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阳光”催生“和谐之花”
深秋,天气渐凉。尽管是周六,但和往常一样,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总支书记林丹,一大早就来到社区的再就业一条街上转转,街两旁20多家商铺里不时有人探出头来跟她亲切地打着招呼。这条商贸街解决了社区下岗待业人员的安置问题,深受社区群众好评。
这件实事最早由楼院党员代表在党小组党员议事会上提出,再由社区党总支通过发动社区党建联谊会成员单位腾岗送岗、提供低价店面、举办岗位供需见面会、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创岗办成。
随着党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军门社区探索构建的“党委建在社区、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院”的“小三级核心网络”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而鼓楼区以党务公开为抓手推动社区社会管理服务功能提升的功效亦日渐凸显。
贴近群众
——党员群众积极性高
“鳌峰坊内的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和格致中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又是民族英雄林则徐读书的地方,挖掘鳌峰坊廉政文化可以更好地教育党员群众,有助于社区形成良好的廉洁氛围。”
7月12日上午,位于福州市于山风景区的“福州话攀讲馆”方言“聊吧”里传出了这样的话语,几位老同志正讨论着于山社区党总支要不要在鳌峰坊创建“廉政文化宣传教育一条坊”的事。
原来,在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中,社区居委会的方言“聊吧”多了一项新的内容,那就是结合民生问题聊廉政建设。每个星期二上午,“聊吧”成员会将当前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抛出来”,大家围绕这个话题谈自己的看法,“揪出”暗藏其中的廉政问题,归纳总结后开出“治病方子”。成员们回去后,便积极地扮演起“宣传员”的角色,将在“聊吧”中学到的廉政知识传播给亲戚、朋友。
无独有偶,在离此不远的乌山社区小院里,已退休的市委老领导萨本珪正在树荫下翻看着刚刚印刷出来的《乌山简讯》。萨老指着《简讯》上的“党务公开”专栏说:“我虽然已经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我的子女还在党政部门任职,我的廉政意识还需要不断提高。这里刊载有区委严肃换届纪律的有关规定,我看了后好告诉他们如何正确对待换届选举。”
鼓楼区还通过党务公开栏、电子触摸屏、LED电子显示屏、党务公开热线电话、党员干部联系卡等各种载体,“拆掉”党员群众与党组织之间的“隔心墙”,党员群众参与党务公开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阳光作业
——党务公开透明度高
5月19日上午,鼓楼区委大厅里的一个触摸屏被不少人围观,上面的“洪山镇领导班子换届人选考察对象公示名单”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在今年区、镇两级党委换届选举中,鼓楼区通过“鼓楼区委党务公开查询系统”公开拟提任人员的信息,使干部人事任免情况不再“雾里看花”、由“小道消息”传播了。
在推行党务公开过程中,该区以“用人权”为突破口,探索实行“两公开、两提名、两推荐和五差额”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扩大民主,提升干部选拔科学化水平,进一步防止了拉票贿选、买官卖官等不正之风。
35名社区书记经过公推竞聘进入事业编制,4名社区书记通过公推公选进入街道领导班子……一系列选人用人制度的创新,激励了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今年7月1日,鼓楼区开通了党务公开网,在区委和党员群众中再架一座沟通、监督的桥梁。自开通以来,该网发布各类党务信息1420条,点击量达到63333人次。
民主公开
——党员群众满意度高
“通过听证做出的决策,我们很满意!”鼓东街道开元社区的吴德珍高兴地对社区“两委”干部说。
开元社区卫前街建银大厦居民与物业公司因为停车场收费及物业管理等问题发生纠纷,吴德珍是其中的一位居民代表。今年2月,社区“两委”主动介入,组织召开居民民主听证会,不但顺利解决了纠纷,居民们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解决方案以98%的满意率被社区居民通过。
党务公开听证,让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到党内事务管理及社区重大事项决策中来,由于相关各方的参与,听证事项得以顺畅实施,矛盾纠纷在不经意间化解,这在鼓楼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去年,鼓楼区又把福建省推行的群众事群众“要知道、要参与、要做主、要监督、要满意”的“五要工程”与党务公开相结合,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监督权,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
今年初,鼓楼区又编制了县(市、区)委《党务公开目录》,明确113个具体事项的责任单位、公开形式和时限,保证了公开实效。(古继轩)