化工作者、企业白领、中小学生等观摩学习。蔡长泰说:“把反腐倡廉、党风廉政建设等重大政治题材融入一些艺术形式,再通过传媒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才是廉政文化建设源源不竭的生命力。”
“飞折失为誓,母刺字为训,精忠报国、一片丹心……”听着耳边传来的高甲戏《大义夫人》唱腔,来石狮务工的小姜与同伴们赶紧加快了步伐。该市纪委、监察局借助“民间戏剧展演节”舞台一隅,巧妙地植入廉政文化因素,大力推介如《大义夫人》《斩郑恩》《御斩国舅》《公谨祠》《滴血抄经》等一批优秀廉政剧目,点燃了老中青高甲戏迷哼唱廉政曲的热情。
科技化:运用现代传媒技术
2011年“元旦春节”期间,进出石狮市公务大厦办事的群众意外地发现,大门上方原本黑乎乎的LED显示屏一下子鲜活起来,滚动播放着“勤立业、廉铸信”“廉洁常挂心头、自律切莫放松”等温馨提醒,辅之古典大气的背景插图,吸引不少机关干部与前来办事的群众驻足观看,纷纷评论。
“现代传媒技术的展现力强,廉政教育只有充分借鉴科技的力量,才能增强感染力。”该市纪委负责人说。今年县乡换届选举工作启动以来,遍布于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60多处“多媒体发布系统”,滚动播放以“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为主题的廉政图文,及时将换届工作纪律要求公之于众,提高换届纪律的公众知晓度。
《廉政准则》颁布以来,该市纪委选取《廉政准则》中的“8个方面禁止”和“52个不准”条文,找准切合主题的52幅诙谐幽默的漫画图片,制成形象生动、易于理解的《廉政准则》图文稿投入播放,引起全市干部群众热议,学准则、用准则、守准则蔚然成风。
以《廉政准则》图文稿为底本的屏保,很快被植入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的所有办公电脑上。据此,该市还陆续推出廉政漫画、书法、格言、楹联、公益广告及政策法规等七个系列屏保,让党员干部在工作中随时接受生动的廉政勤政教育。
艺术化:探索文化传播平台
位于该市中心的鸳鸯池公园,是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常有人朗读那凉亭石柱上的对联:“清吏千秋扬德范、廉风万里见菁华。”在景区,北宋姑嫂塔所在地——宝盖山风景区半山腰竖起了由16幅清官廉吏影雕组成的“颂廉台”;在机关,市行政执法局、质监局、凤里派出所等单位建成廉政文化主题楼层;在社区,湖滨街道玉湖社区在湖东公园设置30米长的反腐倡廉漫画走廊,使人们在观赏、娱乐、休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
“没有想到廉政短剧也这么耐看。”在石狮市反腐倡廉影视教育基地,前来观看廉政电影的党员小张津津有味地盯着屏幕说。结合《廉政准则》的学习宣传活动,该市纪委开始尝试在反腐倡廉影视教育基地播放廉政公益漫画、广告、动画等,旨在对电影观众进行廉政熏陶,提升反腐倡廉的社会影响力。
“‘每月一文思勤廉’荐文印发给各村(社区)阅读了吗?”日前,永宁镇纪委书记蔡新群走进办公室叮嘱工作人员。自2004年开展“读书思廉”活动以来,每个月初,该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及村(社区)主要干部均能收到市纪委、监察局推荐阅读的短小精悍、寓意深远的勤政廉政文章。目前,汇编的77篇166页的《“每月一文思勤廉”荐文》成为廉政文化进机关的生动读物。同时,该市充分发挥《石狮日报》、石狮电视台等本土传媒优势,大力推介勤廉评说类散文、反腐倡廉公益广告等,形成共建廉政文化的浓郁氛围。(陈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