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阳光交易用好2000多亿元重建资金
5月11日下午,四川省绵阳市招投标服务中心异常安静,所有人都翘首等待“安县工业园区汽车配件产业园及孵化中心一期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的评标结果。
通过“绵阳市建设工程计算机自动评标系统”的精确“透视”,江西建工机械施工有限公司从13家投标单位中脱颖而出,以低于控制价15%的投标价成功中标。
现实驱动党政推动
——电子交易平台应运而生
绵阳是“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灾后重建项目多、投资大、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纳入三年重建规划项目达7318个,总投资2266.3亿元。如何管理和使用好灾后重建资金,又好又快地推进项目实施,是对灾区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随着灾后重建项目的密集实施,传统招投标方式弊端越发凸显,如投标人围标串标、领导干部干预招投标、专家自由裁量权过大、废标现象较多等问题,既容易产生腐败,又影响到工程的安全。”绵阳市招投标中心一位负责人说。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建立一套科学严密的电子招投标系统,推进阳光重建、廉洁重建,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市委书记吴靖平态度坚决。灾后重建的现实需要,加上党委政府的主动作为,招投标电子化建设紧锣密鼓地铺开了。
各路精兵强将迅速到位,软硬件建设同步推进。2010年3月,改造一新的招投标交易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绵阳进入招投标的“电子化时代”。
电子评标闭合运行
——违纪违规行为无机可乘
“以往,中介机构发售标书‘刁难’‘圈外投标人’,有的投标人想尽办法‘勾兑’专家、随意废标或不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评标,有些项目甚至被迫重新评标,不仅增大了监督和调查核实的难度,还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绵阳市招投标中心主任李成说。
采用“计算机硬件特征码识别、标书编制系统软证书识别、标书编制系统与计价软件特征码关联识别和标书雷同性数据分析”等技术,电子评标系统能有效识别、遏制技术性围标串标行为。截至6月底,该市有25个项目38家投标人因技术性围标被做废标处理,30家投标人因工程量清单数据雷同被做废标处理。
电子评标通过计算机程序,能够自动生成合理中标价。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的一名专家“解码”了电子评标的“铁面无私”。
原来,在自动评标过程中,计算机通过建立并应用评标模型,分析计算每份标书的每一项数据及其构成,使用动态参数计算其偏离度及每份标书的综合偏离度,然后将综合偏离度按一定规则折算成各标书的评标价或者分值,最终得出标书的排名。这样的评审结果不仅科学合理,而且潜藏着诸多不可预见性,“招标人根本无法达到内定中标人的目的”。
招投标实行闭合式运行、全过程监督。对开标区、评标区实行隔离,评标区设专家专用通道,专家活动实行全封闭。招投标交易中心安装监控摄像头54个,实时全方位监控开评标现场,对现场实行挂牌监督,交易中心将每个项目开评标及监控全程刻录光盘存档备查。实行“暗标”评审方式,评委在评审时无法知道投标人名称。
该市还探索实行远程异地评标,与四川省和深圳市的招投标交易服务中心成功实现异地远程评标,防止了人为因素干扰评标结果。
公开透明高效节省
——有效节约参与各方资源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绵阳市东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孙秀丰亲眼目睹了计算机自动评标的全过程,他对电子评标的公开、公平、公正感触很深。
网上公开招标、电子评标,较好解决了传统方式下领导干部插手干预招投标活动,投标人收买业主、专家和挂靠借牌投标,招标代理机构控制招标文件发售数量进行围标串标等问题,招标更加规范、公正和透明。
因为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开发售标书,实现了注册、发布公告、下载标书、答疑、缴纳保证金、生成投标人名单的网络化、自动化,以往业主单位在招标文件上做“手脚”、“量体裁衣”制定倾向性条款等做法难以实现。网上发售标书以来,参与投标的企业更加宽泛,有效杜绝了排斥潜在投标人的行为。
一把密匙、一张光盘、一台电脑、一套系统完成招投标各环节的工作,评审效率大幅提高,真正做到了便捷、高效。运用计算机评标系统,导入一份电子标书仅需3秒,商务标清标分析仅需3分钟,商务标自动评标计算仅需1分钟。“以前专家评标费时费力,现在电子评标不仅省时,还克服了过去只对总价评审或只抽取少部分清单进行评审而出现的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弊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结果让人心服口服。”招投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不无自豪地说。
“以前,我们经常抱着成千上万元制作的标书往返奔波,有时花费巨大还颗粒无收,如今在网上投标,既便捷又省钱。”一位外地投标企业负责人如此感慨。实行电子化招投标,不仅省时省力、高效快捷,而且节约了大量纸张、打印、包装耗材及传送标书所需的交通工具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