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市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结硕果
近年来,福建省永安市扎实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依托农村抓载体,立足市情抓特色”,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打造农村廉政文化宣传阵地,健全基层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党风廉政建设结出累累硕果,沃野迎来艳阳天。
廉风吹进百乡千村
该市积极打造廉政文化传播阵地和群众参与平台,通过“勤廉文化乡村行”活动,依托村居勤廉文化大院或长廊、乡村图书馆、诗词联协会等群众参与平台,广泛开展勤廉电影放映、读书思廉、文艺节目演出等系列活动,让阵阵廉政文化清风吹进百乡千村。
“羊续悬鱼”、“范式守信”等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漫画,贴着廉政文化标语、灯谜的龙灯、马灯,以廉政文化故事为内容的木偶剧目……这些由民间文艺团体创编、农民喜闻乐见的勤廉文化作品构筑的“廉政文化墙”,在村干部和村民心中也砌起一道“廉洁防腐墙”。
“阳光村务”好比“廉心锁”
该市制定出台《永安市村务公开目录》、《农村“三资”管理暂行规定》,对各村关于财务、政(事)务等四类43项具体条目进行指导规范,以“‘村财’乡管村用”为原则,在确保村集体资产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三不变”的前提下,将村集体会计业务依法委托乡镇、街道会计代理服务中心负责,实现村集体财务的理财民主化、管理程序化、监督制度化。该市还将各村公开内容从过去的干部“闭门研究”,变成群众主动“点题”的形式,村务公开也从过去的事后结果公开变成现在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公开。
目前,全市228个村,已全面实行会计委托代理并纳入监管系统实行电算化记账。同时,各乡镇(街道)对所管辖的村集体的“三资”进行清查登记、审核、造册,实行台账式管理,全市共清查各村集体“三资”4.96亿元。
为进一步实施“阳光操作”,该市还根据《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对村主要干部实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对56个重点村财务收支进行了日常定期审计、重点督查,对涉及各级政府支农惠农的重大项目资金、调整公路搬迁征地款和专项扶贫资金不定期进行专项审计。
一“督”一“访”顺民意
去年12月,2011年八一村工作计划征求意见表发到了村民们的手中。没多久,承载着一个个热切心愿的116份有效意见表被交回:防洪堤的建设、古民居的修缮、高压杆线整治、工业区项目的引进……最终,经过村“两委”的归纳整理,初步形成25个2011年计划落实的大项目。
月末,村里的党员、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70多人都集中在了村部会议室。寒冷的天气丝毫没影响到村民参与村务决策听证和表决的热忱。会议结束前,25个项目公开表决,全部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计划和落实情况都被贴到村务公开栏,接受村民监督。
“征求意见、议事决策、任务分解、公开承诺、组织实施、考评奖惩”,这是八一村创建“168”党建工作模式中的“六步工作法”,如今它也成了全市各村实施“阳光村务”的普遍做法。
该市建立机关干部下访制度,每月组织市法院、检察院等有关部门领导深入乡镇一线,及时发现和解决群众反映的信访突出问题,力求达到民意在基层征求、民声在基层倾听、民忧在基层解决的效果。
该市纪委还在4个乡镇设立 “信访问题排查中心”,在各村设立驻村“夜访站”,聘请农村党风廉政监督员,在基层接受群众信访和监督,通过直查快办,把信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陈莉莉 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